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旦发生火灾爆炸 事故,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所以,在论文中我以该油库为 研究对象,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找出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进行科学与客 观的分析后提出安全管理对策。对油库危险危害因素充分的辨识和全面的掌握, 是确保危险危害辨识充分性和全面性的重要环,进而有效的实施危险控制措 施。 对该油库进行危险源辨识,可为油库的日常安全检查提供客观依据,制定出的 措施可为油库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有助于油库管理层及时发现隐患,找出不足, 预防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对油库等同类行业有定的参考作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英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英国成立了重大危险源 咨询委员会,负责研究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技术和控制措施。为实施 塞韦索法令英国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欧共体成员国......”。
2、“.....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预防重源是指在系统运动过程中,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 用,在各种内外部条件影响下,可能导致系统状态恶化的种变化着的客观存在。 危险源辨识方法 第类危险源 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 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 能量或 危险物质屏蔽 环境不良 人 的 失 误 物 的 故 障 第二类危险源 能量或 危险物 质释放 伤亡损坏事故 未遂险兆事件分类号密级 编号 西安科技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 中英文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申请学位级别 学科专业 年月日论文题目成品油库危险源辨识及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专业 毕业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摘要采用预先危险分析事故树分析及重大危险后果 预测相结合的方法......”。
3、“.....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油库预防火灾爆炸危险性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 研究类型 泄露事故,年深圳发生的危险品爆炸事故等均造成 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事故尽管起因和结果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 些共同特点,即事故发生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了大量的易燃易 爆或有毒的危险物质。沉痛的教训告诫人们为了杜绝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尽 量降低事故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大损失,必须对重大危险源实行 有效的控制。 石油类产品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品,特别是轻质油品,如汽油柴油煤 油等,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严重威胁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油库是专门从事接卸储存供应石油成品的单位,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存储 基地,它所储存的石油产品是对国家和人民生活都非常重要的能源物资。因此......”。
4、“..... 随着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为保证石油企业正常的生产需要,油气储罐的数 量与日俱增,油气储罐的规模有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近十多年来,火灾爆炸事 故屡有发生,油库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就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同 时也将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只有对油库主要涉及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处理和贮 存等工艺处理全过程加以严格有效的控制,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才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对油库进行危险源辨识并研究 绪论 前言 目前,尽管我国安全工作己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伤亡人数仍居高不下,特 别是重大火灾爆炸和有毒物质泄漏事故死伤人数。由于我国现代工业生产的规 模集中设备庞大单位时间的能量消耗大,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设备老化日益 严重,超期服役超负荷运行的设备大量存在......”。
5、“.....这些物质旦意外释放,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重大危 险源辨识与控制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中的项基础性工作,是依靠现代科学技 术来预防工业重大事故的具体体现。实践表明通过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可以掌握安全生产状况,明确安全整顿目标,提高设施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和 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和生产的同步发展,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转移到以预防 为主的轨道上来,真正落实安全第,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因此,对重大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性的危险物质旦超量就会构成重大危险 源。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例如 年的印度博帕尔毒 况。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为单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 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按下式计算,若满足该公式......”。
6、“..... 式中各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与各种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 危险源分类 从目前情况来看,危险源通常分为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物质性危险源和 非物质性危险源第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和触发型危险源 以及固有危险源和变动危险源等类别。 第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根据事故致因的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 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 直接原因。于是,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被称作第 类危险源。第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是事故发生过程中能量与危险物 质释放的主体。其中,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 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
7、“.....进而产生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 或者 失效 图第类和第二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链 固有型危险源和触发型危险源 白勤虎等人从另外的角度将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类是随着生产系统的存 在而必然存在的各种能量通常是从能量的各种载体来判定能量是否存在及其性 质和数量和危险物质,它是造成系统危险或系统事故的物理本质,称之为固有型 危险源另类是在生产活动进行过程中出现的,能使固有型危险源的安全存在 条件遭到破坏的各种硬件或软件保障体系故障,它们是系统从安全状态向危险状 态转化的条件,是使系统能量意外释放,即造成系统事故的触发原因。这些故障 围绕固有型危险源而存在。它们的危险性主要由固有型危险源的性质决定,可称 为触发型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及由其性质决定的触发型危险源,构成了生产系 统的危险源结构......”。
8、“.....固有危险源是指由系统自身性质与结构所决定的,与系统共生的,对系统 的安全始终构成潜在威胁的,在种条件下将会对系统的运作可靠性造成重大影 响的种客观存在变动危险危险源来处理,如带电的导体行驶中的车辆等。第类危险源 涉及个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在生产生活中,为了利用能量,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生产过程中流动 转换和做功,就必须采取屏蔽措施约束限制能量,即必须控制第类危险源。 但是在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约束限制能量的屏蔽措施可能失效,甚至可能 被破坏,进而发生事故或未遂事件生产系统中危险物质的利用和约束也是如此。 导致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它包括人 物环境三方面的问题,环境是指开放的人机物工作系统的外部环境。人的 失误物的故障或失效人和物的可靠性 问题......”。
9、“.....是人们解决安全问 题的重要研究方向。 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伤害损失或破坏发生的间接原因而非其根本原因,因 此,人们在实践中还需要进步认识第二类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形式,以 便加以消除或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 根据上述定义,第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与事故的关联性可用图所 示的事件链来表示,图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可以是多种,其各自的屏蔽措施 失效后国家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国际劳工组织于 年月在曼谷召开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区域性研讨会年月,在支持 下,韩国召开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研讨会在支持下,印度印尼泰国 马未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建立了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建立国家重大危险 源控制系统的第步是在确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表的基础上,辨识重大危险 设施和装置,然后逐渐实施企业危险评价整改措施和应急计划......”。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