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不谈遥远的历史,就讲讲那条用信念丈量的漫漫长路。
85年前,一支年轻的队伍,为了民族的希望,从江西于都河畔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征程。
他们翻越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不是为了缅怀苦难,而是为了汲取力量,思考在新时代,我们如何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讲到长征,我想起一位老红军的回忆。
他叫王明礼,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名战士。
他讲到过草地时的情景:
沼泽遍布,天气变幻莫测,粮食早已耗尽。
战士们只能靠挖野菜、啃皮带充饥。
更可怕的是,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泥潭,被无声无息地吞噬。
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小战士,为了给病重的战友找点吃的,独自去远处挖野菜,结果再也没能回来。
王老说,他们每个人都知道,随时可能倒下,但没有人退缩。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跟着走,一定能走到陕北!”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所谓“长征精神”,就是一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是在绝境中依然相信希望的顽强意志。
这让我想起自己参与脱贫攻坚驻村帮扶的经历。
我们去的是一个深度贫困的山村,交通闭塞,土地贫瘠。
刚去时,村民们对我们半信半疑,觉得“你们待不了几天就会走”。
但我们没有退缩,一住就是三年。
为了修一条通村公路,我们翻山越岭勘测路线,协调各方资源,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
最困难的时候,资金链断裂,工程停滞,村民的抱怨声也多了起来。
但每当我想起王明礼老人的故事,想起那些倒在长征路上的英烈,我就告诉自己:
这点困难算什么
最终,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路修通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一位老大爷拉着我的手说:
“你们是新时代的‘红军’啊!” 这句话,让我热泪盈眶。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 长征精神,正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创造人间奇迹的力量源泉。
说到这里,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同志:
在你们的工作中,是否也曾遇到过“雪山”和“草地”
比如,当一项任务艰巨复杂,需要长期奋斗、久久为功时,你是选择畏难而退,还是选择“跟着走”
当你身处逆境,面临质疑和压力时,你是选择动摇信念,还是选择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岗位,想一想,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的“理想信念”是否依然坚定如磐
从王明礼老人的讲述和我自己的扶贫经历中,一个深刻的问题浮现出来:
为什么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长征精神
因为,精神懈怠的危险,比当年的缺衣少食更可怕。
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在和平环境中忘记了“从哪里来”,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淡薄;有的干部追求安逸享乐,不愿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中去锻炼;还有的干部在困难面前“躺平”,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
这种“精神缺氧”,正在侵蚀我们的战斗力,让我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步履蹒跚。
那么,我们该如何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呢
我认为,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信念上“铸魂”,让理想信念的灯塔永不熄灭。
要深刻理解长征精神的核心是坚定的理想信念。
要像那些年轻的红军战士一样,始终坚信“跟着走,一定能胜利”。
但反观一些令人痛心的案例,某地一名年轻干部,曾是重点培养对象,但他逐渐被物质享受腐蚀,理想信念崩塌,最终因贪污受贿锒铛入狱。
他在忏悔书中写道:
“我忘记了初心,就像迷失在草地里的红军,再也找不到方向。
” 这种因信念缺失而导致的堕落,令人扼腕。
在这方面,我们单位有一位老党员,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基层技术岗位,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说:
“我的‘长征路’就是把技术搞上去,让国家不再受制于人。
” 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理想信念坚定,人生才不会“迷航”。
我们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让理想信念的明灯照亮前行的每一步。
二、在作风上“砺剑”,让艰苦奋斗的传统永不褪色。
要坚决摒弃贪图安逸、不愿吃苦的思想。
要主动到条件艰苦、矛盾集中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
说到艰苦奋斗,我要特别提到,我国某重大科技攻关团队,为了突破“卡脖子”技术,常年在封闭环境中工作,节假日无休,甚至有人累倒在岗位上。
但他们从未放弃,最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他们的办公室墙上,贴着“再苦能有长征苦
再难能有长征难
”的标语。
然而,也有一些单位的做法令人担忧。
某单位组织干部培训,本应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却安排在高档酒店,搞“走读式”调研,干部们“身在基层,心在空调房”。
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严重背离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这个反面案例警示我们,精神的传承,必须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
我们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意志,在繁重的任务中锤炼作风,让艰苦奋斗成为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
三、在团结上“聚力”,让同甘共苦的纽带更加牢固。
要深刻理解长征胜利是团结协作的胜利。
在长征途中,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形成了无坚不摧的战斗集体。
这种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正面典型。
在一次重大自然灾害救援中,来自不同单位的救援队伍,面对断水断电、通信中断的绝境,迅速组成临时党支部,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党员冲锋在前,最终成功救出被困群众。
他们说:
“那一刻,我们就是一个‘红军’大家庭。
” 但反面的例子同样触目惊心。
某地在推进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时,因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各自为政,导致项目严重滞后,群众怨声载道。
这个教训深刻说明,没有团结协作,再好的蓝图也难以实现。
我们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同志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我们所期待的,不是征途上的风平浪静,而是面对惊涛骇浪时的从容不迫;不是前进路上的坦途大道,而是征服“雪山”“草地”后的无限风光;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伟大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我们期待看到的,是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成为一面旗帜,在各自的岗位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默默奉献,接续奋斗。
面对这样的使命,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志都成为新时代的“红军战士”。
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
第二,要锤炼过硬作风,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复杂局面中去经受考验。
第三,要践行党的宗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第四,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同志们,长征永远在路上。
让我们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从这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中汲取无穷力量,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豪迈气概,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今天的党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1、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