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党课: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常态——党员教育培训讲稿 ㊣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 格式:DOC | ❒ 页数:5 页 | ⭐收藏:4人 | ✔ 可以修改 | @ 版权投诉 | ❤️ 我的浏览 | 上传时间:2025-08-22 09:05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不谈宏大的理论,就聊一聊企业和群众最关心的“办事体验”。


最近,北京推出了“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试点改革;浙江实行“综合查一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海南上线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要求赴企业调研检查必须预约或登记。


这些举措,直指一个长期存在的痛点:

检查太多、太乱、太随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优化营商环境要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


” 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规范涉企执法,不是“不作为”,而是要“有作为、善作为”,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真正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


讲到“无事不扰”,我想起一位企业家朋友的经历。


他经营一家科技公司,前几年,几乎每周都有不同部门来检查。


今天环保来查排污,明天消防来查安全,后天市场监管来查广告用语……有时一天甚至要接待两三拨人。


每次检查,他和团队都要停下手头工作,准备材料、陪同检查、写报告,精力被严重分散。


他苦笑着说:

“我们不是在搞研发,就是在应付检查。


” 后来,当地推行了“综合查一次”改革,几个部门联合上门,一次就把所有事项查清了。


他感慨道:

“现在终于能安下心来搞创新了。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企业“无事不扰”,就是对创新最大的支持。


这让我想起前些年参与一次营商环境调研时的见闻。


我们走访了一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反映,有一次,一个执法部门在检查中发现了一个轻微瑕疵,本可以当场指导整改,但他们却直接开出了高额罚单。


企业申诉后,对方态度强硬,暗示“给点好处就能撤单”。


这种“以罚代管”“逐利执法”的行为,让企业既委屈又寒心。


这位负责人说:

“我们不怕检查,怕的是不讲理的检查,怕的是把我们当‘唐僧肉’。


” 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 任何偏离法治轨道的执法行为,都是对营商环境的破坏。


说到这里,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同志:

在你们的执法或管理工作中,是否也曾遇到过类似的困境


比如,当多个部门都要对同一家企业进行检查时,你是选择各自为政、重复打扰,还是主动协调、整合资源


当你发现企业存在轻微违规时,你是选择“一罚了之”,还是先指导其整改,给予容错空间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岗位,想一想,我们手中的执法权,究竟是用来“管死”企业,还是用来“服务”企业、促进其健康发展


这个故事和我的亲身经历,让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问题:

为什么“随意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乱象屡禁不止


一些执法行为变了味,背离了初衷,甚至异化为“吃拿卡要”的工具。


这背后,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服务意识的缺失和权力观的扭曲。


他们把执法当成了“权力的彰显”,而不是“责任的履行”;把企业当成了“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主体”。


当“官本位”思想作祟,当“部门利益”凌驾于全局之上,再好的政策也会在执行中变形、走样。


那么,我们该如何真正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让企业轻装上阵、放开手脚谋发展呢


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好三对“辩证关系”:

一、在“管”与“放”上把握好“度”,做到“无事不扰”不等于“不管不问”。


要科学界定监管边界,对风险低、信用好的企业,尽量减少检查频次,让他们安心经营。


同时,对涉及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必须依法严格监管,做到“该出手时必须出手”。


但反观一些令人痛心的案例,某地一个执法部门为了完成“罚款指标”,对合规企业频繁检查、吹毛求疵,甚至故意制造“案由”进行处罚,严重扰乱了企业正常经营秩序。


这种“逐利执法”是对法治精神的公然践踏。


在这方面,我们单位积极探索“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动态调整检查频次和方式,对守信企业“无事不扰”,对失信企业“利剑高悬”。


这个正面案例告诉我们,只有把“管”与“放”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


我们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让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二、在“分”与“合”上打好“组合拳”,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要打破部门壁垒,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常态化。


避免“九龙治水”、各自为政。


说到联合执法,我要特别提到,某市建立了“综合查一次”协同机制,由牵头部门统筹制定检查计划,相关执法部门共同参与,一次完成所有检查事项,大幅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企业普遍反映“负担轻了,效率高了”。


然而,也有一些单位的做法依然落后。


某地多个部门对同一家企业进行检查,时间安排冲突,检查内容重复,企业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这种“碎片化”执法,不仅效率低下,也增加了企业负担。


这个反面案例警示我们,必须强化系统思维,推动执法资源的整合与协同。


我们必须以“整体政府”理念重塑执法模式,让企业从“多头应付”变为“一次办好”。


三、在“罚”与“服”上转变“角色”,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要摒弃“以罚代管”的陈旧观念,将执法重点从事后处罚转向事前预防和事中指导。


对企业轻微违规行为,优先采用提醒、告诫、指导等柔性方式,给予整改机会。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正面典型。


一位市场监管干部在检查中发现一家小店广告用语不规范,他没有立即开罚单,而是耐心讲解法规要求,帮助店主修改了广告。


店主感激地说:

“您这是在帮我们,不是在罚我们。


” 这种“有温度的执法”赢得了企业尊重。


但反面的例子同样触目惊心。


某地执法部门在检查中,对一家企业的小问题直接顶格处罚,并暗示“找关系”可以减免,严重损害了执法公信力。


这个教训深刻说明,执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而不是为了创收。


我们必须把服务理念融入执法全过程,让企业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政府的温暖。


同志们,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恢复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所期待的,不是企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经营环境,而是企业心无旁骛、大胆创新的生动局面;不是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的冰冷印象,而是“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温暖承诺;不是条条框框的束缚,而是活力迸发的沃土。


我们期待看到的,是每一次执法都成为一次精准的“体检”,每一次服务都成为一次有力的“加油”,让企业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面对这样的目标,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志都成为“店小二”和“护航员”。


第一,要强化服务意识,始终把企业的需求放在心上,主动靠前服务。


第二,要提升专业能力,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做到精准执法、科学监管。


第三,要坚守廉洁底线,公权姓公,绝不允许利用职权“吃拿卡要”、谋取私利。


第四,要勇于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更高效、更人性化的监管服务模式。


同志们,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常态,是对我们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考验,更是对初心使命的践行。


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用心用情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蓬勃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今天的党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一篇
党课: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常态——党员教育培训讲稿第1页
1 页 / 共 5
党课: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常态——党员教育培训讲稿第2页
2 页 / 共 5
党课: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常态——党员教育培训讲稿第3页
3 页 / 共 5
党课: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常态——党员教育培训讲稿第4页
4 页 / 共 5
党课: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常态——党员教育培训讲稿第5页
5 页 / 共 5
  • 内容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温馨提示

1、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筛选: 精品 DOC PPT RAR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