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

格式:word 上传:2025-08-11 17:59:59
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为易于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化,也表现为与行为变化相统的心理变化。 所谓显性教学目标,主要指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师能够用语言文字符号表达的,在教材上显现出来的,是现在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 而与行为变化相统的心理变化,是教师不能用语言文字符号表达的,在教材上无法显现出来,即隐性教学目标。 所谓隐性教学目标是指经历和体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即将和将来达到的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显性目标相比,隐性目标具有涉及范围的广泛性相互联系的非系统性结果的难量化性等特征。 显性目标是通过教学产生的明显易见的行为,隐性目标则是不易或不能直接看出的。 显性目标往往是具体的易测量的可评价的部分,而隐性目标往往是被忽略的模糊的部分。 显性目标固然有利于评价,具有导向作用,但却会束缚人的行为,导致机械性,而隐性目标则强调人与人的际遇,以及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潜在的因素在定程度上起着干扰或促进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三维目标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其结构主次实现方式是不同的。 比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在知识性较强的学科中,它常常以种隐性状态出现,渗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之中,对知识的掌握之中,体现在师生交流合作之中而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它便是显性的主要的教学目标。 因此,根据学科特点确立三维比例非常重要,不可机械理解或硬性要求。 我们可以用冰山模型来解释两种目标的关系显性目标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隐性目标则是冰山在水下的部分,还有很大潜力等待我们去挖掘。 因此,我们在重视显性目标达成的同时,不可忽视隐性目标的实目标和学段目标,涉及每节课每单元每学期的具体要求没有阐述。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把本教材和整套教材结合起来,把每个知识点或每节,甚至每个单元在整个教学中对人的发展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起来。 教师在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方面要做好总体目标到课时目标的逐级分解,使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都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另方面要注重同层次内部不同目标间的协调与配合,让它们构成整体,形成合力,以此实现教学目标低级层次到高级层次,真正做到在实现即时目标的过程中促进长期目标的达成,并将长期目标的达成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目述的个规范的目标例句是提供报上的篇文章,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至少有的句子分得正确。 当然,行为条件和标准可省略,教师不妨灵活掌握。 生成性目标的陈述方法生成性目标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 如果说行为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预先制定的,那么生成性目标则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其最根本的特点是过程性。 生成性目标不以事先预定的目标为中心,它着重考虑学生兴趣的变化能力的形成等,适合于过程与方法领域目标的陈述。 如初中数学的目标可以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字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表意性目标的陈述方法表意性目标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的个性化表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学习及其结果的个性化。 表意性目标重视学生的内部感受性,适合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领域目标的陈述。 表意性目标的陈述,不是规定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该展示的行为结果,而是强调学生在此情境中获得的个人意义。 由于人的情感变化并不是通过几次教学活动便能立竿见影的,教师也很难预期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什么变化。 为此,艾斯纳提出了表意性目标。 这种目标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 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个表意性目标可以这样陈述学生能认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在小组会上谈自己的观后感。 又如数学教学的个目标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 上述课堂教学目标的三种陈述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二重显性目标,忽视隐性目标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往往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即使教学目标里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陈述,往往也只是形式主义而已。 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固然重要,但味地围绕这目标进行教学,是否背离了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呢案例有教师这样设计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比喻的含义和用词的精当,学习本文体体现,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12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12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12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12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12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12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12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12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12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12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12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12
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 内容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