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州作者简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字子厚。
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
永贞元年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元和十年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
十四年十月逝于任所。
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时代背景公元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
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谁知宪宗怨恨未消,又由于宰相武元衡极力反对,不出月,宪宗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
后来五的关切之情。
归梦难成,对自己遭谪贬的悲愁之情。
手法寓情于景以哀景写哀情比喻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意象情感手法韩柳贬谪诗对比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柳宗元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读诗歌理解大意早晨向朝廷呈上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州。
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首联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颔联书“除弊事”表刚直不阿之态。
颈联就景抒情,情悲且壮。
尾联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二读诗歌整体感知分析“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句表明了什么诗歌赏析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
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分析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
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
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
上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
下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
“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意象景云山大雪•情感抒发对横遭贬谪的悲愤之情。
•思亲思乡和自身前途的迷茫。
•手法寓情于景直抒胸臆对比•贬谪诗中会出现的表现手法•贬官士人出于自身特殊的处境考虑,贬官文学多采取寓情于景比兴手法等,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情志。
有感于今昔身份的变化处境的反差,贬官文学多用对比手法。
贬官文学言将尽时常常忍不住直抒胸臆。
小结风雨云雪山岭江流楼台香草贬谪诗中会出现的常见意象贬谪诗中其它常见意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夕阳鹧鸪落叶孤灯•受儒家入世传统思想的支配,贬谪文学作家大多怀抱“济苍生,扶社稷”的伟大志向,也正是因为他们太爱国忧时,关心民生疾苦,才导致了他们的被贬,但是。
即使在失职无位的处境下,他们仍然痴心不改。
爱国爱民情思以种深广的忧患意识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可以这么说“忧国忧民忧时局”是他们最可宝贵,也最感人的种品格。
•屈原被贬后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李白被贬后说“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又说“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案,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韩愈说“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导入新课•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
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
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学习目标•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情感•分析诗歌内容,鉴赏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训练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理解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感,树立积极向上人生价值观城楼夜景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乡。
登柳州城楼既交待了事情,已含触景生情,伤高怀远之意。
寄只要设身处地,稍加思索,诗人眼望苍茫天地间,百感交集,寄关切之情于同被贬谪的漳汀封连四州。
解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作者简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字子厚。
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
永贞元年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元和十年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
十四年十月逝于任所。
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时代背景公元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
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谁知宪宗怨恨未消,又由于宰相武元衡极力反对,不出月,宪宗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
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
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
•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
在暮春三月的落花时节,柳宗元与他的同道刘禹锡又带着失望的心情同离京赴任。
这真是“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他们路上相互赠答了不少诗篇,在共同政治思想和生活遭遇的基础上,彼此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1、该PPT不包含附件(如视频、讲稿),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