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查表选用以下公式。式中滤渣沉渣卸出位置的半径,滤液分离液排出口的半径,按滤渣沉渣计的最大生产能力,按滤液分离液计的最大生产能力,查机械工程手册第篇表.选取过滤离心机的滤渣最大生产能力为,混合液浓度为。所以轴承及机械密封摩擦消耗的功率轴承摩擦消耗的功率式中轴承的摩擦系数。对于滑动轴承为,对于滚动轴承为主轴承受到的载荷式中转鼓等转动件与转鼓内物料的总重量,转鼓等转动件与转鼓内物料的质心对转鼓回转轴线的偏心距,对于连续操作沉降离心机和连续操作过滤离心机.大约为......”。
2、“.....摩擦副窄环端面宽度,密封端面的摩擦系数,般可取为密封端面的比压力,动环线速度,离心机所需要消耗总功率.若转鼓刚度不足,工作中转鼓的的几何形状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轻则会出现转鼓与机壳撞击摩擦,损坏零部件重则同样会引起转鼓的爆裂,甚至出现人生伤害事故。多年来,由于转鼓的设计不当转鼓制造质量不高等原因导致重大事故的现象频频发生。这已引起了设计人员制造厂家和使用部门的重视,经常进行三足式离心机事故原因的诊断分析与研究。因此......”。
3、“.....由于本人此次主要负责总体设计,转鼓部件由另位同学设计,因此转鼓部件的壁厚计算和强度校核的计算这里不再重述,这里主要对转鼓的质量进行计算。外转鼓的设计外转鼓的壁厚设计由于所设计的离心机转鼓是锥形。所以,式中,转鼓厚度和筛网当量厚度转鼓中心内半径转鼓内物料的填充系数筛网质量。转鼓的密度旋转角速度。许用应力为在生产过程中有腐蚀,焊接等因素的影响,取。外转鼓质量的计算.转鼓的质量的计算圆台网再行过滤,由于滤网容易被堵塞......”。
4、“.....造成运行操作成本上升和产品质量不稳定。本设计旨在消除这弊端,将转鼓改成内外两层,让滤渣籍其自身所受的离心力而流向出渣端被分离出来的滤液则沿着与离心力相反的方向流经滤网,实现了滤液和滤渣各行其道,彻底分开,从而可将其差动机构取消,也克服了滤网被堵塞的现象。为解决上述弊端,为克服现行沉降式离心机的缺点,本设计旨在提供种解决上述缺点和弊端的新机型立式过滤沉降离心机。立式过滤沉降离心机的总体设计由于此次设计的立式过滤沉降离心机重在内部结构的设计......”。
5、“.....再根据设计完成的各机构,结合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其它外部零部件的设计。该离心机为立式机构,转鼓由内外不同锥度的圆锥组成,其外圆锥为无孔的沉降圆锥,内圆锥为安装了过滤网的过滤圆锥该两圆锥之轴线均呈立式安置该立式过滤沉降离心机能使滤料在转鼓内进行固,液沉降分离的同时,对被分离出来的滤液再次进行过滤分离,从而提高分离效果本机工作时滤料由离心机上部料斗的进料口进入转鼓内圆锥......”。
6、“.....被分离的滤液和滤渣分别经离心机的出液口和出渣口被引出机外整个操作过程是在全速连续运转下自动进行进料口直径不小于生产率为每小时排出渣立方米该离心机的转鼓内圆锥能延其轴线作稍小轴向移动,以调整其大端与转鼓外圆锥之间隙以适应不同滤料之需本机工作可靠,运行平稳,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维护简单,具体结构如图所示。整个机体的所有部分都由三个支撑脚三足式来支撑,三个支撑脚安装在底盘上,底盘则通过地脚螺钉来定固。台螺旋离心机首次使用了二级行星齿轮差速器。卧螺离心机出现后......”。
7、“.....在各种国际展览会上,各种各样的螺旋离心机,是所展示出的离心机中最吸引人的机型,可见各国对螺旋离心机的重视。螺旋卸料沉降式离心机是国际上五十年代发明的机械,七十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国产化些机型成为原化工部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始测绘,己测绘美国公司法国公司等国外著名公司生产的多种规格的离心机,并进行仿制,国家当时在全国组织个生产厂家进行仿制生产。现国内己能生产的螺旋卸料沉降式离心机有等。随着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
8、“.....当前各种类型的离心机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并且都向提高技术参数系列化机电体化方向发展。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由于能够连续出料,生产能力大,对物料的适应性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等特点,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其发展速度很快,但从总的趋势看为了提高单机生产能力,采取加大转鼓直径,增加长立式,过滤,沉降,离心机,总体,整体,设计,外壳,部件,毕业设计,全套,图纸目录前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立式过滤沉降离心机的总体设计具体设计说明.转鼓的设计计算.离心机驱动功率的计算。......”。
9、“.....带轮的设计计算.卸料口的设计.电机的固定机架调节机构的设计.柱脚部件减震机构的设计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前言离心机自年问世以来,已被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生物医学工程动植物研究及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离心机能有效地分离纯化所需样品,因而深受人们的重视。本课题为立式过滤沉降离心机总体设计及外壳部件设计,课题为两人,本人主要负责总体设计。本课题来源于盐城市制药厂,现今市场上用于固液分离的沉降离心机工作时,由于滤渣在转鼓内的移动是籍其内的套与转鼓同轴线的差动机构而实现的......”。
A0立式沉降过滤离心机装配图-顾建刚2007.dwg
(CAD图纸)
A1底盘-顾建刚2007.dwg
(CAD图纸)
A1立式沉降过滤离心机柱脚部件-顾建刚2007.dwg
(CAD图纸)
A2马达板-顾建刚2007.dwg
(CAD图纸)
A3出料口-顾建刚2007.dwg
(CAD图纸)
A3立式沉降过滤离心机外壳部件-顾建刚2007.dwg
(CAD图纸)
A3主动带轮-顾建刚2007.dwg
(CAD图纸)
A3柱脚-顾建刚2007.dwg
(CAD图纸)
A4拉力杆-顾建刚2007.dwg
(CAD图纸)
A4球头垫圈-顾建刚2007.dwg
(CAD图纸)
A4柱脚罩-顾建刚2007.dwg
(CAD图纸)
LW630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式离心机的研制.pdf
毕业设计任务书-顾建刚2007.doc
毕业设计说明书封面-顾建刚2007.doc
对离心机转鼓的基本刚度要求.pdf
开题报告-顾建刚2007.doc
离心机沉降区结构参数的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pdf
离心机转鼓强度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及发展前景.pdf
离心机转鼓应力分析_转鼓应力相似模型及实验测试分析.pdf
离心机转鼓整体三维有限元分析与强度计算.pdf
设计说明书正文-顾建刚2007.doc
实习报告-顾建刚2007.doc
外文翻译-顾建刚2007.doc
文献资料-顾建刚2007.doc
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的有限元仿真.pdf
下部卸料离心机转鼓底结构分析及应力计算.pdf
新型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设计与分析.pdf
选题申报表.doc
用于吸力式基础离心机模拟的动力加载设备-顾建刚2007.pdf
直立螺旋离心机分离效果分析及提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