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

格式:word 上传:2023-05-07 03:45:00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修改意见稿

1、“.....众多研究者提出了程颐周行己朱熹说,并各有辨析和论证。此后较少有文章正式探究这问题。仅有年唐纪宇发表今本程集所收易序考文直接相关。唐文引入礼记集说来考察浮沚集文本的可信程度,作者指出,浮沚集中的礼记讲义序和浮沚集经解中若干涉及礼的论述,与礼记集说中所收的署名周行己的若干文字大体相同,因此‚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浮祉集虽不是宋时的传本,而是从永乐大典所载搜罗排比而得,但其可信度依然是非常高的,其中的文字也确为周行己所作。者是承前省略,故误属之程颐而补。第,从思想方面论证易序与程颐思想不合。这里庞先生不仅指出易序与程颐成熟时期的思想明显不合即程不言无极,更在全文末尾特别从时间上证明易序也不可能是程颐早年受周敦颐影响时所作。因为易序中同时反映出周敦颐和张载的些观点,但当程与张载相交之时,程已经确立了反对佛道之说的思想立场......”

2、“.....庞先生的论证兼顾正反两面,涵盖文献与思想两个维度,是较为周全的。此后又有研究者主张易序作者为朱熹。年束景南先生在朱熹佚文补辑续中将此序收为朱熹佚文,并有简要的说明,‚观此序所云,同朱熹思想相合,绝非程颐之说,如无极即太极,此乃朱熹独家之解说,程颐向无此说。仅此即足可断此序为朱熹作而非程颐作‛。束先生是纯从思想方面作的考察,并且文章发表时浮沚集已被发见多年,而束文未曾提及。此后主张朱熹为此文作者的还有程林。年程林发表易序作者略考文,文章注意到‚易序也见于程门弟子的十卷本程传系统。明万历十年徐必达校刻程全书中首次收入程传,编次为卷,成为继十卷本之后广为流传的卷本。正如杨守敬所言‚程传文献通考及宋志均作十卷,程遗书则并为卷余谓遗书之卷为明人所并,端临之十卷盖据当时坊刻程朱传义合刊云然,而宋志因之。‛这是程传的再度单行。本义的再度单行则较晚。永乐中周易传义大全颁定后......”

3、“.....卷数亦从大全为十卷。随后又再度删减,成化年间任奉化县学教谕的成矩从传义中削去程传,单刻周易本义以行,成为明清最常见的卷本本义系统。顾炎武日知录云‚后来士子厌程传之多,弃去不读,专用本义而大全之本乃朝廷所颁,不敢辄改,遂即监版传义之本刊去程传,而以程之次序为朱之次序相传且百年矣。‛这是本义的再度单行。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年庞万里先生出版了程哲学体系,在附录部分有易序考辨文,考证今本程传前和程集中的易序的作者是‚位程门后学人物‛,而‚周行己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上的依据是举出了序文与朱熹思想相合的条材料,但即便相合也只能证明有可能性,而结论处作者就将可能性等同于必然性,认为‚朱熹应是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至此,关于易序作者的问题,众多研究者提出了程颐周行己朱熹说,并各有辨析和论证......”

4、“.....仅有年唐纪宇发表今本程集所收易序考文直接相关。唐文引入礼记集说来考察浮沚集文本的可信程度,作者指出,浮沚集中的礼记讲义序和浮沚集经解中若干涉及礼的论述,与礼记集说中所收的署名周行己的若干文字大体相同,因此‚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浮祉集虽不是宋时的传本,而是从永乐大典所载搜罗排比而得,但其可信度依然是非常高的,其中的文字也确为周行己所作。因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既然浮祉集是可靠的,那么从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以易序礼序为周行己所作更为可信‛。文章补证了浮沚集文本可信度这环节,对完善周行己为序文作者的观点很有帮助。在第阶段,程传本义各自别行。程传原为卷,本义原为十张载的些观点,但当程与张载相交之时,程已经确立了反对佛道之说的思想立场,故在程颐的文章中是不可能同时显现出周敦颐和张载的观点的。庞先生的论证兼顾正反两面,涵盖文献与思想两个维度,是较为周全的......”

5、“.....年束景南先生在朱熹佚文补辑续中将此序收为朱熹佚文,并有简要的说明,‚观此序所云,同朱熹思想相合,绝非程颐之说,如无极即太极,此乃朱熹独家之解说,程颐向无此说。仅此即足可断此序为朱熹作而非程颐作‛。束先生是纯从思想方面作的考察,并且文章发表时浮沚集已被发见多年,而束文未曾提及。此后主张朱熹为此文作者的还有程林。年程林发表易序作者略考文,文章注意到‚易序也见于程门弟子周行己的浮沚集中‛,但对浮沚集作者表现出不信任的态度。随后在回顾了朱伯崑庞万里先生的说法之后,作者认为‚先生持论虽各有所据,仍不能完全说服对方,但对第人朱熹,朱庞先生均有所疏略先生之立论还不能说是绝对成立的这不能不令我们思考朱熹作为用阐发的不知凡几,通俗书籍中更可谓触目皆是。同时,中华书局整理本程集中华书局易学典籍选刊中的周易程氏传和同系列中的周易本义作为程朱著作整理本的权威代表......”

