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 ㊣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 格式:PPT | ❒ 页数:53 页 | ⭐收藏:0人 | ✔ 可以修改 | @ 版权投诉 | ❤️ 我的浏览 | 上传时间:2022-06-24 19:50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

,由這個批評標準也可推論出,孔子對詩歌也包括樂舞在內創作的要求,也是把思想內容放在首位的。他的“有德者必有言”的見解和“辭,達而已”的主張,正是這個觀點的闡釋。“文質彬彬”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子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文質彬彬”說孔子“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話,雖然是論人,但也間接而明顯地表達了孔子對文學的內容和形式兩者關係的看法。“思無邪”的思想,是在評價詩經的思想內容,也是闡明思想內容對於文藝作品的重要性。但孔子並不味強調思想內容,而是認為形式也很重要,也決不可少。有了好的內容,假若沒有好的形式來表現它,那也是個很大的缺陷。所以他說“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為矣”。要求好的內容仁義智勇等應當配以好的形式禮樂。至於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的名言,就更直接地表明文學的形式對於文學的內容的重要性及其自身的價值,表明孔子是內容和形式的統論者。孔子還曾提出過“情欲信,辭欲巧”的看法,這不僅是要求文學內容和形式的統,而且是要求“真”與“美”的統。“中和之美”說孔子在八佾篇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集解引孔安國注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言其和也。”這就是提倡讚揚中和之美。孔子的“中和之美”,並不是單指文藝的思想內容而言。而是要求構成個藝術品的諸因素和諧地統在這個藝術品的整體內,任何個因素不要有“過”與“不及”的毛病。這是孔子中庸之道的哲學思想“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過猶不及”先進等,在他的文學思想和美學思想上的反映。從文學的內容與形式的關係看,“教也。”他這句話有可能出於後代儒生們的依託,但它基本上符合孔子的文學批評原則。孔子曾經講過“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份其意思是說,關睢這篇詩,快樂而不至於毫無節制,悲哀而不至於傷害身心。孔子在這裏提出了“中庸之遭”的哲學理論。這種“中庸之道”的理論是產生在“溫柔敦厚”理論的基礎之上的。“溫柔敦厚”既是儒家的政治道德標準,又是儒家的詩教理論。孔子日“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對於孔子的“溫柔敦厚”的詩教理論,孔穎達說“詩主敦厚,若不節之,則失在愚。”這是“思無邪”思想的引伸和發揮。朱熹曾在詩集傳裏日詩者,人心之感於物而形于言之餘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聖人在上,別其所惑者無不正。而其言者足以教。關於“溫柔敦厚”的詩教理論不论是“温柔敦厚”还是“思无邪,都是强调“诗不失愚”的。所谓“诗不失愚”,就是要求诗歌不要过激。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中和之美的文学批评标准它是建立在中庸之道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关于“温柔敦厚”的诗教理论不可忽略的是,孔子的政治思想还是比較保守的。這也必然反映到他的文學思想和美學思想上。他極贊西周的禮樂,“樂則韶舞”,嘆惜它們的崩壞,“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陽貨他維護的往往是舊事物,舊傳統。他的理論的主導面,是為貴族統治服務的。這是他的文學思想和美學思想賴以產生的階級根源,也是他的文學思想和美學思想中的消極落後方面。我們應當批判它,剔除它。但是他闡述的文學藝術的般規律的理論,卻是份珍貴的遺產,是值得我們很好地研究與繼承的。二孟子的文學思想孟子在文學理論批評上的主要貢獻,是提出了文學鑒賞文學批評的兩個原則和方法,這就是著名的“以意逆志”說和“知人論世”說。“以意逆志”說“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孟子萬章上“以意逆志”說孟子在文學理論上的貢獻主要是提出了“以意逆志”說的批評方法。這方法影響很大。他說“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我們認為,這裏的“文”指文字或文采“辭”指言辭辭句“志”是指作者的思想意圖。孟子在這裏要求讀詩或解說詩的人,不要拘泥于文學作品中的個別字句的表面意義,而應當根據全篇去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去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孟子這段話對如何正確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提出了比較好的理解,並且也用這種方法對詩經小雅北山詩的主題的理解也是完全正確的。孟子認為,拘泥於作品的個別字句,把作品解得太死太實,反而不能抓住作品的真正含義。他主張要在對全篇作品正確理解的基礎上,去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知人論世”說孟子謂萬章曰“鄉之善士,斯友鄉之善士國之善士,斯友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上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萬章下“知人論世”說孟子的“知人論世”說就是對要瞭解的作者的文學作品,就要求也要對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寫作作品的時代背景有定的認識。