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

格式:word 上传:2022-08-20 04:06:00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修改意见稿

1、“.....两人因对必然和偶然的态度不同而获得了不同的评价。德谟克利特受到批评,因为他重视必然而忽视偶然伊壁鸠鲁受到赞扬,因为他注重偶然性。对于前者,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写道把偶然当作般的东西和神性的东西的主宰,并断言这里切都由于偶然而发生,同时他又把偶然从人的生活和经验的自然中排除掉,并斥责它的宣扬者愚蠢无知。„‟公元前世纪是古希腊文明大发展的时期,诡辩学派怀疑派犬儒学派智者派等各派林立思想纷呈。苏格拉底从自然哲学中摆脱出来,以人为关注对象。他关注的问题包括生活应当怎样安排合理的生活途径是什么理性个人合理行动的策略是什么等。苏格拉底认为,追求至善与正义是个理性的人应当做的,如果人生不经审查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事实上,苏格拉底使欧洲哲学从朴素唯物主义开始向唯心主义转向。马克思说道,从诡辩学派和苏格拉底起,潜在地也从阿那克萨哥拉起,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2、“.....后来,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继承了唯心主义的哲学观念,其目的论宿命论直影响到黑格尔。柏拉图的目的论受到了其弟子亚里士多德的继承。亚里士多德关注到人的社会性,认为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生活在现实的国家与社会之中,这观点得到了马克思的认同。在马克思看来,古代与近代都存在着对立与割裂的现象,古代世界寻求对人内在本质的满足,具有崇高性,现代文明则将异化的物作为对象,造成人物颠倒,具有鄙俗性。这是因为,在异化过程中造成切既定的片面目的的废弃,则表现为为了种纯粹外在的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目的本身„‟。亚里士多德从苏格拉底的绝对自由观中走出去,对绝对自由的民主制度进行了反思,主张用法治手段来保护民众的权利与自由。与此同时,伊壁鸠鲁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出发得出了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结论,成为了精神绝对自由的主张者„‟......”

3、“.....芝诺爱比克泰德奥略留塞内卡等人則主张逆来顺受,顺应命运的安排,而不去管统治者的暴虐。斯多葛学派消极自由观中存在着平等的理念,后来被基督教所继承。马克思通过对以上这些学派的自由观进行辨别,看到了人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类活动的实践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然而,现实的政治社会关系告诉我们,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绝大多数人的劳动实践不是处于自由自在的状态,而是处于统治者的奴役状态。在观念与实践的辩证统关系中,政治不是世俗化的,政治时常利用宗教或者宗教化的意识形态对人民进行统治,世俗化的政治本身也不是世俗化的,常常带着虚假的理论奴役人民。于是,马克思从批判历史与现存的政治社会关系入手开始思考人的本质问题,将人的本质特征与自由的观念关联起来。首先,人具有主体性,自由的真正主体应当是人本身。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跟动物的本质有根本性不同,对于动物无所谓自由......”

4、“.....即文明史上所认为的那样动物只受盲目之因果必然性统治。因此,般的动物没有自由意志,自由的概念只有对于人才有意义。人是客观世界中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自由真正的享有主体。真正自由是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身以及其所产生的人的自我意识所表现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自由的政治社会实践活动内含人的客观性和实践性,自由意识的真实情况就是关于人的自我意识。自由不是抽象的逻格斯,而是在活生生的文明历史实践活动中的自我创造和自我生成。自由是人的实践活动,来源于自我意识,认识与实践是高度统的。其次,劳动实践是取得自由的源泉。马克思曾经指出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

5、“.....我们不谈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我们从马克思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劳动过程是人自身引起的个过程,这個过程由人的活动本身提供牵引力,牵引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同时人自身的活动也调整并控制着这活动过程。换句话说,人种意义上是自然力自然物质互相矛盾存在的结果,人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就会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运动起来。再次,主客体统是自由的种内在性需要。简单劳动过程要素是指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这里,关于劳动的过程理论蕴含了如下道理劳动过程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是相互统的,认识这过程需要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与简单劳动过程理论进行关联,同时也需要把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历史进程中劳动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在欧洲文明史上,哲学家面对来自社会的外在强制,主要通过两种路径对自由进行探讨种是消极自由路径,即摆脱物限制的自由......”

6、“.....无拘无束,霍布斯斯密是这路径的代表。另种是自我实现的自由,主张自我决定,自己为自己立法以获得自由,贝克莱康德是这路径的代表。马克思没有沿着他们的路径继续探索,而是在观察现实和分析德国乃至欧洲国家的历史中开启了自己特有的路径。这路径就是从历史是谁创造的这疑问开始,进而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类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社会。如何看待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切入点呢马克思在研究德国历史时发现,大多数思想家将统治者或英雄人物当作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精神动力也就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批判历史上这些思想家的观点,批判德国统治者的虚假理论。马克思在观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时,得出了工人阶级是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创造者这结论。于是,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人民群众的观点,并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

7、“.....马克思发现了历史具有的实践性,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在现实的活生生的生活中进行着劳动实践。人类的本质就是劳动实践,人的实践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准确地说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这种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的活动就是自由自在的活动。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人类不仅需要与以宗教为精神慰藉的那个世界作斗争,人类还需要从那个被牧师带领走向自由的社会中解放出来,从而具有自由的思想自我的意识和自觉的行动。自由不是像青年黑格尔派所宣称的那样受精神观念思想的束缚。自由是具体的自由,不是唯心主义所谈的那种抽象的自由。精神条件的自由和物质条件的自由总是相互联系的,离开了物质生产实践谈自由不是历史的真实现象。正如马克思所说为了现实的自由,它除了要求有理想主义的意志以外,还要求有很具体的很物质的条件......”

8、“.....形成了自由的反面强制与压迫。劳动者即使在主观上获得了自由,也不可能在客观上真正获得自由。另外,自由不仅仅是个人的自由,自由需要从整体性的思维进行认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被看作是整体联系的关系,个人自由同样与社会自由也是整体性的关系,社会自由与个人自由则是辩证统的关系。马克思在自由观的逻辑推理过程中,并没有将中华文明和自由观结合起来进行论述,但从其对自由理念的客观揭示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对人本质的分析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他对人性的分析。我国自先秦开始,就有许多思想家对人性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对人性的关注总体上说明了中华文明对世俗化现实的人的政治社会生活的关注。先秦思想家的多数,是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中提出人性问题„‟。先秦诸子对人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注与马克思对人本质的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论述如出辙。可见......”

9、“.....不过,西方文明尽管在政治理念上比中华文明落后两千多年,尽管中华文明史上的思想家与马克思样从政治社会中的现实的人的视角去分析人进而建构政治的上层建筑,但在随后两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国政治哲学并没有完全摆脱神性。中国传统政治构筑的天天子民意循环系统直沿用到近代,而马克思则抛弃了神性的天和宗教化的意识形态,将政治系统简化为统治者人民。如此来,世俗化的政治社会中仅存在着两种情景种是统治者与人民相统,统治者本身是人民,统治本身是人民的统治,政权本身是人民的政权,人民享有自由另种情景是,人民因统治者宗教化的意识形态而被禁锢,统治者与人民完全对立,人民受到奴役,人民没有自由。可见,马克思对自由理念的科学揭示帮助中华文明在政治上解决了民本主义的责任之难„‟,从而不仅为批判资本主义文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16
文明比较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探析(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5)
15 页 / 共 16
预览结束,还剩 1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