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长径比,转速的转子理论上应校核其动平衡,但由于本设计主轴的转速远小于,且同类产品工厂应用中发生振动的概率仅为,而做个动平衡机的资金至少要万,故实际上不做动平衡。图转子密封环撒料盘上板耐磨钢片拉杆中板下板.润滑系统设计在润滑工作中,根据各种设备的实际工况,合理选择和设计其润滑方法润滑系统和装置,对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润滑状况和工作性能以及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包括用以输送分配调节冷却和净化润滑剂以及其压力,流量和温度等参数和故障的指求报警和监控的整套装置。般而言,机械设备的润滑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保证均匀边续地对各润滑点供应定压力的润滑剂,油量充足,并可按需要调节。.工作可靠性高。采用有效的密封和过滤装置,保持润滑剂的清洁,防止外界环境中灰尘水分进入系统,并防止因泄漏而污染环境。.结构简单,尽可能标准化,便于维修及高速调整,便于检查及更换润滑剂,起始投资及维修费用低。......”。
3、“.....能及时发现润滑故障。.当润滑系统需要保证合适的润滑剂工作温度时,可加装冷却及预热装置以及热交换器。在设计润滑系统时必须考虑以三种润滑要素,即摩擦副的种类如轴承齿轮导轨等类支承元件和其运转条件如速度载荷温度以及油膜形成机理等润滑剂的类型如润滑油脂或固体气体润滑剂以及它们的性能润滑方法的种类和供油条件等。本次设计的润滑系统为油浴润滑,由两个端盖和轴套构成。当机器运行时通过进油管道进油,高压油通过出油管道进入液压缸形成个循环运行......”。
4、“.....保证轴承工作在润滑状态下。根据工厂运用实际取二十号机械油可以保证冬天不用换润滑油而不会冻结。上下轴承两侧都设计了测温装置,保证轴承工作温度不会过高而导致轴承的损坏。密封性能失效是导致轴承早期磨损的关键,因此,采用了密封性能比较可靠的密封结构来减少轴承的漏油。在密封圈的选取上,由于在长期高温粉尘较多的情况下工作,极易引起橡胶的延伸弹性和抗拉强度受到破坏,耐温性能较好的半粗羊毛毡圈是较理想的密封圈.在密封件结构的上......”。
5、“.....螺栓组联接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使各螺栓或联接接合面间受力均匀,便于加工和装配。具体设计时,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与整台机的结构协调致,且尽量设计成轴对称的简单几何形状。.螺栓的布置使各螺栓受力尽可能均等。对铰制孔螺栓联接,避免在平行于工作载荷方向成排布置八个以上的螺栓当螺栓联接承受弯矩或转矩时,螺栓尽量布置在靠近接合面的边缘,以减少螺栓的受力。......”。
6、“.....以便保证联接的紧密性和必要的扳手空间。对于般联接,螺栓间距。.分布在同圆周上的螺栓数目取成等偶数,以便分度和划线。同螺栓组中螺栓的性能等级直径和长度均应相等。.为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螺栓头螺母与被联接件的接触表面均应平整,螺纹孔轴线与被联接件各承压面应保持垂直。螺栓联接的强度校核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是以螺栓组中受力最大的螺栓为代表进行的。单个螺栓的常驻载形式般只有轴向受拉和横向受剪两类,其载荷性质不外乎静载荷和变载荷两种。......”。
7、“.....在静载荷作用下,其主要失效形式是螺栓杆和螺纹部分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在变载荷作用下,其主要失效形式是螺纹部位或尺寸过渡部位发生疲劳断裂。对于承受挤压和剪切作用的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主要失效形式是螺栓杆的剪断或螺栓杆与孔壁材料中强度较弱者的压溃。其设计准则是保证联接的挤压强度和螺栓的剪切强度。.强度校核以轴外套和壳体接合面处螺栓组为例如图所示。该螺栓组联接分别受横向载荷作用和翻转力矩的作用......”。
8、“.....结合面左部可能分离或滑离在的作用下,结合面右部可能被压溃最左边的受拉力的螺栓可能拉断或产生塑性变形.在的作用下轴套可能向右滑动.为了防止分离和滑离,应保证有足够的预紧力为避免压溃,要求将预紧力控制在定的范围内.计算作用下的单个螺栓所受的工作拉力计算作用下受力最大的螺栓所受到的最大拉力计算最大工作压力计算螺栓所受总拉力计算预紧力由底板不滑离条件可得查表可得则取计算是取确定螺栓的直径选螺栓的材料为,性能等级.级......”。
9、“.....符合要求校核结合面工作能力结合面不被压溃查表得故底板不会被压溃结合面左边不出现缝隙所以结合面处不会出现裂缝。图图螺栓受力示意图.结论通过此次对涡旋式选粉机的设计,包括对其转子部件的设计改进,提高分级力场,吸取选粉机的优点采用导风装置提高涡旋效果,提高了选粉效率。原来减速器的易损件多,维修更换价格高,现在换为皮带传动后,只需更换几百块钱的皮带就可以解决,价格低廉而且更换方便。易损件如撒料盘均改为铸件,降低成本,连接方式改为螺栓连接降低维修费用......”。
X700涡旋式选粉机(转子部件)设计.doc
毕业设计任务书-王峰 2006.doc
毕业实习报告-王峰 2006.doc
挡料板-王峰 2006.dwg
(CAD图纸)
导风装置-王峰 2006.dwg
(CAD图纸)
封面-王峰 2006.doc
开题论证报告-王峰 20006.doc
开题论证报告-王峰 2006.doc
密封环-王峰 2006.dwg
(CAD图纸)
目录-王峰 2006.doc
配合-王峰 2006.dwg
(CAD图纸)
透盖1-王峰 2006.dwg
(CAD图纸)
摘要-王峰 2006.doc
轴外套-王峰 2006.dwg
(CAD图纸)
轴-王峰 2006.dwg
(CAD图纸)
总图-王峰 2006.dwg
(CAD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