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ǔ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代宗即位后,考察官员的名位品次,宰臣元载称赞于休烈,于是拜授右散骑常侍,依据先前兼修国史,多次晋封为东海郡公,另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为官共三十多年,历任清贵显职,家中没有多少积蓄。
恭谨简朴温良仁德,从没有将喜怒之情表现在脸上。
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喜好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到去世。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
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大历七年去世,享年八十岁。
这年春天,于休烈的妻子韦氏去世。
皇上特地下诏追赠韦氏国夫人的称号,下葬之日赐给卤簿鼓吹。
等到听说于休烈生命终结,皇帝追悼了很长时间,褒奖追赠为尚书左仆射,赏赐绢百匹布五十端。
皇帝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到于休烈住处表示慰问。
为官之人,所得的荣耀很难与他相比。
读文示范本文是篇写人记事的文言文,阅读这类文言文需要抓住人物的任职和主要事迹,分析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
步骤关注开头,初识主人公形象请用双曲线画出开头表现于休烈主要性格特点的语句。
步骤二抓时间地点官职和事件,把握主人公经历任秘书省正字。
二任。
比部员外郎,郎中三任时间。
中部郡太守杨国忠辅政期间读文示范四任时间事件。
五任事件。
太常少卿肃宗登基之初委婉回答史官职责的问题奏请购赏国史实录,得到前修史官家藏国史百余卷六任时间。
七任。
工部侍郎修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得到皇帝的赞许遭宰相李揆嫉妒被贬官,于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右散骑常侍代宗即位东海郡公金紫光禄大夫读文示范步骤三巧借阅读概括分析题,扫清阅读障碍以第题项为例请尝试用此方法在阅读中借助下面第题选项,看看能帮你疏通哪些读文障碍,继而判定各个选项的正误。
二真题练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解析项,属连缀。
文文字。
属文撰写文章。
项,践祚也写作“践阼”,帝王即位。
项,励同“厉”,振奋。
励精振奋精神。
解释为“专心致志”错误。
项,荡覆动荡倾覆。
正确。
答案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答案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
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
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百余卷。
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
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
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项“直言不讳”词与原文不符。
于休烈借赞圣主明君委婉地回答了肃宗。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分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重点词语“罪”“兴”“勃”“规”。
罪归罪。
兴兴起。
勃蓬勃。
规改正。
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
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重点词语“亲”“推毂”“崇”“曾”。
亲动词,亲近。
推毂比喻推荐人才。
崇尊贵。
曾竟然,却。
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分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條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孙傅字伯野,海州法度有利于奸臣。
”当时认为是名言。
十月,授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督战。
金兵分从四面鼓噪而攻,郭京军败退,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满,城门急忙关闭了。
当天,金兵攻进城里。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予。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
钦宗十多天还不回来,孙傅多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
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们君主可以统治中国,如果立异姓为帝,我就死去。
”金人来索要太上皇皇后诸王妃子公主,孙傅留住太子不放行。
秘密谋划把他藏在民间,另外找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并杀死十几个囚犯,把他们的头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
于是太子率兵讨伐平定,杀死作乱的人献过来。
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
”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承担这件事。
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孙傅说“我是太子的师傅,应当与太子同生死。
金人虽然不求索我,我应当与太子同行,求见两位敌帅当面责斥他们,也许万可以成功。
”孙傅于是跟从太子出城。
守城门的金兵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预”孙傅说“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的师傅,应当死从。
”当晚,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
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金人朝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绍兴年间,孙傅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补充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
•是中国历史上的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年因而得名。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空。
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柏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宣和末高丽人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解题思路文言文断句是看句意,是分析动词和附近名词的关系。
从句意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宣和末期,高丽入宋朝进贡,使者所过的地方,调发民夫修整船只,引起骚动且用度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且对于中原之国来说又没有丝毫的好处。
”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孙傅把他安置在蕲州。
从动词和名词的关系来看,动词“贡过谓”的发出者分别是“高丽使者宰相”,所以以上动词应该紧跟着发出动作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故可以排除。
而选项的不同只在于动词“奏”的主语是谁,很明显,“奏”不是孙傅自己发出的,也不是突然冒出的苏轼发出的,而是宰相发出的动作,故“奏”不应紧跟名词“苏轼”,所以排除,正确答案是。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掌握基本的虚词固定词组等,但是现在文言文断句越来越不会那么简单,更需要学生从语义语法上去判断几个词的关系,那么对于实词功底比较弱的学生来说,从动词和名词的关系入手分析句子间的成分位置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分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题思路项错误在于“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而是被“预定”,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皇储储君”。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古汉语文言常识的能力,更多地考查考生的语文功底和素养,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关注些传统文化知识,这类型的题在各大省市的模拟中我们也经常看到,集中起来说这类题往往不会有大的错误,都是在个细节或者个用词上出现瑕疵和陷阱,需要考生静下心来,好好分析琢磨。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
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脩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孙傳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
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謚为忠定。
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
死于北廷。
解析原文中“他密谋藏匿太子”事最终没有施行。
选项“杀二宦者”错。
原文中说的是“别求类状宦者二人杀之”,意思是说“另外找了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也就是说是两个像宦官的人,而不是宦官。
•点评•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就是运用文章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年份等不变的名词去快速定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对原文,进行翻译,这道题和传记类文本的答题思路和技巧非常接近,只不过个是现代汉语,个是古代汉语,但是技巧方法都是致的。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分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我只知道我们君主可以统治中国,如果立异姓人为帝,我就为此死去。
关键点“唯帝苟当之”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
庶或万可济
1、该PPT不包含附件(如视频、讲稿),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