6、“.....并且没有考辨说明,甚至周行己集的整理者亦将此序认为是程颐所作,这些都很有继续助长误会的可能。在白先生著文考辨的余年之后,此文‚身兼祧‛的现象仍在通行本中广为流传。造成这种情况方面是由于诸家考辨成果传播不广,另方面也是由于诸家对通行本程传和本义有所忽视,这又显示出白先生的眼光和思路在此问题上的重要价值。年庞万里先生出版了程哲学体系,在附录部分有易序考辨文,考证今本程传前和程集中的易序的作者是‚位程门后学人物‛,而‚周行己是正好情况全符合的人‛。该文考辨分个方面。第是从思想上论易序与周行己思想相近。庞先生认为周行己明显受到张载吕大临的影响,也间接受到周敦颐的影响,浮沚集中经解和易讲义序的基本观点相符。第,从文献来源及编排上看,谭补易序来自性理群书,而后来研究的不足之处上节梳理了各家的观点,既为了看清各家论证的思路,也为了说明其不足之处。总的来看......”

7、“.....第阶段加入了关于周行己的论证。除了新材料的发现外,在该序与程颐易学思想的关系及其进入程著作的时间等问题上也都有重要推进。如葛瑞汉陈来等先生均指出元至治年谭善心校刻程文集时才把它作为遗文收入文集,其来源是据南宋熊节所编的性理群书而补入,但性理群书中此序下并未注明为伊川所作,对此庞万里先生认为谭善心可能是以为性理群书中未署名的两篇序其作者是承前省略,故误属之程颐而补。但相比于白先生的考辨,后来诸家在取得推进的同时,也有个明显的不足,即都忽略了此序和朱熹本义的关系。陈来刘仲宇等先生讨论的对象是程集中的此序,未涉及程传,朱伯崑先生讨论的对象是程传前的此序,葛瑞汉和庞万里先生同时关注到程集和程传,但亦只论其何时进入程集,未论其何以出现在程传中,对于其臵于本义卷首的原因更无人涉及。实际上,怀疑易在第阶段,较早关注此问题的是蔡咏春先生......”

8、“.....论文题目是程伊川哲学遗著考订选辑译注,其中即指出‚在易序所用辞句,似与所有程颐论著不相类。若谓易序作于程颐,极可怀疑‛。随后,英国汉学家葛瑞汉,于年出版了中国的两位哲学家程兄弟的新儒学书,葛氏在梳理程著作时也对此序表示怀疑,他说‚那两篇佚名序不像是伊川的文章。现在存世的最早版本,覆元至正原注公元本易程传有伊川署名的易传序,却没有那两篇佚名序‛,‚佚名序则由谭善心于公元年收入文集遗文中‛。其次他指出,程子朱子都没有提过这篇序,并且‚序中使用太极无极术语本身,正是伊川绝非其作者的力证‛。葛氏不仅从思想上对易序加以分析,还指出了该序进入程集的时间。年美籍学者陈荣捷先生在蔡氏与葛氏的基础上进步指出易序存在的矛盾‚易序之首句与易传序之首句几有惊人之雷同,程颐究何故而两序重复易经并非程颐所编纂或刊行,抑何故为易经作序‛,因而认为此序与程颐无关......”

9、“.....例如对周行己的哲学思想,朱伯崑先生和庞万里先生都认同浮沚集经解篇显示出他受到张载和吕大临的影响,但是随后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庞先生说‚周行己受到张载和吕大临的思想影响,并且与易序易讲义序中的基本观点相符。‛而朱先生却说‚周行己的易学属于关学系统,关学并不赞成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说‛,而易序‚以无极解释太极,是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解说,同经解中的太极观,并不致‛。位先生对中国哲学史都有极精深的研究,对此理解却大相径庭。又如程林文章举出条材料证明易序与朱熹思想相合,欲以此说明其作者为朱熹,这也是不甚严密的。首先在逻辑上,他将可能性等同于必然性了其次,易序作为总论周易的文章,许多话皆从经传敷衍而来,白寿彝先生谓‚采拾成语,缀连而成,对于易恭维顿完事‛,正点出了总论式文章的特点,而另边朱子论易的言论从宏观到微观在所多有,与此序偶有相合是不足为怪的第......”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14
《易序》作者问题的回顾与探究(文化学论文).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14
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 内容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