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建伟,杨琳.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制与扩张效应发展研究.鹿波.中国上市公司违约率的顺周期效应实证研究评估巴赛尔协议Ⅱ顺周期效应的初步尝试金融论坛.王守海,孙文刚,李云.公允价值会计和金融稳定研究金融危机分析视角会计研究.陆宇建,张继袖,刘国艳.提方法,用预期损失模型代替已发生损失模型。预期损失模型的适用工具包括贷款资产债务证券应收贷款其他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等,摊余成本按照实际利率法来确定。预期损失模型需要根据金融资产未来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将每笔贷款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损失都估计进去,而且每个会计期间都需要做相应调整。而现行第号国际会计准则采用的是“已发生损失模型”,在该模型下,贷款人全额确认合同利息收入,只有在减值迹象出现时,才确认实际发生的信用损失。也就是说,在现行准则下,因为不用考虑预期的信用损失,贷款人在贷款存续期的前期确认的利息收入往往比较高,在后期实际发生信用损失时,才冲减损失发生当期的利润,这时就需要计提大额的减值损失......”。
2、“.....预期损失模型解决了现行准则下的已发生损失模型延迟确认损失所带来的弊端,可以使损失的计量更为平滑。深入研究后我们认为,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可能会面临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打破了传统会计的概念,对未发生的损失进行计量,缺乏概念支持,传统的会计概念面临严峻挑战。其次,金融机构现有的贷款定价及系统支持预期损失模型难度很大,银行需要自己开发预期损失模型并让其系统化,企业为此也需要花费较大成本,并且会大大增加减值会计处理的复杂性,成本效益不明显,操作难度大。再次,采用预期损失模型确认减值损失带有大量的主观判断性,容易导致利润操纵,而且不容易验证,不利于加强金融监管。四从资产减值中剔除非信用因素在减值测试过程中,对持有至到期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剔除可能导致公允价值被低估的非信用风险因素如流动性缺失,或是将非信用风险因素导致的公允价值变第页共页动列入其他综合收益,而不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做可以避免资产的价值在市场动荡中被严重低估......”。
3、“.....这意味着不合理的市场价格与大量的资产减值之间的恶性循环局面将得到改善。另外,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与完善第,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此次金融危机所暴露的正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矛盾。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方面金融发展需要金融创新作为动力,另方面又需要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就是这样互相作用,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共同促进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从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来看,由于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使得金融监管机构原有的调节范围工具和相关政策已不再适应金融业未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需要进行调整。因此,为避免金融创新过度而成为金融风险的“助推器”,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在金融创新中应该尽量规避金融风险在有效的金融监管下推动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第二,会计准则制定者与金融界等的沟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争论最为激烈的两方为会计学家和金融界人士。金融界的很多人认金额”......”。
4、“.....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即为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进行交易的各方在最近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方法确定其公允价值。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在第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中的定义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指具有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本着自愿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进行交易交易市场是有序和健康的是在还未发生真实交易之前双方都认可的估计价格这几个主要特征的会计。总之,公允价值会计是种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二顺周期效应的概念及特征第页共页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主要表现在当市场繁荣的时候,由于交易价格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值的高估而当市场衰落时......”。
5、“.....往往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值被低估,尤其是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方式,无法客观反映资产的价值,这就是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效应。主要表现在它更加注重会计要素价值的动态变化过程。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只能反映初始的静态价值,随着时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允价值也会随之不断变化,甚至每个时点上的公允价值都有可能不同。即使交易还未发生,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项资产或探讨公允价值会计之友.改为两大类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标准由持有意图和能力改为按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商业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对于具有基本贷款特征且以合同收益为基础进行管理的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其余金融资产均按公允价值计量。值得庆幸的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同时也宣布,允许会计主体在异常情况下对非衍生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所谓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是指股票债券和贷款等。其中,对企业当期业绩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债券资产的重分类......”。
6、“.....那么它就可以按分类当天的市场价值入账而不必随波动的市场价值计算盈亏。这分类的作用在于将亏损滞后反映,这对持有债券较多的金融机构的影响最为积极,不但可以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还可以降低补充资本金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要求,上市公司在重分类后还是需在附注中披露相关资产期末的市场价值,以便于理性的投资者可以看到有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是远远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防止部分投资者对市场情况抱有过于乐观的态度。第页共页二企业以内部估值取代市场价格针对在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美国证监会于年月日对该问题发布了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仍然坚持第号财务会计准则,并不暂停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公允价值是当前最好的计量属性,但应该提供市场交易不活跃时公允价值的应用指南。并要求企业在为资产确定其公允价值时,如果该类资产的交易缺乏活跃的公开市场,则可以通过包括合理主观判断在内的内部定价来确定其公允价值......”。
7、“.....进行交易的方报价可能并不能客观的反映市场交易价格。因此,在衡量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时交易价格可以只是作为种参考因素,但它并不具有决定性,因而应该降低对市场价格的依赖性三是在缺乏有效地市场数据做参考时,允许企业运用内部估价模型或假定些条件来估算其公允价值。通过对以上三种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证监会直强调不能简单的依赖不活跃市场下的交易价格确定公允价值,企业需要更多地通过对市场流动性的判断,价格下滑的幅度以及借助内部估值模型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同时也允许公司可以更大程度的运用合理判断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这措施放松了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管制,公司对公允价值的使用有了更大的灵活性。这意味着不合理的市场价格与大量的资产减值之间的恶性循环情况将得到改善,它不仅可以避免资产的价值在市场动荡中被严重低估,而且金融机构的财务报告损失也会得到定程度的缓解。三金融资产减值计提方法第页共页年月......”。
8、“.....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做法,这种提议虽然比较激进,但是却可以从侧面说明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倾听来自金融界的声音。在以后准则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会计准则制定者应该充分考虑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影响,加强会计准则制定者和金融界等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使实行公允价值会计的风险达到最小化,从而确保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机构得到有效的实施。五小结第页共页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公允价值的应用确实会导致盈余的波动性增加,不合理的公允价值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进而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定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公允价值会计是能够客观反映资产价值的,只是作为信息被反映出来必然有它形成的传递机制所引起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大量的证据表明,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于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在于金融系统本身的漏洞和缺陷。金融机构指责公允价值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十分荒谬的......”。
9、“.....这正是会计的职责所在。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市场参与者对利润的贪婪追求,无视风险,企业不恰当的风险管理,花样繁多的金融创新,监管部门忽视风险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的。对金融危机的防范和认识应该从其本身理解,而不应该对客观反映经济信息的会计计量属性大加指责。公允价值会计公开真实地反映了市场波动及其所产生的资产泡沫,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可以说,公允价值会计是当前最好的种会计模式。参考文献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会计研究.第页共页刘思淼.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监管启示会计研究.邢精平.公允价值会计争议改革与未来会计研究.于永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会计研究.朱磊.公允价值会计的负面影响及改进证券市场导.谢红宾.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探讨现代商贸工业.徐甜甜.由金融风暴引发的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思考论坛.刑精平......”。
工序卡.doc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doc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doc
夹具体零件图.dwg
(CAD图纸)
毛坯图.dwg
(CAD图纸)
说明书.doc
套筒零件图.dwg
(CAD图纸)
装配图.dwg
(CAD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