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党课: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正确把握三对关系——党员教育培训讲稿 党课: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正确把握三对关系——党员教育培训讲稿

格式:word 上传:2025-08-18 21:23:40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聚焦一个关乎基层活力、决定政策落地成效的重大课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正确把握三对关系。这不仅是一次作风整顿的动员,更是一场关于如何科学履职、高效服务的深刻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在地方考察时,总书记也反复叮嘱“为基层减负”。这些话语,字字千钧,饱含着对基层干部的深切关怀,也指明了改进工作作风的明确方向。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党和国家政策直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效显著: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减少,资源保障加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明显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当前,一些基层工作仍被“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小马拉大车”等困扰,干部疲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期,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正确把握“应减之负”与“应担之责”、“应放之权”与“应赋之能”、“减负之量”与“减负之质”这三对关系,以客观科学的态度,真正为基层“减负松绑”。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场景。 在一次基层调研中,我走访了一个乡镇。办公室里,几位干部正埋头填写各种表格、整理迎检材料,桌上堆满了文件盒,电脑屏幕上开着十几个文档。一位年轻的驻村干部告诉我,他一周要参加五六个会议,填写十几种报表,手机里有近二十个工作群,每天消息不断。他说:“我们最怕的不是下村跑腿,而是坐在办公室‘造材料’。明明可以去帮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却要花大量时间在‘留痕’上。”这番话让我深受触动。基层干部不是不想干事,而是被形式主义的“绳索”捆住了手脚。 这让我想起自己在机关工作时的一次经历。有一次,我们要求基层单位报送一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要求“有图片、有数据、有案例、有总结”。结果,基层单位为了“达标”,加班加点制作了厚厚的汇报材料,甚至专门组织人员摆拍工作场景。而实际上,这项工作的核心任务才刚刚起步。这种“重形式、轻实效”的做法,不仅浪费了基层的宝贵精力,也扭曲了工作的本意。 在座的同志,你们是否也曾发出过这样的疑问?当面对层层加码的任务和繁琐的程序时,你是选择“照单全收”,还是敢于实事求是、提出优化建议?这种选择的背后,考验的是我们对形式主义的辨别力和斗争精神。 正是这些基层的呼声和实践的教训,让我们警醒:减负不是“减责”,松绑不是“松懈”。我们必须科学把握三对关系,让基层干部真正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抓落实、谋发展。 今天,我们就围绕“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正确把握三对关系”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如何实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 一、坚持“应减之负”与“应担之责”有机统一,卸下包袱更要担起担子。 减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担当。我们要坚决剔除那些“过度留痕”“文山会海”“频繁迎检”等形式主义的“包袱”,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一线、服务群众。 在这方面,一些地方推行“无会日”“无报表周”,明确每周固定一天不召开会议、不布置报表任务,让干部集中精力下村入户,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也要警惕“减负即减责”的错误倾向。有的干部把减负当作“躺平”的借口,对分内工作敷衍塞责、降低标准;有的认为“少干少错”,遇事推诿扯皮。这种心态,背离了减负的初衷。 该减的要坚决减,该担的必须担。 我们要在减负的同时,增强基层干部的专业能力,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要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把真正踏实肯干、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出来,让他们在担当中展现价值、实现作为。 二、坚持“应放之权”与“应赋之能”有机统一,放权更要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必须有权有能,才能管好治好。 在这方面,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 就是放权赋能的典范。通过将审批服务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极大提升了服务效能。 然而,现实中仍存在“权责不匹配”的困境。有的上级部门“甩锅”给基层,把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职责层层下压;而基层虽承担了任务,却缺乏相应的执法权、审批权,导致“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甚至因权责不清而加重负担。 放权不是“一放了之”,赋能才是关键。 我们要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的原则,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权限赋予基层。同时,要通过资源下沉、专业培训、数字技术等手段,提升基层的治理能力,确保基层“接得住、管得好”。 三、坚持“减负之量”与“减负之质”有机统一,控量更要提质。 减负既要“瘦身”,更要“强体”。中央明确要求,在文件、会议、督查检查考核的“量”上要严控,在“质”上要提升。 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实行“会议合并”“文件整合”,将内容相近的会议合并召开,将多头下发的文件整合成“一纸通”,有效减少了基层的“事务量”。 但也要防止“换汤不换药”。有的会议虽然次数少了,但时间更长、效率更低;有的文件虽然篇幅短了,但内容空洞、缺乏操作性。这种“量减质未升”的现象,同样影响工作实效。 减负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工作质效和群众满意度上。 我们要突出问题导向,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持续精简文件会议,防止反弹回潮;另一方面,要聚焦基层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动态调整政策,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减负真正减到点子上、减出生产力。 那么,为了共同为基层松绑赋能,让我们立下行动共识: 第一、勇于破除形式主义,不妨定期梳理工作流程,关键是做到删繁就简、务求实效;第二、主动担当作为,可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关键是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第三、推动权责匹配,不妨为基层争取必要权限,关键是放权赋能、协同发力;第四、提升工作质效,比如优化会议和文件内容,重点是开短会、发短文、抓落实。 同志们,为基层减负松绑,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的殷切嘱托,正确把握三对关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为基层卸下重负、赋能增效,让基层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服务群众的“最美一公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根基。 今天的党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党课: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正确把握三对关系——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1)
1 页 / 共 5
党课: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正确把握三对关系——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2)
2 页 / 共 5
党课: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正确把握三对关系——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3)
3 页 / 共 5
党课: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正确把握三对关系——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4)
4 页 / 共 5
党课: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正确把握三对关系——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5)
5 页 / 共 5
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 内容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