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见,即使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预算本身也难以说是真正有计划的。而西方的政府预算在预算年度开始之前就必须制订完毕,否则政府是无权开展财政运作的,因而西方的财政活动本身具有很强迫计划性,收支都是由计划预先安排的。为此,必须将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时间大大提前,大致在上年年初就开始着手本年度各级政府预算草案的编制和立法审议工作。只有这样,各级人大会才能有充分的时间对政府提出的预算草案进行讨论修改和审批,从而形成较为成熟的各级政府预算。强化政府预算的法律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政府预算却是其最为薄弱的领域之。至今为止,知道人大会通过的各级政府预算具有法律性的人不多,愿意遵守的人就更少。在政府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随着增加减少财政收支,乱批条子,乱开口子的现象比比皆是。在种种混乱状态中,混水摸鱼者有之,稀里糊涂过日子者有之。这对处于严重困难之中的我国财政来说......”。
2、“.....为此,应严肃政府预算的法律性,坚决杜绝没有相应法律授权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发生。美国联邦政府曾由于国会没能通过相应的预算而多次部分关门,尽管这不是个值得提倡的现象,但其中所表现出的法律尊严和守法精神,则是值得我国在改革政府预算制度和进步加强法制建设时借鉴的。强化政府预算的归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活动日益陷于严重的混乱和无序状态之中,诸如直为人们所关注的各种费用和基金的违规收取和滥用,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的过度膨胀等问题越演越烈。在大量的政府收支游离于政府预算之外的同时,预算内收入占比重却下降到离奇的水准。该收的收不上来,不该支出的压不下来,其结果是连年的巨额财政赤字,国债年发行额和累积余额都急速膨胀。表面上这是中央政府难以有效约束与监督地方政府部门和机构的财政行为的结果,但根本上则是企业和社会,是资本和市场无力约束与抵制政府不良财政行为的结果。为此......”。
3、“.....所有的政府收入和支出都必须纳入了各级政府预算,以确保资本不管是国有的还是私人的和个人可依法抵制各政府部门与机构的非法收费征税行为。为社会公众监督政府及其财政活动,规范财政分配秩序,克服严重的税收流失现象,确保预算内收入占比重有个显著跃升等,创造个基本条件和手段。强化政府预算的公开性我国的政府预算从来就缺少公开性切办法,财政困难仍然有增无减,其关键原因就在于我国的财政和预算行为没有纳入法制的轨道。因此,要真正解决我国的财政问题,唯的办法只有强化政府预算的法治性,即方面通过预算计划严格审核控制各级财政的各项支出,另方面则通过政府预算的法律性公开性归性和政治程序性,确保社会公众经由人大会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根本决定约束和监督,以求得我国财政状况的全面改善和好转。舍此别无它途。可以说,我国政府预算的法治性真正形成之日,也将是我国财政真正从极度困难状态中脱身之时。否则的话......”。
4、“.....都只能治标不治本,都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财政目前的被动局面的。注释政府预算和国家预算两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用的,但严格地说又存在些词义和内容上的差异,但由于这些分歧并不影响和妨碍本文的分析与结论,故存而不论。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下,北京,人民出版社页。编写组社会主义财政学修订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页。参见周伯棣先生编著的中国财政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在该书以会计制度或预算会计制度或预算与收支系统等为标题的有关章节中,提到了预算制度预算编制与预算相关的决算等概念。而在第至页中,更是明确指出预算制度唐初,预算为年造。此项预算,是自上而下,逐级包括,最后形成政府预算。麦履康韩璧主编政府预算修订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页。因为封建社会是人治的社会,其财政也只能是人治性而不是法治性的家计财政。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中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页......”。
