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表信息披露不充分我国对企业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相对简单,在财务报表中,与养老金相关的会计科目只有应付职工薪酬个。近几年,在信息披露相关规定中,要求在附注中将与该科目有关的信息予以说明,但从目前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关于养老金的披露主要集中在附注中,且仅是简单介绍了所遵循的政策,列式了计量的金额及变化,具体测算方法变化原因等均未列明。由于我国会计准则的不健全,对养老金信息方面披露不完善,将会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准确了解企业退休金的使用和发放情况,使有关部门的监管流于形式。另外,对于确定受益计划下的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若得到推广,则相关披露也将导致系列问题。实施后,在正常情况下,很多公司都会承诺为退休员工提供高福利,可在实践中,公司不定会预留定额度的资金,以确保该承诺可以兑现......”。
2、“.....实际预留款往往低于公司承诺的预留款,这样在公司实际投资等取得回报不理想时,公司便可把差额部分用来弥补回报的不足,进而会误导股票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绩效的认识。企业养老金会计体系变革探析论文原稿。设定受益计划是指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时次或分期支付定金额的养老金,只要职工退休时企业有能力履行支付义务,企业是否按时提取养老金以及提取多少都由企业自行决定。在此种处理方法下,企业不仅要负责对在职职工进行养老金的提存,还要负责对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的发放,这种方法比较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利益,但对企业而言,会计处理却相对复杂。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
3、“.....准则中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步骤等做了详细规定。但在实务中,根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文件的规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即收益水平与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各期的缴费水平不直接挂钩,企业承担的义务仅限于按照规定标准提存的金额,属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称的设定提存计划。也就是说,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设定收益计划的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被虚臵,实务中基本不存在。摘要现行养老金会计体系已不能适应当前企业进行养老金会计核算的需要,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也已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对养老金信息的需求。本文在回顾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养老金会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现行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4、“.....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个循序渐进的变革过程。受我国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人口的年龄分布严重失衡,近年来老龄化加剧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加之十多年经济高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有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障碍。如何进步完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压力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仅对完善我国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养老金会计体系的问题进行讨论。设定受益计划是指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时次或分期支付定金额的养老金,只要职工退休时企业有能力履行支付义务,企业是否按时提取养老金以及提取多少都由企业自行决定。在此种处理方法下,企业不仅要负责对在职职工进行养老金的提存......”。
5、“.....这种方法比较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利益,但对企业而言,会计处理却相对复杂。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准则中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步骤等做了详细规定。但在实务中,根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文件的规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即收益水平与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各期的缴费水平不直接挂钩,企业承担的义务仅限于按照规定标准提存的金额,属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称的设定提存计划。也就是说,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设定收益计划的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被虚臵,实务中基本不存在。企业养老金会计体系变革探析论文原稿......”。
6、“.....在财务报表中,与养老金相关的会计科目只有应付职工薪酬个。近几年,在信息披露相关规定中,要求在附注中将与该科目有关的信息予以说明,但从目前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关于养老金的披露主要集中在附注中,且仅是简单介绍了所遵循的政策,列式了计量的金额及变化,具体测算方法变化原因等均未列明。由于我国会计准则的不健全,对养老金信息方面披露不完善,将会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准确了解企业退休金的使用和发放情况,使有关部门的监管流于形式。另外,对于确定受益计划下的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若得到推广,则相关披露也将导致系列问题。实施后,在正常情况下,很多公司都会承诺为退休员工提供高福利,可在实践中,公司不定会预留定额度的资金,以确保该承诺可以兑现。这样的会计准则其实相当于为企业粉饰报表提供了庇护......”。
7、“.....这样在公司实际投资等取得回报不理想时,公司便可把差额部分用来弥补回报的不足,进而会误导股票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绩效的认识。年把个人账户占工资比重从下调到,这部分钱全部由个人缴纳,而的单位缴纳部分全部拿去统筹。此时,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模式基本形成。建立个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需要有来自税收政策金融组织监管体系和企业雇佣系统等多方面的力量进行全面配合。在养老保险体系中,会计核算体系涉及到个人企业的切身利益,在会计国际趋同的背景下,养老金会计作为会计体系的部分,必须考虑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对现行养老金会计进行重构。共同承担模式上世纪年代初,大部分国有企业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等其他企业组织形式不断涌现,养老金制度矛盾开始初现。年上海试行由保险公司统筹集体企业职工养老年金......”。
8、“.....职工退休后从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这个做法很快扩大至全国的集体企业。企业和职工按其工资总额的水平,共同缴纳退休养老基金,其中个人缴费比例不超过。职工退休后按月发放养老费,多缴多得,不足时国家给予适当补助。至此,在新中国历史上,个人首次成了养老保险的缴费者之,养老制度开始朝由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承担的方向前进。社会统筹模式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个人按其工资的缴费比例,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工资的调整再逐步提高。随后,年,中共十届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在社会统筹的基础上引入个人账户的做法。现在实行的养老保险模式就是从这里开始,即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年,国务院统各地缴费标准,个人缴费比例提升到了......”。
9、“.....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号职工薪酬进行了修订。根据该准则,职工薪酬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其中,短期薪酬具体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以及其他短期薪酬等。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可见,养老金并未单独提出,其核算与披露均是在综合性的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下进行的。共同承担模式上世纪年代初,大部分国有企业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等其他企业组织形式不断涌现,养老金制度矛盾开始初现......”。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