doc 宪法稳定性与变动初探 ㊣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 格式:DOC | ❒ 页数:10 页 | ⭐收藏:0人 | ✔ 可以修改 | @ 版权投诉 | ❤️ 我的浏览 | 上传时间:2022-06-25 21:31

宪法稳定性与变动初探

公布后十年内,不得全部修改巴林国宪法第条也有类似规定。二是规定定期修改,如葡萄牙年宪法规定,每年修改次波兰年宪法规定,宪法每年修改次。三是规定在特定时期不得修宪,如巴西年宪法规定宪法于戒严期不得修改,法国第四共和国宪法规定在法国领土部或全部被外国军队占领时,修宪程序不得着手或进行。。从性质上讲,这些都属于强行性规范,即非如此不可。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这些强行性规范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硬性规定来保持宪法的稳定性。修宪是国家大事,因此,大多数国家宪法还规定了比普通法律繁琐得多的修宪程序,有些国家的修宪甚至还通过全民公决进行。各国规定的修宪程序不完全相同,通常涉及到提案先决投票公告议决公布等五个阶段。在提案阶段对有提案权的人员的规定,在先决投票阶段对宪法修正案是否明确具体可行的先决投票规定,在公告阶段要求将宪法修正案草案予以公告以接受全民审议的规定,在议决阶段关于宪法修正案通过的同意投票率的规定,等等,都表明国家对修宪持十分慎重,不会轻易变动宪法既定内容的态度,故通过严格复杂的程序规定来增加修宪的难度,以此约束随意修宪的行为,从而保持和维护宪法的稳定性,最终达到维护宪法权威的根本目的。全文完年月日释通过判例固定下来,对于保持宪法的稳定性显然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在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英国,除了宪法性法律和宪法惯例之外,宪法判例也是其宪法主要表现形式之,它补充着宪法性法律的不足在严格适用遵循先例原则的司法制度下,宪法判例使其宪法表现出突出的历史延续性,从而保持了宪法稳定性。在开成文宪法之先河的美国,宪法判例与宪法解释起,对其宪法文本虽二百年不变而仍然有良好的适应性起着充分有效的保障作用。对宪法变迁的以上三种具体方式进行归纳后,我们可以发现个最显著的共同点,也是宪法变迁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宪法变迁形式上没有触动宪法原文,而实质上却使宪法规范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变迁的结果是宪法的稳定性得到保持和维护,同时,宪法也体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宪法变迁是有利于宪法稳定性的种应变方式。二宪法变动内容的限制在采用以上原则选取应变方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在采用部分修改和宪法解释及宪法判例的做法变动宪法时,应该在变动内容和变动次数上有所限制,随意修改或解释以及频繁修改和解释,都会损害宪法的稳定性。就随意修改宪法而言,如果所修改的对象每次都是相同的,这次这样改,下次又那样改,必然给人以该项内容变幻不定之感如果每次都不同,这次改这里,下次改那里,再下次又改别处,将会使人对宪法内容的确定性和科学性产生怀疑,最终都将严重地挫伤人们对宪法的信任和信仰,损害宪法的权威性。就随意地进行宪法解释而言,如果对同规范的解释前后不,甚至有矛盾之处,那么,该规范本身及其解释都会由于缺乏确定性没有稳定性而丧失应有权威。就随意作出宪法判例而言,如果在数量或内容上无节制地作出创立新原则或新规则的判例,必然喧宾夺主,对成文宪法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如果是阐发宪法规范新含义的宪法判例,其随意的缺乏贯性的阐释会产生与随意进行宪法解释样的后果。至于对宪法加以频繁修改和解释,其危害性更是显而易见频繁修改使人感到宪法内容动荡不定,而频繁解释,特别是对同项内容多次的和不同的解学者的研究,各国宪法解释中常用的准则大约有条之多。我国也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些学者认为,比较普遍的解释原则有这样几条不能背离宪法的根本精神与基本原则,符合制宪目的,系统整体地解释,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历史性地追究制宪者意图,符合字面可能的含义等。另有学者认为,宪法解释既不可能绝对客观,也不能由着解释者的主观恣意而为应该通过制宪者的意图约束宪法基本精神约束客观的历史进步方向约束解释规则约束以及解释者人格的自我约束等方面来约束解释者的主观性,从而获得种相对客观的解释。可见,这些准则或规则只存在枝节上的差异,其出发点是致的,实质意图是致的,即宪法解释必须有定的限度,对宪法解释应当加以限制。来自这些准则或规则的限制将宪法解释限定在既能赋予宪法规范以新的含义,使相对稳定的宪法规范能灵活适应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需要,又不至于完全脱离宪法既定原则和宪政制度的范围内,对于维护宪法的稳定性与权威性十分必三宪法变动的频率控制和程序约束宪法解释和宪法判例通常都是应实际发生的具体情况如社会关系的新变化,诉讼个案的随机发生而进行的,很难加以频率的控制,其程序上般也不能直接体现出与宪法稳定性的关系。实际上,包括这两者在内的宪法的无形修改主要是通过遵循前述准则或规则而与宪法的稳定性发生联系的,换句话说,无形修改不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的,而是在宪法原则范围内在宪法解释和宪法判例的准则和规则的约束下进行的如果遵循了这些准则和规则,不超出宪法原则的范围,那么,所作的宪法解释或宪法判例就应该能与宪法的基本精神保持致,从而在定程度上保持和维护宪法的稳定性。这里只谈宪法部分修改的频率控制和程序约束。些国家对修改宪法的时间有明文规定,归纳起来有三种是非经定时间不得修改宪法,如希腊年宪法第条规定在上次修改完成后未满年,不得对宪法进行修改科威特宪法第条规定从本宪法开始生效之日起五年之内不得对本宪,则使人无所适从。