孟子這段話本來是講交朋友,而不是講文學批評的。但是他在談交朋友的過程中,涉及到了“頌詩閱讀”和“知人論世”的關係問題,也就涉及到了文學批評的方法問題了。孟子關於“小弁”和凱風兩首詩的討論,就是運用了這種知人論世的方法。他能夠根據兩首詩的不同背景對兩首詩做出不同分析,其結論是正確的。所以知人論世的方法如果運用得好,確實是文藝批評中的個好辦法,能夠聯繫作品的時代和作家的思想來比較科學地分析文學作品的內容和意義。第二章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論孔子文學思想二孟子文學思想三荀子文學思想四先秦儒家文學思想及其影響。儒家的文學思想儒家文學思想是我國最早出現的文藝思想,其內容主要是關注文藝的根本性質文藝的社會功能和作用文藝的內容與形式之關係文藝批評的原則和方法等等問題。先秦儒家文藝思想以孔子孟子的文藝觀為代表,此外,還有荀子的文藝思想。孔子的文學思想孔子的文論主要體現在論語書中,其重點,是談論文藝和倫理道德政治教化的關係。孔子的基本觀點是強調文藝應該為人的道德修養,為國家的政治教化服務,並且也能很好地服務。他這種文藝思想,被儒家後學們概括發揮成“詩教”說“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這種功利性的詩學觀文藝觀,對其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文論影響至深,可以說直波及到今天。在“詩教”的核心思想指導下,孔子對以詩歌為主的文學非常重視,提出了系列著名的文學理論批評觀點。“興觀群怨”說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論語陽貨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論語陽貨“興觀群怨”說所謂“興”,是指詩能引起人的藝術想像,能振奮人的志意“觀”,是指詩能讓人看出政治的得失,社會的美醜,民風的好壞“群”,是指詩能使人互相砥礪,互相啟發,溝通思想,聯絡感情,增進友誼“怨”,是指詩能批評時弊,諷刺醜惡。所以孔子的“興觀群怨”說,是從理論上概括出的詩所具有的四種社會作用,即感染作用,認識作用,教育作用和諷刺作用。“思無邪”說子曰“詩三百,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思無邪”說鄭玄劉勰把“思”字解為思想。陳奐詩毛氏傳疏訓“思”為語助詞。“思”字作思想講也好,作語助詞講也好,都不能改變孔子這句話是指思想內容雅正而言這個基本事實。孔子用這樣三個字來概括評價全部詩經,足見其評價詩推而廣之包括樂舞的標準,是把思想性放在首位的。有人批評孔子,說用“思無邪”來概括詩經,是與詩經的實際情況不相符的。因為詩經裏有不少愛情詩,還有不少怨刺詩。這是以今代古。孔子並不是禁欲主義者。也不是像有些人所指斥他的那樣,是奴隸主的忠實衛道者。因而他並不認為那些愛情詩和怨刺詩是不好的作品。“思無邪”說他的仁政思想,他的“苛政猛於虎”的驚歎,和詩經中的怨刺詩應當說是相通的。正因為他總是把思想性放在首位,把內容放在首位,所以他才又說了“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和“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陽貨這樣些類似的話。就孔子的這個批評的思想或政治標準說,尺度還是相當寬泛的。另外,由這個批評標準也可推論出,孔子對詩歌也包括樂舞在內創作的要求,也是把思想內容放在首位的。他的“有德者必有言”的見解和“辭,達而已”的主張,正是這個觀點的闡釋。“文質彬彬”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子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文質彬彬”說孔子“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話,雖然是論人,但也間接而明顯地表達了孔子對文學的內容和形式兩者關係的看法。“思無邪”的思想,是在評價詩經

下一篇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1页
1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2页
2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3页
3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4页
4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5页
5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6页
6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7页
7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8页
8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9页
9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10页
10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11页
11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12页
12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13页
13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14页
14 页 / 共 53
第二章 孔子、孟子及儒家文论-精品PPT课件第15页
15 页 / 共 53
温馨提示

1、该PPT不包含附件(如视频、讲稿),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

  • 文档助手,定制查找
    精品 全部 DOC PPT RAR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