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防”的关口牢牢前置,在细微处查风险、薄弱处补短板、长效处守平安,切实筑牢防汛安全防线,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细微处查风险,把风险隐患“筛”在暴雨前。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预防”是防汛工作核心,汛前安全巡查排查工作当坚持“早”字当先、“细”字为要,全面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精准识别出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风险,切实做到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
把风险拦截在暴雨来临之前,这是将灾害损失控制到最小的基础工程。
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带着警觉和韧劲,用脚步反复丈量责任区,严格落实“三查”工作措施。
雨前就要让“铁脚板”踏遍堤防的每一段、水库的每一处、山洪灾害易发点的每一户、危旧房屋的每一栋,要对村情、民情有充分的了解,做到自身就是全村“活地图”,对发现的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一患一档”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确保不漏一处险情,做到心中有数。
薄弱处补短板,让科技赋能“织”密防汛网。
山河安澜,成于补短板之策。
防汛的薄弱处,是风险的突破口,也是担当的试金石。
我国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导致灾害频发、突发且复杂多变,山区防汛面临“突发灾害难预警、空间阻隔难抵达、基础薄弱难防御”的突出挑战。
传统“人防”模式在精准感知、实时监测与快速响应方面存在明显局限。
广大党员干部要甘当“短板”的“探照灯”,善做科技赋能的“巧织手”,以“人防筑基、技防强链”破局。
一方面,必须强化人防基础。
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较真,主动深入最偏远、最复杂、最易被忽视的一线,捕捉那些基础设施老化、应急物资储备不足、人员力量薄弱、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梗阻等关键短板。
另一方面,要聚焦那些传统人力难以企及或效率低下的领域,主动拥抱新技术,并懂其机理、用其所长。
例如,在高海拔区域布设水利测雨雷达、雨量水位视频一体站,全天候实时获取降水空间分布、强度及动态信息;用声呐探测水下堤坝管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提升对高植被覆盖的隐蔽性区域灾害的识别能力等。
通过构建智能感知网络,使之成为防汛“千里眼”,让“看不见的风险”变得“看得见”,织密防汛减灾安全防护网。
长效处守平安,将全民减灾“烙”在心里头。
防汛减灾贵在久久为功,需全民参与守安澜。
一方面,要筑牢思想防线,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基本方针,常态化开展防汛检查、清点物资、应急演练和防汛宣传等工作,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醒和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做到“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无备”,坚决克服“防汛靠政府”的麻痹思想和“年年防汛,年年无汛”的侥幸心理。
另一方面,群防群治是长效机制的根本之策,每一个人都不是“防汛旁观者”。
要强化宣传工作,通过村广播和播放警示教育片、入户宣传等方式,全面开展防汛知识宣讲,制定“防汛安全明白卡”,结合当地实际将防汛知识、自救方式和避灾安全场所宣传到户、普及到人,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转变。
广大党员干部、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以及驻村工作队员要就地转化为“防汛宣传员”,在“每月一走访”过程中宣传防汛知识,要善于发动群众力量,当好“顺风耳”和“千里眼”,鼓励群众报告身边微小异常,让“人人都是安全员”意识牢牢“烙”在心中,不断提高群众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水平。
此外,要带头组建村级防汛救援力量,培养一批“防汛急先锋”,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靠得住,用使命担当筑起守护万家灯火的“红色堤坝”。
1、该PPT不包含附件(如视频、讲稿),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