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使各工序中的定位基准统起来,减少了定位误差。
具体的办法如图所示在安装工件时,注意将成套编号标记的面不与夹具的定位元件接触在设计夹具时亦作相应的考虑。
在半精镗小头孔时,也用小头孔及衬套孔作为基面,这时将定位销做成活动的称“假销”。
当连杆用小头孔及衬套孔定位夹紧后,再从小头孔中抽出假销进行加工。
为了不断改善基面的精度,基面的加工与主要表面的加工要适当配合即在粗加工大小头孔前,粗磨端面,在精镗大小头孔前,精磨端面。
由于用小头孔和大头孔外侧面作基面,所以这些表面的加工安排得比较早。
在小头孔作为定位基面前的加工工序是钻孔扩孔和铰孔,这些工序对于铰后的孔与端面的垂直度不易保证,有时会影响到后续工序的加工精度。
在第道工序中,工件的各个表面都是毛坯表面,定位和夹紧的条件都较差,而加工余量和切削力都较大,如果再遇上工件本身的刚性差,则对加工精度会有很大影响。
因此,第道工序的定位和夹紧方法的选择,对于整个工艺过程的加工精度常有深远的影响。
在精加工主要表面开始前,先粗铣两个端面,其中粗磨端面又是以毛坯端面定位。
因此,粗铣就是关键工序。
在粗铣中工件中有两种定位方法,个方法是以毛坯端面定位,在侧面和端部夹紧,粗铣个端面后,翻身以铣好的面定位,铣另个毛坯面。
但是由于毛坯面不平整,连杆的刚性差,定位夹紧时工件可能变形,粗铣后,端面似乎平整了,放松,工件又恢复变形,影响后续工序的定位精度。
另方面是以连杆的大头外形及连杆身的对称面称重按规定称重。
弹簧秤去重按规定去重。
虎钳锉刀珩磨以基面和小头和两侧面定位,珩磨大头孔和小头铜套孔,保证尺寸。
珩磨机床检验检验各尺寸精度。
验伤无损验伤入库连杆的第阶段的加工主要是为其后续加工准备精基准端面小头孔和大头外侧面第二阶段主要是加工除精基准以外的其它表面,包括大头孔的粗加工,为合装做准备的螺栓孔和结合面的粗加工,以及轴瓦锁口槽的加工等第三阶段则主要是最终保证连杆各项技术要求的加工,包括连杆合装后大头孔的半精加工和端面的精加工及大小头孔的精加工。
如果按连杆合装前后来分,合装之前的工艺路线属主要表面的粗加工阶段,合装之后的工艺路线则为主要表面的半精加工精加工阶段。
.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工艺过程的安排在连杆加工中有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加工精度连杆本身的刚度比较低,在外力切削力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
连杆是模锻件,孔的加工余量大,切削时将产生较大的残余内应力,并引起内应力重新分布。
因此,在安排工艺进程时,就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即把粗加工安排在前,半精加工安排在中间,精加工安排在后面。
这是由于粗加工工序的切削余量大,因此切削力夹紧力必然大,加工后容易产生变形。
粗精加工分开后,粗加工产生的变形可以在半精加工中修正半精加工中产生的变形可以在精加工中修正。
这样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逐步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条件。
各主要表面的工序安排如下大小头两平面粗铣粗磨精磨小头孔钻孔扩孔铰孔压入衬套半精镗精磨大头孔粗镗半精镗精镗珩磨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则视需要和可能安排在工艺过程的中间或后面。
定位基准的选择在连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大部分工序选用整体锻造的毛坯,需要在以后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将其切开,为保证切开后粗镗孔余量的均匀,最好将整体连杆大头孔锻成椭圆形。
相对于分体锻造而言,整体锻造存在所需锻造设备动力大和金属纤维被切断等问题,但由于整体锻造的连杆毛坯具有材料损耗少锻造工时少模具少等优点,故用得越来越多,成为连杆毛坯的种主要形式。
总之,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的选择应使零件总的生产成本降低,性能提高。
本工艺中我们将采用连杆的材料是号钢,毛坯采用模锻制造,整体锻造毛坯。
毛坯锻造出来之后需进行热处理至,在指定处检验硬度连杆的毛坯图如图。
.连杆工艺过程的安排由上述技术条件的分析可知,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但是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这就给连杆的机械加工带来了很多困难,必须充分的重视。
所以要选好连杆加工工艺过程,对于加工主要表面,按照“先基准后般”的加工原则。
连杆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大小头孔和两端面,较重要的加工表面为连杆体和盖的结合面及螺栓孔定位面,次要的加工表面为轴瓦锁口槽油孔大头两侧面及连杆体和盖上的螺栓座面等。
连杆机械加工路线是围绕主要加工表面来安排的。
连杆加工路线按连杆的分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个阶段为连杆体和盖切开之前的加工第二个阶段为连杆体和盖的切开加工第三个阶段为连杆体和盖合装后的加工。
连杆加工工艺过程方案如下表表连杆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装备锻造锻造毛坯,热处理.空气锤铣铣连杆大小头两平面,每面留磨量.。
粗磨以平面定位,磨另平面,保证中心对称,无标记面即基面。
钻扩铰以基面定位,先钻小头孔.再扩小头孔.,最后铰小头孔.。
铣以基面及大小头孔定位,铣大头两侧面,保证中心对称此平面为工艺基准面连杆,工艺,扩大,扩展,扩张,夹具,设计,毕业设计,全套,图纸摘要连杆是柴油机中的主要传动件之,它连接着活塞和曲轴,其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传给曲轴以输出功率。
连杆在工作中,除承受燃烧室燃气产生的压力外,还要承受纵向和横向的惯性力。
因此,连杆在个复杂的应力状态下工作。
它既受交变的拉压应力又受弯曲应力。
连杆的主要损坏形式是疲劳断裂和过量变形。
通常疲劳断裂的部位是在连杆上的三个高应力区域。
连杆的工作条件要求连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又要求具有足够的钢性和韧性。
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
