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在宏观上影响着政治区域的结构功能和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制约着政治区域系统的运行以及政府高层决策者的政治举措。因此,政治生态化的提出就是要正确地解决政治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问题纳入到政府决策公民政治参与国际政治行为和政治教育等过程中,使政治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有机协调起来。这样政治与环境的内在关系就成为政治生态化研究的核心内容。政治生态化所遵循的是公平性持续性协调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循环再生生态平衡等生态学基本原则和原理。在当今世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过程中,它将成为传统政治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从而构成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政治生态观,以推动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使人类战胜生态危机,走人类中心主义的阴影,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变,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政治生态化对国家及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席中占有个席位,成为联邦议院内第大政党,到年......”。
2、“.....首次成为国家政府中重要领导人。同时,年代以来,欧洲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以及年代东欧及其他多党制的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建立绿党组织。据统计,年,西北欧个国家的绿党共有名成员进入个国家的议会,并于年月在巴黎召开了欧洲绿党联合会第次代表大会,有个国家的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提出了许多绿色国际等国际生态政治发展新概念和新趋势。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研究论文原稿。全球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从以下些数据和事实我们就可窥见斑。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物种消失的速率较过去万年之中的任何时期都要快上倍,大约每天有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世纪以来,全世界哺乳动物中多种中已有种和亚种灭绝,另外还有多种动物和余种植物正濒临灭绝。生态学家指出,迄今为止,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要使其自然恢复至少要亿年以上。水污染使人类尤其是第世界国家人民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据统计有亿以上的人没有适当安全饮用水供应......”。
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项调查指出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的死亡人数达万人。再如年埃塞俄比亚因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形成的特大旱灾使得万人因饥饿而死亡,年,非洲大陆个国家持续旱灾,使得约万人濒临死亡。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中国古文明中心的发源地黄河,目前年断流最长达天,与此同时,长江由于洞庭湖等大湖泥沙淤积加速,湖体面积和容量正逐年锐减,洞庭湖年面积约平方公里,年减少到平方公里,到年长江特大洪灾时湖面面积仅为平方公里,据此缩减速度,洞庭湖将可能在不到年的时间内成为又个罗布泊,从中国自然地理图册上消失。目前,长江中下游防洪大堤也逐年升高,古时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悲剧在不远的将来又将可能在长江重演。今年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沙尘暴天气,再次使得中国人感受到了环境破坏程度之深和距离之近。全球环境恶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损失。据估计......”。
4、“.....这相当于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仅年长江洪水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亿人民币,而每年全世界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低于万亿美元。因此,生态学系统中,人类虽在整个生物界中方面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并无时无刻不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所谓的改造和征服另方面,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又无时无刻不依赖于其他生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它与国家及国际政治生活息息相关,而政治又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政治是人类社会的政治,政治是人的政治。生态危机既然已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死存亡,因此政治就必然与生态危机发生必然而深刻的内在联系,它必然延伸到社会之外的自然环境之中,因此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对全球人类所构成的巨大威胁,此时的全球生态危机就不可能不成为个政治问题,政治及政治行为对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生态危机的推动下,政治必须谋求种全新的政治发展观生态政治发展观......”。
5、“.....社会是身处自然环境中的社会,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辨证的双重互动效应,自然生态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社会又对自然环境有着深刻的正负效应。因此,到世纪年代全球环境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日益成为个敏感而重要的政治问题,生态政治理论也应运而生。生态政治理论认为,人类不仅是社会的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研究论文原稿不会有今天如此沉重的人口负担,而这些政治发展观念和政府政策的失误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是无法用数学概念来衡量,这种破坏是快捷持续长期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不是代几代人可以偿还的,往往需要数十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可能改变。而这种努力旦失败,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可能就将付诸东流。这点从人类曾经消失的古文明即可作为佐证曾经灿烂时的楼兰古国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的兴衰都为人类当今面临的生态危机提供了前车之鉴......”。
6、“.....政府和政治家们将面临社会团体公众越来越多的压力,政府官员和政治家也必须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来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以此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这是未来各国政治和世界政治的必然趋势。因此,当今世界各国亟需批具有环境意识的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政治家。将环境保护知识与法律等基础知识同等列为国家政府公务员报考考核的内容之是当务之急,同时考核政绩时应对经济政绩对等考核,以此来促进政府政治行为的生态化。其次,政治民主和公民政治参与位是平等的。因此国际政治新秩序中各国也应遵循这平等性原则,减少或消除强权和霸权政治,避免地区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对地球生态环境威胁最大的核军备竞赛,以此来保证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因此,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促进国际政治生态化,就必须建立全球伙伴新关系。这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既要求推动国际社会间在维护恢复地球生态环境方面的合作......”。
7、“.....这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必须包含环境与发展两方面,改善国际经济环境,以利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的可持续目标这种新型关系必须是公正平等的,建立在平等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之上,要实事求是地考虑造成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同国家间的责任,并以此确定相应的义务,在制定有关措施时,必须考虑到各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不能不顾及历史和现实而用同标准来要求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种新型关系必须有国际社会共同有效积极务实地参与,在承担这责任时各国之间也必须停止无休止的争吵,因为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是个整体,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才能建立这新型国际政治环境政治秩序的动态过程。政治过程生态化对政治发展的具体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治生态化要求各国政府决策行为生态化。政府决策行为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8、“.....同时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对经济发展模式公众行为的影响又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政府决策行为在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它可以把各种权利手段有效结合起来,去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科学素质,去调控人口数量和素质通过政府实施教育工程去改变人们无节制地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培育全新的政治生态观。事实上,世界各国都曾因政府决策失误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如此严峻,相当部分发展中国家还在继续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中国的生态环境破坏及人口问题也正是年代政府决策的严重失误所致。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大跃进大炼钢铁,没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政府决策,就不会出现我国北方近年来越演越烈的沙漠化和沙尘暴没有对马寅初的批判,中国也许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同志曾经指出,任何国家如果没有政治稳定......”。
9、“.....不稳定的社会使人们把过多的物力才力财力投入到权利与财富的斗争之中,经济也因此没有和平环境和可持续的自然资源供应而停止不前,甚至倒退。他的这论述实际上已经从政治环境生态化的高度上阐述了政治与环境协调发展这跨世纪战略目标。这点文化大革命就已经经受了惨痛的教训,不但经济倒退年,而且因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导致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人口数量的膨胀造成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都难以偿还的恶果和环境债务。另方面,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又会反过来影响政治环境稳定和政治民主。例如,严重的粮食短缺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与枯竭,人口剧增并超过环境承载量等系列生态危机的出现必然引起政治上的恐慌和不稳定的社会局面,因此,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环境的退化又反过来影响政治的不稳定,从而形成个恶性循环。同时,政治民主与经济发展也具有紧密联系......”。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