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将商业银行的风险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最权威的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分类。根据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将商业银行风险分为八类,即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信用风险。贷款是银行的主要业务,贷款活动要求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做出判断,但是,这些判断并非总是正确的,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下降。于是,银行总是面临交易对手无法履约而损失贷款的风险,即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银行在从事国家信贷业务时,除般贷款业务中固有的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外,还面临着国家风险,即与借款人所在的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有关的风险。国家风险的种表现形式是转移风险,即当借款人的债务不是以本币计值时,不管其财务状况如何,都有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外币。市场风险。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商业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都会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这类风险在银行的投资交易活动中最为明显......”。
2、“.....利率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市场利率出现不利波动时所面临的风险。它不仅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也影响其资产负债和表外金融工具的经济价值。利率风险的主要形式有重新定价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尽管这些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正常风险,但严重的利率风险会给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和实收资本带来巨大威胁。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的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盈利水平在极端情况下,流动性不足可能会使因挤兑而倒闭。操作风险。最重大的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管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四业务失误欺诈,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而导致的银行的财务损失,或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损,具体如银行交易员信贷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
3、“.....法律风险商业银行会承受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这主要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和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同时,现有法律可能无法解决与银行经营有关的法律问题,影响银行和其他商业机构的法律有可能发生变化。声誉风险。声誉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发生其他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对银行信心的事件等。声誉风险对商业银行的损失极大,因为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它能够维持存款人贷款人和整个市场的信心。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的必要性信贷风险是信贷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但这种不确定性是种可测度的,可是可识别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虽然表现为非重复事件与人们对未来拥有不完全信息,但对信贷风险而言,商业银行可以依赖过去发生的频率与机会目前状况以及未来的经济形势等各种信息和资料,通过分析加工,预测未来信贷风险发生的概率,通过概率的计算得出信贷资产所面临的风险程度以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4、“.....风险的可交易性是指人们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来规避信贷风险转移信贷风险,如贷款合约中的担保抵押等。人们只有认识到信贷风险的可识别性可预测性,信贷风险才是可控制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的必要性。信息不对称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信息经济学认为,在经济运行的任何项交易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与该项交易有关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就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中,借款人对其自身的情况以及贷款项目的风险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情况以及信贷用途和风险可能缺乏了解,这种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在信贷合约签订之前拥有的信息的不对称等,有可能导致逆向选择。信贷合约的不完全性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信贷合约是种典型的不完全合约。由于信贷合约不可能是完全合约,从而导致信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5、“.....,资产专用性概念是威廉姆森首先使用的,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的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与资产专用性对应的概念是资产通过性,它可以被表达为资产专用性接近和等于零。高负债经营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商业银行的突出特性事高负债经营,资本充足率也仅为,其中核心资本仅为。,旦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形成,就会加剧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在流动性与期限方面的不对称不匹配,从而有可能导致银行挤兑风潮出现,甚至银行倒闭。因此,银行高负债经营的特点要求银行加强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金融市场因素的波动引发信贷资产的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市场因素的波动引发信贷资产的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市场赖银行自身的风险评估,或者是根据些国际性评级机构的评级,进而给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风险权重。根据测算,我国国家风险权重也相应下降......”。
6、“.....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是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最大挑战。从发达国家国际性大银行的经验来看,内部评级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金融工具价格的决定提供重要依据为管理者风险决策提供给参考。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个有效地内部评级系统主要包括评级对象的确定信用级别及评级符号评级方法评级考虑因素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的统计分析跟踪复评和对专业评级结果的利用等等。使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的范围由信贷管理转向全面性风险管理。在现在银行经营活动中各种风险是互相联系共同作用的,因而在制定内部风险管理原则和外部监管指标时,应当将银行可能面临的各种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其他风险包括在风险管理的范围之内,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事实上,这理念在新的资本协议框架中已经有了具体的落实措施。可能会导致我国银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较不利的地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供的风险管理机制方面的选择的可能性......”。
7、“.....客观上达到风险管理水平比较高地银行可以提取比较少的资本目标,着实际上直接将风险管理水平与银行最宝贵的资本挂钩,由此形成对资产质量欠佳银行的经营压力。严格遵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最低资本金要求有可能导致信贷紧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从年旧资本协议向新资本协议框架的过渡,会保持总体资本金水平的相对稳定。这主要是考虑到全球银行业需要配置的资本金如果在新旧资本协议的转换过程中出现大的波动,必然会导致全球信贷总量的波动,这对于全球经济运行会形成明显的冲击。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严格遵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而不及时注入新的资本金,那么银行为了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资本要求必然会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同时因为资本金不足而减少新的贷款投放。另外,在严格的风险管理框架下,些风险较高的企业可能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这些因素可能在客观上形成种信贷紧缩的趋势。从另个角度看......”。
8、“.....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应对策略积极改善宏观经济环境规范政府行为和定位其职能。界定政府的行为边界,即清晰定义哪些是政府应该做的,哪些是政府应该回避的。同时要继续完善政府投融资体系,使政府对基础性公益产业的投资与政策性贷款区分开来,由专门的金融机构负责,不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业务混同,从而改变产业政策调整成本集中于金融机构的状况,减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发生。要借助政府行政司法力量,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以国家强制力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也是商业银行信用活动秩序规范化的基础。要改善不断恶化的银企信用关系,必须在企业与银行之间建立金融资源的交易关系借贷制,这就需要企业产权改革与金融产权改革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套。改善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发挥新闻媒体等大众舆论的监督作用。对逃废债企业或长时间逾期不还贷的企业,在整个金融系统及时进行行业内部通报......”。
9、“.....同时,对该企业的经营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不守信的机会成本进行公布,有助于迅速重塑诚信理念。强化公司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是要从公司法合同法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重新具体规定,使逃废债务人须承担的责任得以明确和延续二是要加强对中介结构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的规范管理,提高其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水平。对违规情节恶劣的要加大惩戒力度三是要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使企业提供的或经中介机构鉴定的财务会计报表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四是要加强三个代表理论学习和强化经历人职业道德建设。对企业高级经管人员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应更加重视。加强银行自身内部控制管理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是要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这是银行信贷风险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最高决策机构......”。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