5、“.....北京,人民出版社,。哈维罗森财政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麦履康韩璧主编政府预算修订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下,北京,人民出版社,。周伯棣中国财政史,上海,上海人民出和透明度。几十年来我国通过报刊公布的政府预算,从来都只有几个收支大类的数据。每个数据少则数十亿元,多则上百亿元上千亿元,其中具体的内容,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和非专业的人大代表,就是财政预算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弄清楚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公开性。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体制改革使地方部门和机构获得了愈益增多的财政财力,为了维护自身的集团利益,往往有意采用种种方法和手段隐瞒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这就极大地增加了我国政府预算的模糊度。而极端者甚至将预算数据列为最高机密,真实数据只有那么几个人知道。混水更好摸鱼......”。
6、“.....是直接与这种缺乏公开性和模糊状态相关的。尽管不断进行反腐倡廉,但实际状况并无根本改观。而从西方的政府预算来看,则是将几乎所有的预算收支逐笔逐项都以预算文件的形式向全社会公布的。公之于众的政府预算在众目睽睽之下,是不能不大大减少其营私舞弊现象的,因而西方财政活动中浪费腐败失误低效等程度远低于我国,就毫不奇怪了。可见,西方政府预算的公开性内容是应当为我借鉴的,这样才能借助社会公众和法律的监督去克服这些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并使我国的财政支出有个较大的压缩,从根本上克服我国财政现存的痼疾。强化政府预算的政治程序性几十年来,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尽管也具有西方式的整套运作程序,但具体运作仍然是很不规范的。每年我国的各级人大会大体上只是在短短的几周时间内,就匆匆完成了从预算草案的提交审议到批准的全过程,其中极少有关于人大代表对预算草案的质询修改和否决的报导见诸报端......”。
7、“.....完成之后的决算审批等过程中,主观人为的因素都太强,没有遵循法定预算程序而乱收乱用的现象屡屡发生,社会公众和人大会都难以通过预算程序有效规范约束和监督财政活动。为此,应当承认政府收入的是社会大众的钱,并不是少数乃至个别人的钱,政府无权超越社会公众经由人大会履行的财政权限,无权随心所欲地进行财政收支活动,而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政府预算程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全体人民的当家作主权力,才能确保我国政府及其财政活动不损害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点,在资本主义西方尚且能够较好地做到,在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我国为什么反而做不到呢年的改革历程,也是我国财政陷入愈益困难的境地难以自拔的历程。在此期间,尽管人们使尽了浑身解数,用尽成单的大企业,以财政为中心形成单的大企业财务,财政直接集中了整个社会几乎所有的纯收入,从而对全社会的资源进行了直接的计划配置......”。
8、“.....决定了当时的政府预算具有经济性内容。市场经济下,资本和市场不允许政府利用政府预算的计划形式去直接干预和决定它们正常的市场活动。此时企业和个人是独立的市场运营主体,政府财政活动不可能深入到企业财务内部,也不可能直接替代企业开展具体的资本运营。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下政府和财政不能以计划手段取代市场手段去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因此,西方的政府预算不是国家从事生产建设活动的计划手段,从而不具有经济性。相反,市场经济决定了政府预算的法治性。众所周知,在西方,政府预算是新兴资产阶级褫夺封建君主专制权力的关键手段之,它剥夺了封建君主的基本财政权,通过资产阶级议会所确定的预算计划约束和规定着封建君主的财政活动。此时在政府预算制度约束下的财政与以往财政的本质区别,是它具有以法律形式确定的社会公众与国家以及国家政权内部的财政分权与制衡内容。计划本身不是市场的行为,仅有计划性......”。
9、“.....甚至是完全否定市场的。所以,法治性才是政府预算这新财政范畴的本质性内容,即它具有资本和市场通过议会约束和限制政府政治权力的实质。正是依靠政府预算这形式,西方国家完成了从自然经济的家计财政向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的转化。在市场经济下,社会主要经济活动由无数独立的私人资本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展开,政府活动必须符合私人资本的要求并反映其愿望。为此,社会必须找到整套方法,并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度和制约机制,去直接保证作为私人资本总代表的政府不损害市场的有效运行,不侵犯私人资本的根本利益。这只有依靠法律手段才能做到。政府预算这制度,正是依靠其法治性,先是对封建君主,以后是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财政权进行了根本的限制与监督,成为资本和市场根本约束政府行为的关键性手段。这样,只要有资本和市场的存在,就必然要求着具有法治形式和内容的政府预算。可见,西方政府预算的法治性内容,是由市场经济所根本决定的......”。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