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向进给式修整和摆式修整。在切入式滚轮修整中,如同外圆切入磨削工件样,滚轮的旋转由电动机驱动,滚轮相对砂轮做切入运动,从而进行砂轮修整,在摆式滚轮修整中,金刚石滚轮装在摆臂的端,它由电动机带动旋转,摆臂的旋转运动由液压系统驱动,通过这两种运动对砂轮进行修整。.金刚石滚轮切入修整机理金刚石修整砂轮时有两个运动,是径向切入修整,是自身的旋转运动。由于滚轮的这两个运动以及砂轮的旋转,修整时滚轮上的金刚石颗粒对砂轮上磨料的作用也有两个,其是由径向切入运动产生的对磨粒的挤压作用其二是由滚轮和砂轮切向相对运动引起的对磨粒的修磨作用。金刚石滚轮修整过程就是这两种作用的交互作用过程。挤压作用和修磨作用的大小决定了砂轮表面形貌,进而也就决定了砂轮磨削性能。在滚轮修整过程中,若挤压作用占主导地位,则磨粒以破碎为主,而磨粒的破碎会形成尖刃......”。
2、“.....这样修出的砂轮磨削能力也就强若修整过程中修磨作用占主导地位,磨粒则以“削平”为主,帮这时磨刃顶端平整。这样修出砂轮磨削表面粗糙度值就小。在滚轮修整中,提高修整进给量,则挤压作用增大,减小修整速比或提高光修转数,则修磨作用增强。因此,合理控制金刚石滚轮修整时的参数是获得良好修整效果的关键。.金刚石滚轮修整用量用金刚石滚轮修整砂轮时,通过改变修整条件可获得适于粗磨和精磨的砂轮表面状态。粗磨时可采用顺向修整法,修整速比可取.以上精磨时,为了获得良好的磨削表面粗糙度,可采用逆向修整。另外,用于粗磨的砂轮可采用粗粒度低浓度的金刚石滚轮修整,用于精磨砂轮可用细粒度高浓度的金刚石滚轮修整。若采用顺向修整,应根据加工目的首先选取修整速比,然后再选取修整进给量和光修转数。若采用逆向修整,则应首先选取修整进给量,然后选修整速比和光修转数。在般情况下,采用顺向修整。若希望砂轮磨削能力强,可选用.左右的修整速比,再在修整装置刚度允许的条件下......”。
3、“.....可选用左右的修整速比,再选用较小的修整进给量和左右的光修转数。当希望砂轮耐用度高,则应采用顺向修整,这时可选用较小的修整速比和较大的修整进给量,或较大的修整速比及较小的修整进给量的搭配。.金刚石滚轮摆式修整砂轮表征被修砂轮表面形貌的参数有砂轮表面单位长度磨刃数砂轮表面容屑比以及砂轮表面容屑比以及砂轮表面的粗糙度。最大修整摆动角修整器的摆臂与摆动中心同砂轮中心连线的夹角称为摆动角。当滚轮与砂轮接触角称为修整摆动角。由于砂轮磨粒是脆性材料,在修整过程中,被修磨粒般会出现两种现象,是磨粒被削平二是磨粒破碎或结合剂断裂。修整过程中视修整条件的不同,上述两种现象交织出现。般认为,滚轮相对砂轮的径向切入运动的主要作用是对磨粒产生挤压,其结果表现为磨粒破碎和结合剂断裂而滚动相对砂轮的切向运动的主要作用是对磨粒产生修磨,其结果是把磨粒削平......”。
4、“.....且修整参数对磨削性能的影响规律也几乎相同只是在摆式修整中,修整进给速度是变化的,而切入修整进给速度保持不变。此外在次修整中,摆式修整除修整进给作用外,还在最后阶段有光修作用,而切入修整其磨削性能的改善是通过适当增加光修次数来实现。这样切入式修整,为了改善磨削性能,就需要在修整过程中增加道环节,因此其修整效率比摆式修整要低。但是摆式修整的修整进给运动是靠摆臂的摆动来实现的,因而修整器结构复杂。相对来说,由于切入式修整器结构简单,故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较多些。超硬磨料砂轮的整形法所用的整形砂轮为绿色碳化硅或白色氧化铝陶瓷结合剂砂轮,其粒度应根据超硬磨料砂轮的粒度选择,若超硬磨料砂轮粒度细,则应选较细的修整轮。滚压修整法的修整机理与金刚笔修整工具的修整机理不同,前者主要靠压力使磨粒破碎与脱落,而后者主要靠剪切力。由于滚压整形修整时需要较大的滚压力,因此磨床的刚性要求要好......”。
5、“.....是常用的种修整方法。可用碳化硅刚玉油石修整超硬砂轮,也可用动力驱动金刚石碳化硅或则玉砂轮来修整超硬砂轮。修整金刚石砂轮时,修整轮的特性较硬。用普通磨粒砂轮作为修整轮时,整形精度稍差,但被修整砂轮磨削性能好,适用于型面精度要求不高或对磨削能力有要求的砂轮修整。用金刚石砂轮作为修整轮时,整形精度好,但被修砂轮磨削能力差,因此仅用于型面精度要求较高的砂轮修整。为提高磨削能力,可二者兼用,即用金刚石砂轮整形后再用普通磨料砂轮加以修整。修整砂轮的硬度和粒度对修整效率修整效果和磨削性能影响很大。修整轮硬度提高,修整率提高,但被修砂轮的磨削性能却相应降低,砂轮表面比较光滑,磨削比降低。修整砂轮的粒度对修整率及砂轮的磨削性能影响不大。当修整轮粒度接近被修砂轮粒度时,磨削性能较好。利用软钢磨削整形,同时也可以修锐。由于整形对磨粒脱落多,因此不宜用此法来修整型面精度要求较高的砂轮。软钢磨削法有单滚轮和双滚轮法......”。
