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党课:作风建设勿做“差不多先生”——党员教育培训讲稿 ㊣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 格式:DOC | ❒ 页数:4 页 | ⭐收藏:1人 | ✔ 可以修改 | @ 版权投诉 | ❤️ 我的浏览 | 上传时间:2025-10-03 21:33

同志们:

大家好。


“差不多先生”可谓是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形象。


这位“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的主人公,记账时“千”字和“十”字不分、搭火车误点,最终因“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的糊涂认知,延误救治丢了性命。


这一辛辣讽刺的文学形象,也给予我们作风建设上的警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党最讲认真”“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


党员干部无论做何种工作,都决不能当“差不多先生”。


那些以“差不多”为行事准则的敷衍态度、得过且过的工作作风,就像潜伏的蛀虫,会侵蚀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必须坚决抵制。


我想先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去年,我在某地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发现一个村的产业项目“雷声大、雨点小”。


村干部告诉我,上级要求发展特色种植,他们也上报了方案,引进了种苗,但后续的管理、技术指导、市场对接全没跟上。


结果,种苗成活率低,村民没赚到钱,反而觉得政府“光说不练”。


这位村干部无奈地说:

“我们觉得‘做了’就行,没想到‘做好’才是关键。


”这番话让我深受触动。


“做了”不等于“做好”,“完成任务”不等于“取得实效”。


当“差不多”成了工作常态,再好的政策也会在执行中走样变形。


这让我也回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一次经历。


单位组织一次重要材料撰写,领导要求反复核对数据、打磨文字。


一位老同志对我说:

“材料无小事,一个错别字、一个数据误差,都可能影响决策,甚至损害单位形象。


”从那以后,我养成了“较真”的习惯,每份材料都要反复检查三遍以上。


这让我明白:

认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细致,是一种作风,更是一种责任。


只有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才能成就大事。


说到这里,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

当您接到一项任务时,是追求“完成就行”,还是力求“完美呈现”


当群众对您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时,是觉得“要求太高”,还是反思“自己做得不够”


当同事指出您工作中的疏漏时,是虚心接受、立即整改,还是觉得“小题大做”


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志都希望工作出色、群众满意。


但现实中,为什么一些工作会流于形式


为什么一些政策会“最后一公里”梗阻


为什么群众会感觉“获得感”不强


这背后,暴露出的正是我们在工作作风上的“短板”:

有的干部认为“只要不犯大错,小问题无关紧要”;有的觉得“工作太多,没法面面俱到”;有的甚至认为“认真是‘死脑筋’,灵活才是‘聪明人’”。


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深处进行反思,真正把“认真”二字刻在心上,把“细致”二字落在行动上。


一、认清“差不多”作风的危害,它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温床。


“差不多”的工作作风,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不能成事,还会耽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若在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对政策落实打折扣、搞变通,满足于“做了”却不追求“做好”,工作就会浮于表面,没有实效。


但反观一些令人痛心的案例,某地为了完成“厕所革命”任务,突击建了大量公厕,但选址不合理、后续维护跟不上,不少厕所成了“摆设”,群众怨声载道。


这警示我们:

“差不多”不是“省事”,而是“坏事”;“走过场”不是“效率”,而是“失职”。


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这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作风,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二、深入理解求真务实的重要性,它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坚守。


“差不多”的工作作风,绝非简单的工作标准不高,从根子上说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背离。


党员干部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千钧重担,是国家发展宏伟蓝图的“施工者”,每一项工作都与群众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息息相关。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如果满足于“差不多就行”,做做表面文章、走走过场,不深究细节、不在乎效果,政策执行就会大打折扣,群众得到的实惠也会大打折扣。


在这方面,我们单位也曾有过教训。


一次,我们开展惠民政策宣传,只发传单、贴标语,没有深入解读,结果群众对政策理解不深,申请率很低。


后来我们改进方式,组织宣讲会、入户讲解,效果显著提升。


这说明: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唯有摒弃敷衍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将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三、锤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拿出钉钉子的认真劲头。


拒绝做“差不多先生”,需要拿出钉钉子的认真劲头,锤炼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都难免会遇到矛盾和困难,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困难面前,最忌思想上先松了劲,想要绕着困难走,那必然会滋生“差不多得了”的心态。


克服困难就好比钉钉子,钉子钉一两下,会掉下来;钉三四下,还是可能会松,那就一锤接着一锤敲,直至牢固。


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打磨、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雕琢,把工作抓具体、抓到位、抓深入,就能有效破解难题、抓出成效。


说到“钉钉子”,我要特别提到,那些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他们翻山越岭、走村入户,精准识别每一户贫困家庭的需求,制定“一户一策”的帮扶方案,正是这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精神,才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今天,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深入田间地头,精心绘制“民情地图”,反复推敲产业规划,让农产品精准对接市场,让帮扶措施精准“滴灌”。


四、制度保障助力作风建设,铲除“差不多”的滋生土壤。


着力铲除“差不多先生”的滋生土壤,不能仅靠个人自觉,更离不开制度的刚性约束。


一方面,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细化量化,建立起科学精准的“度量衡”,让“差不多”的工作在严格考核中无处遁形;另一方面,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对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干部,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但反面的例子同样深刻。


某地一个单位开发了十几个政务APP,要求干部每天打卡、点赞、转发,结果干部疲于应付,群众却反映问题得不到解决。


这警示我们:

技术不是“形式主义”的新载体,而是“减负增效”的好帮手。


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建立统一平台,打通数据壁垒,简化优化工作流程,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


同志们,作风建设无小事,“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当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拒绝“差不多”,追求“百分百”,我们的工作就会更有质量,我们的事业就会更有希望。


我们期待的,是一个人人求真务实、事事精益求精、处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这样的环境中,干部才能干出实绩、赢得民心,群众才能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要端正态度,把“认真”作为最基本的工作准则。


第二,要注重细节,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尽善尽美。


第三,要勇于担当,对工作中的疏漏主动承担责任、立即整改。


第四,要接受监督,让群众成为我们工作的“阅卷人”。


作风建设勿做“差不多先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职业操守,更是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今天的党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一篇
党课:作风建设勿做“差不多先生”——党员教育培训讲稿第1页
1 页 / 共 4
党课:作风建设勿做“差不多先生”——党员教育培训讲稿第2页
2 页 / 共 4
党课:作风建设勿做“差不多先生”——党员教育培训讲稿第3页
3 页 / 共 4
党课:作风建设勿做“差不多先生”——党员教育培训讲稿第4页
4 页 / 共 4
  • 内容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温馨提示

1、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筛选: 精品 DOC PPT RAR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