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旦事故发生,能自我保护,并及时报警。(117)了解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知道清洁生产标准和相关措施,具有监督污染环境、安全生产、运输等的社会责任。2掌握常见事故的救援知识和急救方法。(118)了解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掌握常见消防工具的使用和在火灾中逃生自救的一般方法。(119)了解溺水、异物堵塞气管等紧急事件的基本急救方法。(120)选择环保建筑材料和装饰步掌握触电的防范和急救的基本技能。(100)安全使用燃气器具,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方法。(101)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如电磁炉、微波炉、热水器、洗衣机、电风扇、空调、冰箱、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照相机等。2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方法。(102)能分辨和选择食用常见农产品。(103)知道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规律与相关知识。(104)知道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
2、“.....(106)了解农药残留的相关知识,知道去除水果、蔬菜残留农药的方法。2具备基本劳动技能,能正确点及相关预防、急救措施。(83)了解常见职业病的基本知识,能采取基本的预防措施。(84)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基本特征,知道预防、调适的基本方法。(85)知道遵医嘱或按药品说明书服药,了解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常识。(86)知道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知道对自身有过敏性的药物。(87)了解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疗手段,与西医相比各有优势。(88)知道常见毒品的种类和危害,远离毒品。1掌握饮食、营养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89)选择有益于健康的食物,做到合理营养、均衡膳食。(90)掌握饮用水、食品卫生与安全知识,有一定的鉴别日常食品卫生质量的能力。(91)的基本单位。(69)知道生物可分为动物、植物与微生物,识别常见的动物和植物。(70)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是由早期物种进化而来,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71)知道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3、“.....(72)了解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DNA、基因和染色体。(73)了解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抵制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74)知道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1了解人体生理知识。(75)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现象,知道心、肝、肺、胃、肾等主要器官的位置和生理功能。(76)知道人体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知道)能说出一些重要的酸、碱和盐的性质,能说明酸、碱和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并能用它们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简单现象。1掌握基本的天文知识。(59)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是银河系内的一颗恒星,宇宙由大量星系构成的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60)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为一日,形成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形成四季更迭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伴有月圆月缺。(61)能够识别北斗七星,了解日食月食、彗星流星等天文现象。1掌握基本的地球科学和地理知识......”。
4、“.....地球的运动和地球内部的各向异性产生各种力,造成自然灾害。(63)知道地球表层是地、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46)区分物质主要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并能用它们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知道常见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的条件。(47)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知道大气压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48)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能用它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49)知道太阳光由七种不同的单色光组成,认识太阳光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50)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知识,了解成像原理。(5少排放节约使用各种材料,少用一次性用品了解建筑节能的基本措施和方法。崇尚科学,具有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能力。(32)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是检验科学真伪的重要手段......”。
5、“.....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对尚不能用科学理论解释的自然现象不迷信、不盲从。(34)知道信息可能受发布者的背景和意图影响,具有初步辨识信息真伪的能力,不轻信未经核实的信息。掌握获取知识或信息的科学方法。(35)关注与生活和工作相关知识和信息,具有通过图书、报刊和网络等途径检索、收集所需知识和信息的能力。(36)知道原始信息与二手信息的区别,知道通过调查、访谈和查阅原始文献等方式可以步和社会的发展。(20)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农医天算以及近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贡献。(21)知道技术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而且常常超过了设计的初衷,既能造福人类,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22)知道技术的价值对于不同的人群或者在不同的时间,都可能是不同的。(23)对于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决策能进行客观公正地分析,并理性表达意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24)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5)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地球上,不仅全球的生态环境相互依存......”。
6、“.....(26)知道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土地荒漠化、大气臭氧层损耗具备各部分之和所不具备的功能。(8)知道可能有多种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知道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会引发其他的问题。(9)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10)具备求真、质疑、实证的科学精神,知道科学技术研究应具备好奇心、善于观察、诚实的基本要素。(11)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12)对拟成为实验对象的人,要充分告知本人或其利益相关者实验可能存在的风险。具有创新意识,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13)知道创新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具有求新意识,崇尚用新知识、新132个基准点,基本涵盖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学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具备的能力,每条基准下列出了相应的基准点,对基准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7、“.....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对尚不能用科学理论解释的自然现象不迷信、不盲从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科学和技术具有重要作用等。以下为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知道世界是可被认知的,能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全文---------------------------------------------------------------------------------------------------------------------------------分享人姚娅林科技部网站4月21日发布《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通知称,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落实科普工作任务,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科技部、财政部、中央宣传部牵头......”。
8、“.....建立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中识,知道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全文](全文完)材料,减少和避免苯、甲醛、放射性物质等对人体的危害。(121)了解有害气体泄漏的应对措施和急救方法。(122)了解犬、猫、蛇等动物咬伤的基本急救方法。2掌握自然灾害的防御和应急避险的基本方法。(123)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知道本地区常见自然灾害。(124)了解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台风、雷电、沙尘暴、海啸等主要自然灾害的特征及应急避险方法。(125)能够应对主要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2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126)知道大气和海洋等水体容纳废物和环境自净的能力有限,知道人类污染物排放速度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速度。(127)知道大气污染的类型用相关工具与设备。(107)在本职工作中遵循行业中关于生产或服务的技术标准或规范。(108)能正确操作或使用本职工作有关的工具或设备......”。
9、“.....知道保养可以使生产工具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延长使用年限,能根据用户手册规定的程序,对生产工具进行诸如清洗、加油、调节等保养。(110)能使用常用工具来诊断生产中出现的简单故障,并能及时维修。(111)能尝试通过工作方法和流程的优化与改进来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劳动效率。2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遵守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12)生产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树立安全生产意识,自学履行岗位职责。(113)在劳动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和操作知道食物中毒的特点和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92)知道吸烟、过量饮酒对健康的危害。(93)知道适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94)知道保护眼睛、爱护牙齿等的重要性,养成爱牙护眼的好习惯。(95)知道作息不规律等对健康的危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1掌握安全出行基本知识,能正确使用交通工具。(96)了解基本交通规则和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以及交通事故的救援方法。(97)能正确使用自行车等日常家用交通工具,定期对交通工具进行维修和保养......”。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