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党课: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党员教育培训讲稿 党课: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党员教育培训讲稿

格式:word 上传:2025-08-18 18:48:30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围绕一个事关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的重大课题开展学习——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这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再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再动员。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要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这一重要论述,再次向全党释放出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彰显了我们党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我们常说,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为什么有的地方“四风”问题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为什么一些干部在高压之下仍心存侥幸、顶风违纪?关键就在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因此,必须从“常”“长”二字破题,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以制度之力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去年,某地一位基层干部因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被查处。调查发现,这位干部原本作风扎实、群众口碑不错,但在一次“朋友聚会”中放松了警惕,认为“一顿饭而已,无伤大雅”。此后,类似的“小聚”越来越多,逐渐演变为“吃请成风”,最终在一次酒局中泄露了工作秘密,造成不良影响。他在忏悔书中写道:“我原以为只是放松了一点点,没想到却滑向了违纪的深渊。作风的堤坝,溃于一次小小的蚁穴。” 这让我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一段经历。那时我在乡镇挂职,有次下乡调研,村干部热情地准备了土特产要送给我。我当时婉拒了,但心里还嘀咕:“这都是乡亲们的心意,推辞是不是太不近人情?”后来,老书记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同志,你今天收下一包土鸡蛋,明天就可能收一箱水果,后天就可能收一张购物卡。作风问题,往往是从‘人情往来’中打开缺口的。”这句话,我记了整整二十年。 在座的同志,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人情考验”?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稍作停顿,目光扫视,鼓励互动) 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人情往来”、习以为常的“惯例做法”,恰恰是作风问题滋生的温床。它们像空气中的灰尘,看不见摸不着,却会慢慢侵蚀党的肌体健康。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些干部在作风问题上“前赴后继”?为什么制度的“笼子”扎得越来越紧,仍有“漏网之鱼”?根源就在于——作风建设尚未真正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今天,我们就围绕“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如何从制度上破解“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 一、健全常态化学习教育机制,增强推进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 作风问题,根子在党性。党性不纯,作风难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只有从思想源头上筑牢防线,才能让党员干部从“不敢”到“不能”,最终实现“不想”。 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正面典型。李志明同志,一名退休老党员,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参加党支部学习,即使生病住院也通过视频连线参会。他说:“学习不是任务,是党员的‘精神早餐’。不吃,心里就空落落的。”正是这种常态化学习的坚持,让他在退休后依然严于律己,主动拒绝社区为他申请的额外补贴,说“我有养老金,不能占群众的便宜”。 但反观一些单位的做法,学习教育却成了“走过场”。有的党组织把“三会一课”变成“茶话会”,学习内容照本宣科、不入脑不心;有的党员干部把学习当负担,笔记抄得工整,思想却没触动。某地一国企在上级检查时突击补材料,被发现“三会一课”记录本笔迹一致、时间倒填,暴露出学习教育严重形式化的问题。结果,不仅企业形象受损,多名责任人还被问责。 学习教育若流于形式,党性锤炼就无从谈起,作风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只有把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才能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觉的行动遵循。 二、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作风建设责任体系,把严的要求落实到各方面各环节。 作风建设不是纪委一家的事,而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必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在这方面,佛山市南海区探索的“书记抓、抓书记”机制值得借鉴。他们明确区委书记是全区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人,镇街、部门“一把手”对本单位作风负总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每年开展作风建设述职评议,对排名靠后的单位“一把手”进行约谈。这一机制实施以来,该区信访量同比下降35%,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然而,也有一些反面教训令人警醒。某市一局级单位,局长长期搞“一言堂”,班子成员对违规公款吃喝等问题视而不见,认为“只要业务好,作风小事不必较真”。结果,该单位接连发生多起违纪案件,局长被查处,整个班子受到组织处理。这说明,如果“一把手”失责、班子成员失管,责任链条就会断裂,作风建设必然失守。 责任不清,就会推诿扯皮;落实不力,就会形同虚设。 必须把作风建设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形成党委主抓、纪委监督、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责任闭环。 三、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许多腐败案件,都是从一顿饭、一张卡、一次旅游开始的。 某省一落马厅官的案例发人深省。他最初只是接受企业老板的宴请,后来发展为收受贵重礼品,再后来利用职权为其谋利,最终走上贪腐不归路。调查发现,他办公室的茶几上常年放着高档茶叶和酒,这些都是“围猎”者投其所好送的。正是这些看似“无害”的“四风”问题,一步步打开了贪欲的闸门。 相比之下,某纪检监察组的做法值得肯定。他们在查办一起业务违规案时,敏锐发现当事人存在频繁出入私人会所的线索,顺藤摸瓜,最终查实其权钱交易问题。他们坚持“凡查腐败必查作风,凡查作风必挖腐败”,有效阻断了风腐演变链条。 作风是腐败的温床,腐败是作风的恶果。 只有坚持风腐同查、同治、同防,才能斩断“由风及腐”的通道,实现标本兼治。 四、健全并严格执行法规制度,实现标本兼治、精准施治。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由治标向治本转变也要靠法治。”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不力,也会成为“稻草人”。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作风建设法规制度,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规范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等,为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关键在于执行。 某地为规范公务接待,制定了详细的“三单合一”制度(接待清单、菜单、发票),并实行线上审批、全程留痕。 一年来,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40%,干部反映“现在请客有数、报销有据,心里更踏实了”。 但也有单位制度执行“宽松软”。某单位明明有差旅费管理办法,却长期默许干部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住宿超标,财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被审计发现才整改。 这种“破窗效应”一旦形成,制度的权威性就会荡然无存。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权威性在于刚性。 必须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那么,为了将今天探讨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我们共同做到: 第一、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不妨试试看每天抽出半小时读原著、学原文,关键在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自觉的党性修养,, 第二、主动扛起作风建设责任,可以结合岗位实际列出“责任清单”,重点是把业务工作与作风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第三、保持对“四风”问题的高度警觉,比如在人际交往中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关键在于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防微杜渐,, 第四、带头尊崇制度、执行制度,不妨在工作中多问一句“这样做符不符合规定”,重点是让制度成为日常行为的“导航仪”和“安全带”,。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今天,我们深入探讨了如何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从思想根基、责任体系、风腐同治到制度执行,构建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这不仅是制度的完善,更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党课: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1)
1 页 / 共 6
党课: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2)
2 页 / 共 6
党课: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3)
3 页 / 共 6
党课: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4)
4 页 / 共 6
党课: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5)
5 页 / 共 6
党课: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6)
6 页 / 共 6
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 内容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