6、“.....磨粒擦过了工件表面时,在工件表面上划出了形状尺寸各不相同或相互错开或相互重叠的许多细小刻痕,由于刻痕深度不,所以未变形磨屑的厚度和大小不同。未变形磨屑厚度对磨削过程有较大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到作用在磨粒上力的大小,同时也影响到磨削比能的大小以及磨削区的温度从而造成对砂轮的磨损以及对加工表面完整性的影响。磨削力起源于工件与砂轮接触后引起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切屑形成以及磨粒和结合剂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摩擦作用。研究磨削力的目的,在于搞清楚磨削过程的些基本情况,它不仅是磨床设计的基础,也是磨削研究中的主要问题,磨削力几乎与所有的磨削有关系。为便于分析问题,磨削力可为相互垂直的三个分力,即沿砂轮切向的切向磨削力,沿砂轮径向的法向磨削力以及沿砂轮轴向的轴向磨削力。磨削力与砂轮耐用度磨削表面粗糙度磨削比能等腰三角形均有直接关系。实践中,由于磨削力比较容易测量与控制,因此常用磨削力来诊断磨削状态......”。
7、“.....磨削力的诸在实际工作中很重要,不论是机床设计和工艺改进都需要知道磨削力。般是用磨削力的计算公式来估算,或者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工作量较大,成本高。因此多年来的研究者直试想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找出准确通用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工程中的问题。现有磨削力计算公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类是根据因次解析法建立的磨削力计算公式类是根据实验数据建立的磨削力计算公式另类是根据因次解析用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的通用磨削力计算公式。磨削力的尺寸效应所谓磨削过程中的尺寸效应是指随磨粒切学及平均磨削面积的减小,单位磨削力或磨削比能愈大。也就是说,随着切深的减小,切除单位体积材料需要更多的能量。目前,解释尺寸效应生成的理论有三种其是从工件的加工感化理论解释尺寸效应另种是从金属物理学观点分析材料中裂纹与尺寸效应的关系。其三是用断裂力学原理对尺寸效应解释的观点。磨削时被磨削层比切削时变形大得多......”。
8、“.....另外,磨粒切刃有较大的负前角及磨削时挤压变形后才被切离。能过观察磨屑和磨削后工件表面的变质层,并能过测量磨削力的大小与计算出的磨削比能的情况可知,磨削时,磨削比能比车削时大得多。磨削力的理论公式对磨削过程做定性分析研究和大致估算时具有很大作用但是由于磨削加工情况的复杂性,建立于定加工条件和假设条件之上的理论公式,在条件改变后就导致使用受到极大限制。迄今为止,不没有种可适用于名种磨削条件下的严密磨削力理论公式。对于磨削过程的详细研究,目前仍然需依靠实验测试及在该实验条件下的经验公式来进行。磨削力的实验确定需借助测力仪进行,目前,用得较多的是在弹性组件上粘贴应变片的电阻式测力仪,也可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原理以及各种传感配置计算机进行测量。在实际的工程计算中,当前仍以采用经验公式为主,多年来,各国学者都做出了许多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数控,并且详细讨论了各种磨削条件对磨削力的影响......”。
9、“.....金属切削时所作的功几乎全部转化为热能,这些热传散在切屑刀具和工件上。对于车削和铣削等加工方式,大约的热量聚集在切屑上流走,传入工件的约占,刀具的则是不到。但是磨削加工与切削加工不同,由于被切削的金属层比较薄,大约的热量被传入工件,仅有不到的热量被磨屑带走。这些传入工件的热量在磨削过程中常来不及传入工件,仅有不到的热量被磨屑带走。这些传入工件的热量在磨削过程中常来不及传入工件深处,而聚集在表面层里形成局部高温。工件表面温度常可高达以上。在表面层形成极大的温度梯度。所以磨削的热效应对工件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影响极大。特别是当温度在界面上超过临界值时,就会引起表面的热损伤,其结果将会导致零件的抗磨损性能降低,应力锈蚀的灵敏性增加抗疲劳性变差,从而降低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此外,磨削周期中工件的累积温升,也常导致工件产生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误差。另方面,磨削区的磨削热,不仅影响到工件,也影响到砂轮的使用寿命。因此......”。
A1总装图.DWG
A3带轮.dwg
(CAD图纸)
A3弹簧挡圈.dwg
(CAD图纸)
A3电动机.dwg
(CAD图纸)
A3端盖.dwg
(CAD图纸)
A3外套.dwg
(CAD图纸)
A3轴.dwg
(CAD图纸)
A4大轴承当圈1.dwg
(CAD图纸)
A4大轴承当圈2.dwg
(CAD图纸)
A4带轮螺母.dwg
(CAD图纸)
A4弹簧座.dwg
(CAD图纸)
A4后端盖.dwg
(CAD图纸)
A4螺母.dwg
(CAD图纸)
A4轴套.dwg
(CAD图纸)
说明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