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个关乎基层治理效能和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实交叉检查,织密基层监督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加强基层监督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实践中,监督力量分散、“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仍制约着基层监督质效。我们必须创新监督方式,破解监督难题,真正让监督的“探头”照亮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在思考这个课题时,我想起一个发生在四川省崇州市的真实案例。该市某村长期存在集体资产被侵占、项目发包不透明等问题,但由于村干部之间关系盘根错节,本村的监督形同虚设,群众多次反映却始终得不到解决。后来,崇州市纪委监委启动了交叉检查机制,由邻镇的纪检干部组成检查组进驻该村。这些“外来”的检查人员没有本地人情包袱,敢于动真碰硬,通过查阅账目、走访群众、实地勘察等方式,迅速查清了村干部违规干预项目、挪用集体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相关责任人被严肃处理,村里的风气为之一新。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当监督摆脱了“熟人社会”的束缚,就能真正发挥“利剑”作用,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这让我想起自己参与过的一次关于“交叉检查”的专题调研。我们深入崇州市的多个镇村,与一线纪检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一位参与交叉检查的镇纪委干部告诉我,过去在自己镇上查问题,常常碍于情面,难以深入。现在到别的镇村检查,反而能够放开手脚,查出的问题也更有说服力。同时,这种“你查我、我查他”的模式,也倒逼各村平时就规范管理,不敢心存侥幸。那次调研让我深刻体会到,交叉检查不仅是监督方式的创新,更是一种治理理念的革新,它通过打破地域壁垒,实现了监督力量的优化配置和监督效能的最大化。
说到这里,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同志:在你们的地区或单位,是否存在类似的“熟人监督难”问题?比如,本单位的纪检干部在监督同事时,是否容易受到人情干扰?或者,你们认为,除了交叉检查,还有哪些方式可以有效破解基层监督难题?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思考一下我们如何才能构建一张真正严密、有效的基层监督网络?
这个案例和我的亲身经历,引出了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为什么“熟人社会”会成为基层监督的“拦路虎”?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地方监督力量薄弱,专业能力不足;有的地方监督机制僵化,缺乏创新;更有甚者,极个别干部利用“熟人关系”,搞“选择性监督”“人情监督”,甚至互相包庇,导致一些违纪违法问题长期得不到查处。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如果我们的监督不能穿透“人情网”、打破“关系圈”,就无法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就会在基层出现“断头路”。我们必须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创新监督方式,坚决铲除阻碍监督的“绊脚石”。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做实交叉检查,织密基层监督网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推进:
一、强化交叉联动机制,破解“人情干扰”难题。
要统筹监督力量,打破地域壁垒。可以借鉴崇州市的做法,将全市的纪检监察机构划分为若干协作片区,建立“市纪委监委统筹、镇(街道)纪(工)委主抓、村(社区)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通过“滚动交叉”原则,让不同区域的纪检干部混合编组,开展监督检查。这样既能有效规避“熟人社会”的干扰,又能整合分散的监督力量,形成合力。要明确监督重点,确保有的放矢。围绕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养老服务等群众关切的领域,细化检查要点,建立“一村一档”检查台账,让检查有方向、问题可追溯。要分层开展培训,提升监督能力。采取“市级示范培训+镇街重点培训+村级实操培训”模式,由经验丰富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传授监督理念和方法技巧,让基层纪检队伍在实战中快速成长,掌握“怎么看”“如何查”的真本领。在这里我就不具体说是哪里哪个单位哪个人,但确实存在个别地方因人情干扰,导致监督流于形式的现象。这种“情面式”监督必须坚决打破。
二、推动交叉检查走深走实,确保“查深查透”。
要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形成工作闭环。运用“日汇总、周研判、月通报”等管理模式,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类编号、动态更新,确保每个问题都有跟踪、有处置、有反馈,保障问题真改实改。要开展问题攻坚行动,啃下“硬骨头”。对问题突出、检查难度大的村(社区),由上级领导挂牌领办,组织审计、财政等专业力量联合“会诊”,通过调取资料、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等方式,深度挖掘问题线索。要推行两级抽查机制,防止“走过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检查情况进行随机抽查,下级之间进行交叉复查,做到“市镇联动、交叉互查”,确保检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今年以来,崇州市通过交叉检查累计排查项目5727个,发现问题1416个,立案38人,这充分证明了交叉检查的威力。
三、构建系统施治工作闭环,实现“标本兼治”。
要做实“后半篇文章”,不能“一查了之”。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一般问题,要督促属地限期整改;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要分类研判,一般线索快查快办,重点线索提级办理、领导包案,确保处置高效。要建章立制堵漏洞,从源头上防范。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制度漏洞,向相关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其完善财务、项目、资产等管理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例如,针对个别村(社区)干部干预项目发包的问题,崇州市督促相关镇(街道)完善了项目审批流程,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要以案施教强警示,筑牢思想防线。选取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分层分类的警示教育,将纪法知识学习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促进纪法意识的日常养成,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同志们,做实交叉检查,织密基层监督网,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持久战。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的景象是:基层监督的“探头”无处不在,监督力量协同高效,监督方式不断创新;“熟人社会”的桎梏被彻底打破,监督的“利剑”始终高悬;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这不仅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目标,更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基所在。
面对这样的目标,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应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践行者。第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基层监督的重大意义,自觉支持和配合各项监督工作。第二,要勇于自我革命,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第三,要积极建言献策,为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贡献智慧。第四,要严守纪律规矩,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做实交叉检查,织密基层监督网,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天的党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第 1 页 / 共 5 页
第 2 页 / 共 5 页
第 3 页 / 共 5 页
第 4 页 / 共 5 页
第 5 页 / 共 5 页
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1、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