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时巴塞尔协议发布了关于核心级资本的标准,指出普通股是核心级资本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其次,巴塞尔协议通过构建多层级的资本监管框架来加强抗风险能力,包括提高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级资本占银行加权风险资本的下限由现行的提高到调整后的,级资本将从提高到提出了的留存缓冲资本和由普通股构成的比例在逆周期缓冲资本等资本概念,以及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的规定。调整后总资本监管框架具体数值如下表所示表新协议资本框架的调整资本要求和留存缓冲所有数字为百分比普通股扣除之后风险加权资产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总资本风险资产最低资本要求资本留存缓冲最低资本要求资本留存缓冲逆周期缓冲范围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要求资料来源,巴曙松巴塞尔协议下的资本监管进程及其影响中国金融人论坛年月日巴塞尔协议对全球银行业资本补充的启示巴塞尔协议的提出在于提高全球金融机构运营的稳健程度,有效抵御外部系统性危机的冲击,从而减少金融市场动荡......”。
2、“.....巴塞尔协议反映了未来国际资本监管与银行资本管理的新趋势,从而给各国银行业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转变资本管理思路,增加对资本需求量的补充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补足思路由以前通过强调对风险资产的准确计量从而转到对分子资本的重视,要求增加资本量,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增强真实资本抗风险能力,因此需进步探索和创新资本补充的工具和渠道,从量的角度进行资本补充。资本监管要求明确规定重视普通股的资本补充方式,因此新规将对全球银行业构成明显的结构性融资压力,并且提高后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促使银行亟需开拓新的融资渠道来补充质量较高的资本,构建稳定长久的资本补充机制以达到新标准的要求并维持银行稳健经营。重视资本的精细化经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以有限的资本博取更高的回报是巴塞尔协议提出后的资本监管趋势,新协议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而更高的资本要求使得银行不得不闲置更多的资金......”。
3、“.....压缩银行的盈利空间,因此这必然会迫使全球银行对盈利模式和资本配置结构进行调整。因此通过转向低资本损耗的创新型经营模式和资本的优化配置来使得边际资本的效用最大化从而提高资本回报率,这将都是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现状年中国银监会颁布实施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到年初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以上。为此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各种改革,或通过上市融资国家注资,或通过将强经营管理剥离不良资产,或发行长期次级债券可转换债券等附属资本的增加,初步改善了资本充足普遍较低的情况以基本达到监管标准。银监会公布的年报显示,到年月底全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已达到,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下表显示了近年来我国具有代表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变化情况......”。
4、“.....自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通过系列的改革及自身的发展,资本充足率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在年后资本充足率水平又呈下降的趋势。年银行年报显示,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较年末平均下滑达个百分点。据银监会数据显示,截止至年末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较年年初下降了个百分点。而大型银行中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从年末的降到年末的,也均已接近的监管底线。此外,年大量的信贷投放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比数值居高不下,截止年底,家上市银行年报显示,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深发展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在年的存贷比分别已高达,均超过存贷比的监管红线,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存贷比数值居高不下,抵抗风险能力也呈下降趋势。另方面......”。
5、“.....增加资本金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主要方式,由于在我国留存盈余转化为资本金的占比较小,商业银行更倾向于通过外部融资来增加资本金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我国些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国家注资增资扩股和发行债券等方式外部融资增加资本金。从我国上市银行年报资料显示,我国上市银行通过发行股和股两地上市来筹集资金,是增加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的重要途径之。已经公开上市或者还没上市但因急需满足监管政策的要求需要短时间内补充资本金的银行常常选择增资扩股。银行年报也显示表明国家或集团注资是补充资本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除了前面增资扩股和注资三种核心资本补充方式外,债券融资也是在我国商业银提高对风险管控的重视。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时刻存在风险隐患,如果不能对风险资产进行有效识别和控制,再高的资本充足率也会被风险资产的不确定损失侵蚀。如果没有配套的风险管理措施,单纯增加资本,将不能保证银行的安全稳定经营......”。
6、“.....除了要有充足的资本补充,还必须有效识别并严格把控分母中加权风险资产的风险水平,增强风险敏感度,控制风险资产的非理性扩张,从而降低分母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大力发展资本集约型经营模式资本的集约化使用要求从根本上转变我国银行的业务模式,我国银行业务大多靠存贷利息差为主要盈利收入,这种业务模式对资本的消耗较为剧烈,因此单纯靠暂时的资本补充提高充足率不具有可持续性,并且在国际资本监管趋严的压力下,商业银行必须更节约地运用资本,走资本集约的稳健经营模式和高质量发展之路,如发展中间业务,降低盈利模式对资本的依赖,以及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发展零售业,提高资本的利用率。集约型经营模式的发展不仅减少对银行资本的占用,降低加权风险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并且中间业务零售业务带来数量可观的盈利收入又能部分转为留存资本增加自身资本积累,从而增加银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能持续得补充资本金......”。
7、“.....真正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积极发展资本节约型的中间业务中间业务常常是指银行的表外业务,由于不占用或较少占用银行的资本所以般不会受到资本充足率的束缚,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能够降低盈利模式对资本的依赖同时可以为银行带来客观的手续费收入,是提高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相对资产业务需占用较大的资本金资源,风险较高的特点而言,中间业务的特点是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代理业务信托和融资租赁业务金融衍生业务等开展主要中间业务来相对提高资本充足率,在此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市场的潜在客户需求,放眼国际市场,熟悉并掌握国际金融市场改革步伐,结合我国国情创新并丰富自身的中间业务品种。二发展零售业务,提高资本利用率在我国,银行间业务形式高度同质化,使得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加大,而且金融创新不足,资本利用率低下等问题都影响了银行的盈利水平。要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必须对分母中的风险加权资产有所控制......”。
8、“.....减少对资本的消耗,增加业务赢利点,提高资本利用率。零售业务是低资本消耗经营模式之,是指商业银行以客户服务需求为中心,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高科技手段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体化的金融服务业务。零售业务的发展能够丰富银行业务品种,提高资本利用率,增加市场竞争力,有利于银行持续稳定的经营和长效资本充足率补足机制的构建。资本的差别化使用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从更深层次分析需构建动态的资本结构优化资本资源配置,使得边际资本产出最大化。从这角度分析,银行需细分资本结构,差别化使用资本从而真正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银行资本可分为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不同资本结构下不同成分的资本其筹集成本和风险补偿能力是不同的。不同资本成分补偿不同风险损失时是有比较优势的,这种优势是通过补偿损失的成本高低体现出来,低成本的资本常用于补偿风险系数较低的资产,并且补偿风险对象范围小,而高成本的资本常用于补偿风险系数高的资产......”。
9、“.....由于资本结构下不同成分的资本吸收不同类型的风险的成本高低不同,银行应该根据每种资产风险特点的不同,选择个结构合理的资本体系来应对,低成本资本用于配置低风险资产,高成本资本用于配置高风险高收益资产,使得每种资本的使用成本最低并且能够有效吸收这种资产的风险,从而使得银行资本的总代价最低。从整体来看,银行应该构建个能灵活控制调节和管理的动态资本结构,银行根据自身的资产结构和风险特征适时选择个合理的资本结构,并经常调节资本结构以适应银行业务发展对资本的需求,同时用以配置的资本成分也能动态变化并以成本最低原则进行差别化使用,即相机抉择地选用最优资本进行资本补充从而以最低的资本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在动态的资本结构下进行资本的差别化配置是发展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最基本的结构动力。总结巴塞尔协议的提出预示着全球银行业资本监管要求趋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