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并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关键词连杆,变形,加工工艺,夹具设目录第章绪论第二章连杆的结构分析和技术要求.连杆的结构分析.连杆的技术要求第三章连杆毛坯类型的选择和工艺路线的制订.连杆的材料和毛坯类型的选择.连杆工艺过程的安排.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工艺过程的安排定位基准的选择确定合理的夹紧方案各孔及面的加工.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确定大小头两平面加工尺寸确定大头孔加工尺寸小头孔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计算道工序工艺尺寸链连杆盖上轴瓦锁口槽的计算连杆盖上轴瓦锁口槽的计算第四章对工艺规程部分工序的说明第五章夹具设计和分析.扩大头孔的方法和要求.定位基准和夹紧方案.夹具的设计.夹具体设计.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切削力的计算夹紧力的计算.夹具精度分析第六章全文总结参考文献致谢毕业设计小结第章绪论连杆是汽车与船舶等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它连接着活塞和曲轴,其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把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传给曲轴以输出功率。
连杆在工作中,除承受燃烧室燃气产生的压力外,还要承受纵向和横向的惯性力。
它既受交变的拉压应力又受弯曲应力。
因此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由设计到成品是至关重要的。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主要是用切削的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的物理性质,成为具有定精度粗糙度的零件。
对于加工艺的编制主要是对其加工工序的确定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可以总结为质量产生率和经济性三个方面。
所以在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加工工艺的编制时应取其长,避其短。
在编制工艺过程时应在保证零件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零件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应综合考虑。
第二章连杆的结构分析和技术要求.连杆的结构分析连杆是柴油机中的主要传动部件之,它在柴油机中,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的压力传递给曲轴,又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
连杆在工作中承受着急剧变化的动载荷。
连杆由连杆体及连杆盖两部分组成。
连杆体及连杆盖上的大头孔用螺栓和螺母与曲轴装在起。
连杆小头用活塞销与活塞连接。
小头孔内压入青铜衬套,以减少小头孔与活塞销的磨损,同时便于在磨损后进行修理和更换。
连杆的结构图如下图图连杆结构图在柴油机工作过程中,连杆受膨胀气体交变压力的作用和惯性力的作用,连杆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尽量减小连杆自身的质量,以减小惯性力的作用。
连杆杆身般都采用从大头到小头逐步变小的工字型截面形状。
为了保证柴油机运转均衡,同发动机中各连杆的质量不能相差太大,因此,在连杆部件的大小头两端设置了去不平衡质量的凸块,以便在称量后切除不平衡质量。
连杆大小头两端对称分布在连杆中截面的两侧。
考虑到装夹安放搬运等要求,连杆大小头的厚度相等基本尺寸相同。
在连杆小头的顶端设有油孔或油槽,发动机工作时,依靠曲轴的高速转动,把气缸体下部的润滑油飞溅到小头顶端的油孔内,以润滑连杆小头衬套与活塞销之间的摆动运动副。
连杆的作用是把活塞和曲轴联接起来,使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变为曲柄的回转运动,以输出动力。
因此,连杆的加工精度将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性能,而工艺的选择又是直接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
反映连杆精度的参数主要有个连杆大小头平面的中心对称度连杆大小头孔中心距尺寸精度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连杆大小头孔尺寸精度形状精度连杆大头螺栓孔与接合面的垂直度。
.连杆的技术要求连杆上需进行机械加工的主要表面为大小头孔及其两端面,连杆体与连杆盖的结合面及连杆螺栓定位孔等。
连杆的具体技术要求如下大小头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为了使大头孔与轴瓦及曲轴小头孔与活塞销能密切配合,减少冲击的不良影响和便于传热。
大头孔公差等级为,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大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小头孔公差等级为,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
小头压衬套的底孔的圆柱度公差为.,素线平行度公差为.。
大小头孔中心距大小头孔的中心距影响到发动机的效率,所以规定了比较高的要求.。
大小头孔两端面粗糙度连杆大小头孔两端面间距离的基本尺寸相同,大小头两端面的尺寸公差等级为,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螺栓孔的技术要求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急剧的动载荷的作用。
这动载荷又传递到连杆体和连杆盖的两个螺栓及螺母上。
因此除了对螺栓及螺母要提出高的技术要求外,对于安装这两个动力螺栓孔及端面也提出了定的要求。
规定螺栓孔按级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加工两螺栓孔在大头孔剖分面的对称度公差为.。
结合面的技术要求在连杆受动载荷时,接合面的歪斜使连杆盖及连杆体沿着剖分面产生相对错位,影响到曲轴的连杆轴颈和轴瓦结合不良,从而产生不均匀磨损。
结合面的平行度将影响到连杆体连杆盖和垫片贴合的紧密程度,因而也影响到螺栓的受力情况和曲轴轴瓦的磨损。
(图纸)
大头孔夹具装配图.dwg
(图纸)
夹具体A.dwg
(图纸)
连杆盖零件图.dwg
(其他)
连杆工序卡.doc
(其他)
连杆工艺规程.doc
(其他)
连杆工艺及扩大头孔夹具的设计说明书.doc
(其他)
连杆工艺及扩大头孔夹具设计答辩PPT.ppt
(图纸)
连杆毛坯图.dwg
(图纸)
连杆体零件图.dwg
(图纸)
连杆装配图.d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