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甚至众生所生之国土都与诸佛般无,这样就以象征主义的形式自然消解了本具佛性之论。密教教相之心性论起源于印度,有着和瑜伽唯识宗千丝万缕的关系,其金刚界密法,也就是涉及精神界的密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唯识学的教义为基础,但也做出巨大的修正和改变。如密教虽跟瑜伽唯识宗样倡导转识成智之说,但却发展出法界体性智,以其统帅智。唯识宗的佛身身说,也被密教发展为种法身说,甚至连些术语也是基于唯识学而来,比如称如来为心王等等,就不而论了。下面我打算从唯识学角度切入密教的加持论,以期作出更为缜密和详细的心理分析。唯识宗认为,法界切凡圣,色法心法无不是有情众生心识所变现。出于共业,我们的心识生出同种类之种子,化现出我们这个凡圣共居之娑婆世界。而真正的理体真如,是绝对心田,期待着法界之花在众生心中绽放加持成佛据此意义上就实现了,那扇通往解脱的大门也就由此洞开。密教对于般人来说,跟显教之不同就在于形式上......”。
2、“.....庄严的佛坛,繁复的祈祷仪式和秘密的修行方式,也就是这点上吸引了很多充满好奇心而不是菩提心的信众。虽然密教门庭广大,且乐于与法界诸有情结缘,甚至外道亦可以入此门。但是,如果真言行者自身不明白密教修行的心理依据和修持的心理原理,带着显教的习气和观点来修习密教,不但无法受用,根本就是南辕北辙,甚至会出现走火入魔等极其危险的状态。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十相,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部经虽是显教之经,但其揭示出密教修行,或说是加持本身所具备的心理机制和原理,也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性论是中国诸宗派必论的问题,密教当然不会例外,他也有自己颇具特色的心性论。般的显教都会断章取义地除唯识宗外认定所谓的做佛之心是真心也就是所谓的妙圆真心,下为东,两相头脚对合,则东西相合。这其实也喻示理智不而,心智为理体的镜像性投影。法然具足萨般若......”。
3、“.....各具智无际智,圆镜力故实觉智。弘法大师的这首偈子其实就是从唯识学的角度开示显得成佛后的果德之相。有情的切智智是法然本具,不假外求的,识心王以及它们各自的心所法已经转成方佛,他们各自的心所也成了诸佛之眷属。宇宙中每佛菩萨及有情众生个个具备由识转变而来的智及广如法界的切智智,因为我们的内心,此时都已成为面面明镜,高悬于法界之顶,显现出法界切色相,平静照出法界切心相,不将不迎,不倒不谬诸镜相映,入切入,生佛交汇,相映无碍,共成法界,所谓人得道,众生得道。从这个喻意中可以看出在这个著名的帝网之喻上,无论是理具成佛和显得成佛都已经没有区别,因果不,因即是果而在修行意义上讲他们真正统的就是加持。因此加持在这里担起了沟通胎藏界和金刚界,理具成佛和显得成佛,理与智,色与心的桥梁作用。成佛,这看似遥不可及之事,被加持赋予可实际造作性,并将法界力,增强道德则任感和自信......”。
4、“.....也就是说拥有情绪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情绪所成,因此可以和人相通,所以当这系列自我催眠过程持续化后,这个被投射出的意念就会被人当成真正的外在客观力量,而不自知。这就是本尊观想法的心理基础,所以我们在修观过程中,定要把握好自己,既要成功地将真善美之意念投射出,以期其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加持之力。在这里其实就是自我之加持。并且在过过程中定要注意本尊只是理念的人格化,并无实体,这样才会避免心外求法,产生法执,才能避免走火入魔之险境。这相分所成的本尊亦有重要之作用这点与显教相同,随着修行的加深,行者头脑中本尊的形象也逐渐清晰,因为祂综合了你内心中真善美的诸意象,而且随着本尊面目形体,眷属,道场的清晰化,那真善美的力量由行者内心深处也渐渐加强,这个过程就是烦恼习气随着内心光明的增加而渐渐消退的过程,也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之意。大日如来是太阳,我们众生的菩提心,也就是纯洁的信仰之心犹如明镜......”。
5、“.....密加持之相成身及诸供养仪轨。此经经后人解释,为表征法界之理体,大而成之色法,与金刚经顶表征心法,智体相对。由此可以得出大日经其实阐述的就是密教的宇宙观,这点从行阿阇黎在大日经疏中对加持的解释便可看出。自大乘起开始出现自己的宇宙论,从中观学的实相论,唯识瑜伽行派的阿赖耶识论,直至中国化的天台宗之性具说,华严宗之法界缘起说,无不是对宇宙本体,乃至本源从各个方面加以研究和探讨。当然,已经开始中国化的密教也不会例外,但它却另辟蹊径,努力摆脱当时乃至现今都颇为流行的真如缘起论的影响,展开了极具本宗特色的宇宙生成论加持论。读者会问加持不是种修行方法么怎么成了宇宙生成论呢其实,我在上面已经写出加持本身除了具有在实践层面的意义,还具有本体论或者说本源论的意义。如大日经经题所言神变加持,这可以说就是密教不共的宇宙生成论。所谓神变加持,行阿阇黎在大日经疏中解释道旧译或云神力所持......”。