为避免因随意变动宪法而导致不良后果,各国宪法都规定了些限制,主要是对宪法修改的限制。另外,些国家也通过宪法判例如美国和德国规定了宪法解释的原则和规则。对于宪法修改来说,从理论上讲,学术界存在着修改有限制说和修改无限制说之分歧,从实践中看,些国家在宪法文本中明文或隐含着规定了修改宪法的禁区。归纳起来看,大致有四种内容是禁止被修改的,是宪法所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原则宪法基本精神。如挪威宪法第条宪法修正案决不能同本宪法所包含的原则相抵触,只能在不改变宪法精神的前提下对些具体条款进行修改。其实,即使其他国家宪法没有如此作明文规定,其在政权性质未变的前提下实际作出的宪法变动也没有触及这类内容。因为,从最基本的宪法原理上讲,宪法所规定的根本制度和原则是国的立国之本,必须绝对保持不变。二是宪法中规定的些特定原则。如德国基本法第条规定对本基本法的修正案,不得影响联邦按州划分之原则,各州参与立法的原则或第条和第条规定的基本原则。科威特宪法第条规定除有关埃米尔统治的称号或者增加自由和平等的保证外,关于本宪法规定的有关科威特埃米尔制度及自由和平等原则的条款,不得建议加以修改。巴林国宪法第条规定巴林君主世袭制原则本宪法所规定的自由和平等的各项原则以及本宪法第条均不得成为修改的对象。其第条规定是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斯兰教律为立法之主要源泉,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葡萄牙宪法对于修宪有着更为详细的规定,其第条具体列举了项修改宪法时必须尊重的内容。三是国家领土范围。如法国年宪法规定如果有损于领土完整,任何修改程序均不开始或继续进行。四是共和政体。如意大利宪法第条规定共和政体不得成为宪法修改之对象。对于宪法解释来说,些国家除了通过宪法对有权进行宪法解释的主体作出明确规定之外,也从宪法解释的实践中发展出有关解释的方法和限度的些准则或规则。按照美国意义上的变迁,指在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发生矛盾的情况下,种宪法规范因失去原来存在的意义而产生新的含义,遂成为项新的宪法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宪法变迁是种无形的宪法修改。本文讨论的也是这个意义上的宪法变迁。这意义上的宪法变迁可以在定范围内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些国家也通过宪政实践肯定了其存在价值。如德国宪法法院在年的项判决中认为当宪法规范相对应的社会领域中出现无法预料的新的状况,或因人所共知的事实已经渗透社会发展整体过程中而具有新的关系和意义时,宪法规范的含义便已发生变迁。宪法变迁不可能自动发生。从些国家的宪政实践看,主要是通过宪法解释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等具体方式实现的,也有少数其它特殊方式。我们有必要分析下这各种具体方式对于宪法稳定性的影响。宪法解释国内外学者对于宪法解释有不同的认识。西方国家学者比较普遍地把宪法解释看作是违宪审查与阐明宪法的含义两者的统,我国学者则般认为它是对宪法条文的含义内容和界限的说明。笔者认为,宪法解释是在不改变作为宪法规范载体的宪法条文的字面语词的前提下,由有权机关基于定目的按照定原则依照定程序对宪法规范的含义所进行的适当的说明。宪法解释由于宪法规范的许多特性而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宪法规范具有概括性和原则性,宪法解释便成为宪法实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只有通过到位的宪法解释,才能将般性的宪法规范适用于具体特定的宪法关系由于宪法内容具有根本性和最高性,宪法解释便成为宪法监督保障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只有通过合理的宪法解释,才能判断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为是否违宪由于宪法关系具有稳定性,而社会生活又是永远变化着的,宪法解释便成为既保持宪法稳定性又保证宪法适应性的必不可少的行为,只有通过灵活的宪法解释,才能使既定的宪法规范有效地适应政治力量实际对比的变化。可见,宪法解释并不是唯地作为宪法变迁的种方式而存在的,但它却是宪法变迁的性所导致的不足和局限,或更改已有的宪法规范的含义,或使些宪法规定实际上丧失效力。这最后点便属于宪法变迁。与宪法解释样,无论是补充和完善宪法规定,还是更改宪法规范的含义,还是事实上废弃宪法中的些规定,宪法惯例都没有直接从形式上触动宪法原文,这对于保持和维护宪法的稳定性是十分有益的。但是,与宪法解释不样的是,宪法惯例是通过政治家的言行或著名法学家的总结或政治斗争以及政治生活实践等途径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宪法惯例的约束力是伴随着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长期性而产生的,形成过程的长期性是宪法惯例的特点之。由此可见,与需要长时期的多次的普遍的实践才能形成的宪法惯例比起来,宪法解释的产生简捷得

下一篇
宪法稳定性与变动初探第1页
1 页 / 共 10
宪法稳定性与变动初探第2页
2 页 / 共 10
宪法稳定性与变动初探第3页
3 页 / 共 10
宪法稳定性与变动初探第4页
4 页 / 共 10
宪法稳定性与变动初探第5页
5 页 / 共 10
宪法稳定性与变动初探第6页
6 页 / 共 10
宪法稳定性与变动初探第7页
7 页 / 共 10
宪法稳定性与变动初探第8页
8 页 / 共 10
宪法稳定性与变动初探第9页
9 页 / 共 10
宪法稳定性与变动初探第10页
10 页 / 共 10
  • 内容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温馨提示

1、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

  • 文档助手,定制查找
    精品 全部 DOC PPT RAR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