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编译连接调试。转换程序的调试显示程序的调试综合调试在完成了硬件和软件调试工作以后,便可进行系统的综合调试。综合调试般采用全速断点调试运行方式,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排除系统中遗留的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精度。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故障出现情况数码管显示数值不稳定数码管显示数值为零解决方案针对上述故障对应的解决方案在主程序调用显示程序之前加了个循环,实现循环调用显示程序,便实现了数值的稳定显示。开始显示数值始终为零,然后将程序中改成,编译下载后可以稳定的显示,说明显示部分的硬件电路和程序没有问题。再测的输入电压,测出个负值,由于此处的的为,为,所以的输入电压须为正值。然后调节应变电桥电阻的位置,便实现了的输入电压为正值,数码管便可正常显示。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测试电路板,增加砝码,记录输出电压信号,利用虚拟仪器采集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至电脑中,并分析数据。测试结果分析如图所示。图测试结果分析由图可分析知,灵敏度为,非线性误差为,参照设计指标考虑分辨率为,要求灵敏度不低于。系统线性度和灵敏度最小二乘法,要求非线性误差小于。本设计完全符合设计指标。总结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资料查阅和调试电路板,结合自己所学,认真解决每个功能模块中遇到的问题。在设计各个功能模块之前,我用绘图软件进行了各个模块的绘制,并最终绘制成个总的电路原理图。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电路中还有些功能不够完善,有写参数不够精确,而且抗干扰能力也不够好。总之,在这次课程实际中,我学会了怎样把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应用到实处。看到自己设计的功能电路能在仿真软件中运行调试好的电路正确运行,我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另外,通过具体的操作,我掌握了各个功能模块的接口设计方法,无论是在设计思想还是在动手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参考文献余成波等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沙占友等新型专用数字仪表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周航慈等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张立科系列单片机程序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张金铎传感器用其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沈红卫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子工业出版社,吴金戌单片机实践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附录附录软件程序可简称为相邻相反,相对相同。此时因此,必须采用转换电路,把应变片计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通常采用惠斯登电桥电路实现这种转换。若将电桥四臂接入四片应变片,如图所示,即两个受拉应变,两个受压应变,将两个应变符号相同的接入相到单向应力时,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其单向应力引起的试件表面轴向应变ε之比。电阻应变片计把机械应变转换成后,应变电阻变化般都很微小,这样小的电阻变化既难以直接精确测量,又不便直接处理。栅,使其产生电阻相对变化。在定应变范围内与ε的关系满足下式式中,ε为应变片的轴向应变。定义ε为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它表示安装在被测试件上的应变在其轴向受面,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当具有初始电阻值的应变片粘贴于试件表面时,试件受力引起的表面应变,将传递给应变片的敏感在弹性元件上时,弹性元件的变形引起应变敏感元件的阻值变化,通过转换电路转换成电量输出,电量变化的大小反映了被测物理量的大小。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系统框图如图所示。图电子秤系统框图各模块基本原理采用应变片称重的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应变敏感元件构成。当被测物理量作用在。系统框图如图所示。图电子秤系统框图各模块基本原理采用应变片称重的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应变敏感元件构成。当被测物理量作用在弹性元件上时,弹性元件的这是由于电子衡器不仅能给出质量或重量值的信号,而且也能作为总系统中的个单元承担着控制与检验功能,从而推动工业生产和贸易交往的自动化和合理化。近年来,电子衡器已愈来愈多地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之中。现代称重技术和数据系统已经成为工艺技术,储运技术,预包装技术,收货业务及商业销售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的衡器在世纪年代以前还全是机械式的,年代开始发展了机电结合式的衡器。年代开始出现了称重传感器为主的电子衡器。由于称重传感器各项性能不断有新的突破。为电子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外如美国,西欧等些国家在世纪年代就出现了称重准确度的电子秤,并于年代中期约对的机械秤进行了机电结合式的电子化改造。到目前为止,电子秤的发展方兴未艾,并向着群控,程控和智能化猛进。第章任务和要求设计任务利用仿真软件,确定仪表放大器设计方案进行电路参数即增益计算,元件数值选定设计电路原理图在印制电路板焊接电路调试电路板,输出电压信号利用虚拟仪器采集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至电脑中,并分析数据。编写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要求掌握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掌握单臂半桥和全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电路仿真与参数确定。利用仿真软件,确定仪表放大器设计方案应用运放设计三运放仪表放大器,确定电路元器件具体参数制作电路板。仪表放大器增益可调,放大倍数为应变电桥和放大电路应具有调零功能。利用汇编或语言编写正确程序,调试电路板,采集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并显示。考虑分辨率为,要求灵敏度不低于。数据处理及分析。利用虚拟仪器采集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至电脑中,确定系统线性度和灵敏度最小二乘法,要求非线性误差小于。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完成设计任务的期限为个星期。第二章功能分析控制系统总体框架图利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已有的应变式称重台,将四片应变片采用全桥形式接入测量电路,经过运放组成的仪表放大器放大,再由串行模数转换芯片进行转换,转换结果送入单片机,通过同向门驱动四位数码管显示。仪表放大器的输出需经采集卡采集,经过虚拟仪器软件分析,得到较好的线性度和灵敏度后,再送入芯片进行转换。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第 1 页 / 共 28 页
第 2 页 / 共 28 页
第 3 页 / 共 28 页
第 4 页 / 共 28 页
第 5 页 / 共 28 页
第 6 页 / 共 28 页
第 7 页 / 共 28 页
第 8 页 / 共 28 页
第 9 页 / 共 28 页
第 10 页 / 共 28 页
第 11 页 / 共 28 页
第 12 页 / 共 28 页
第 13 页 / 共 28 页
第 14 页 / 共 28 页
第 15 页 / 共 28 页
预览结束,还剩
13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1、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