6、“.....然此自证菩提,出过切心地,现觉诸法本初不生,是处言语尽竟客,理智,色心我们觉悟的那刻,作为根本智的见分夹带真如理体而起,是体之意,非是领带,取带之意。到这时,理智相溟,心色合,才真正意义上由理具成佛到显得成佛,超越切比量分析,直缘亲证冥会存在是宇宙实相,这切如离开法界诸尊,也就是具众德之宇宙真如理体加持无异于痴人说梦,水中揽月。加持者,表如来大悲与众生信心。佛日之影现众生心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日名持弘法大师这句话,在这里更凸显出他的伟大意义来,最初的加持,对于我们修行者来说,就是将内心无数劫的生命经验中对真理的理解和感悟,赋予最美好之形象,于心中显出。这人格化之真理乃是我们的相分所变现,是外在实相本体的镜像性投影就如我们照镜子,虽说境中人是我们自己,但却左右相对亦如视网膜上的反向影像,所以说,它仍旧与真理本身有这定的差距,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整个法界......”。
7、“.....当然也包括我们的阿赖耶识用心理学来说,就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所以,我们的种子,以至相分的影像无非是祂所化。玄奘大师新译之经纶也很快普及全国,我们可以从不空阿阇黎翻译的经论中看到,几乎所有的佛学术语都采用了玄奘新译之法。这首偈子以加持为纬索,将整个宇宙之体,相,用,各个方面编织成张无边无际的法界大网。在此网内,所有生命体无生命体摆脱世俗时空概念的羁绊,交相感应,互为因果,生佛互入,将看似遥不可及的成佛之事,拉回了众生心间,在实践层面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心佛众生无差别的佛果境界。下面,我打算依大师之偈子,分别从真言密教之宇宙论,解脱论和修持的心理层面论述下加持。真言密教的中国化,是在行阿阇黎手中完成的,这位有着极深文化素养的僧侣,以宗教家的热忱和科学家的严谨,用支生花妙笔将善无畏大师对大日经经的讲义记录下来,并加以个人解悟,融会贯通,撰述而成。加持,作为密教理论的核心,第次......”。
8、“.....大日经全名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加持在这部密教肝心之经中的重要性。这部经主要讲的是法身大日如来,于法界宫开演众生本有之胎藏曼荼火入魔等极其危险的状态。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十相,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部经虽是显教之经,但其揭示出密教修行,或说是加持本身所具备的心理机制和原理,也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性论是中国诸宗派必论的问题,密教当然不会例外,他也有自己颇具特色的心性论。般的显教都会断章取义地除唯识宗外认定所谓的做佛之心是真心也就是所谓的妙圆真心,此真心离我身心之外别有所在,能发众生之行动为造作之本,是超越于色心的终极实体。但密教不这样认为,从文本上看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指向修行论的,而非宇宙生成论其真实含义是我们的自我意识塑造出佛陀之形象,我们的心就是佛陀的本体智法身......”。
9、“.....这心是杂染心,并不是白净心。其实所谓的白净心,只不过是阿赖耶识中的净种子罢了,强抽出命名为阿摩罗识。行阿阇黎在大日经疏中亦批驳真常论者道有计身中离心之外,别有我性,能运动此身作诸事业。难者云若如是者阿赖耶识,其内部蕴藏了个生命体从创生开始的所有生命经验,既包括真如理体在那里残存的光明种子,也包括更多令生命陷入沉寂轮回的杂染种子。那么,我们怎能才能再次获得真如理体光明的照耀,将杂染种子转化成白净种子,并最终与真理合为呢很可惜,唯识学并没有给我们个可以操作,可以实践的答案,在经过大阿僧祇劫,修满十位行,断尽具生烦恼障所知障能成佛的遥不可及的目标面前,唯识宗的僧侣们只能求助于兜率天,期望往生到那里,面见弥勒慈尊,劫满后下生成佛这只是简单的不自信么显然不是那么简单,关键的点就是唯识宗的宇宙理体只是寂然不动之体,就算我们的心识可以反映出祂的影子,但由于祂并不具备生生之德......”。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