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化,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跃式发展,使信息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业务宽带化传输数字化网络智能化通达国际化接入光纤化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方针,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步完善现有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网络,发展新代移动通信网络,尽快完成城域宽带通讯网络建设。加快网络光纤化改造和入户进度,在扩大现有电信有线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覆盖面的同时,促进网融合,建成覆盖全市联结全国畅通国际高效安全的宽带主干网络,加快与国家主干网络的接入和并网。电信网要继续建设以光缆为主体的宽带高速传输网,加快用户接入,到年,建成以城区外围环线为环路的骨干光纤网,实现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光纤通讯网总长度达到公里。有线电视网加快建设通向各社区的光纤网和通向居民点的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提供视频点播和高速互联网络接入服务。计算机网络在统筹规划统标准的基础上,依托公用信息平台建设宽带网,确保政府统建设的重大信息化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导向,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放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位臵,支持发展信息,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民营科技得到长足发展完成以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建设,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拓宽就业渠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大依法治市的力度,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个新台阶。经济结构调整的预期目标年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左右,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科技和教育发展的预期目标到年,全社会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左右。在全市城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比例达到以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预期目标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分别达到万人和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到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年均增长和。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平方米。城镇家庭电话普及率达到,农村家庭电话普及率达到,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标台,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拥有率达到,互联网用户数达到万户。第篇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重点第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建成西部科技创新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重点,追踪和吸收转化世界高新技术,促进科技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总体思路高举理论伟大旗臶,按照江泽民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运用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比较优势,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继续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市城乡体化战略,推进体制科技管理创新和城市化进程,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把西安建成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科技和人才高地,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防科技工业装备工业基地国际性旅游城市和区域性商贸金融信息科教中心,建成市场配臵资源能力较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市民素质良好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各项社会事业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指导方针加快发展,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西部大开发带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发展速度,努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缩小与先进城市的差距。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新型商贸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推进开发新区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带动经济布局调整以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所有制划实施序言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年计划的建议,编制本纲要。过去的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依靠全市人民克服困难,奋力拼搏,走出了条具有西安特色的持续快速发展的路子,如期完成了计划,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个新台阶,城市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是西安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为实施十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中力量建设了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缓解,发展后劲进步增强。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是投资总量的倍,年均增长。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多项,黑河引水工程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西蓝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北段环路及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通信工程城乡电网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城河综合治理城市广场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城运村体育馆图书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中心医院综合门诊楼大唐电信生产基地开米无磷洗涤用品生产线万吨高等级公路沥清生产线等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发挥效益,新增高等级公路公里,新建和改造级公路公里。到年,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万吨,城市气化率,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到万门,电话含移动电话用户万户,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功能进步增强。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和,分别达到元和元。城镇居民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网友投稿业集团,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培育开发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广阔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大推动作用的重大科技项目,促进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开发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名牌产品,发展批产业规模大在国内外具有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形成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第十章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适度超前,加快发展。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动力,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加强中小学达标建设,高标准实施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加快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步伐,实现中小学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到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为到年前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基础。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对部分高校和普通中专合并改制,组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实现办学模式和投入体制的多元化,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年前,小学教师大专程度达,初中教师本科程度达,高中教师硕士学位达。积极支持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发展,挖掘高等教育的资源潜力,扩大高等院校办学规模,到年,使全市高校在校生达到万人左右。加散组团式城市布局形态,合理设臵功能分区。控制发展中心市区,加快生产型企业退转步伐,优化中心市区的产业结构和城市环境。在城区以外,建设个万人的卫星城镇,加快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把不适应在市区发展的城市功能逐步向卫星城镇疏散,中心市区集中发展井字型都市商务轴线,形成功能更为突出的城市核心区,并按照多中心格局分散建设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商业街区及商业网点。在环与环之间集中建设中央商务区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开发区等新区。各区县按照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加快县城和建制镇建设,发展特色经济,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地或开发园区,形成合理的城镇化体系。加快新区建设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建成国内流中西部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城为目标,全面完成集中新建区期的建设,加快建设集中新建区期长安科技产业园西部电子社区软件园新医药园生物医药科技园光电子产业园以及西安交大西工大电子科大等大学科技产业园区,并辐射带动新城碑林雁塔莲湖灞桥韦曲等区县科技园区的建设,使中心园区电子工业园长安科技产业园连成片,形成平方公里的西部科技创新城。在高科技产品研发和孵化基地建设多渠道引进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发展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上有大的突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年计划纲要目录序言第篇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第章总体思路和指导方针第章发展的主要目标第篇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重点第章大力发展己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建设下游大型污水处理厂。到年,争取使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万吨日。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环境噪声控制完成江村沟大型垃圾卫生填埋期工程建设,改造垃圾收集运输设施,积极建设垃圾综合处理厂,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提高垃圾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环境噪声治理,对施工工地和工矿企业的噪声,分区域分时段进行严格控制,扩大城市噪声达标区覆盖范围。第篇科技教育与社会事业发展第十章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两个主导产业的方针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臵,形成符合市场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构建具有西安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以项目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促使批国家和省部属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工程中心转变为区域研究中心。在高等院校和部省属科研机构中,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组建具有国内优势和特色的工程开发中心行业技术创新交易服务中心和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创建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