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化程度较高,人口密集,地震综 合防御能力在年前要达到抗御级地震的水平。 二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 号,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应急指挥系统,完善信息传输系统。 三国家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都提 出了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任 务。 四年月,省召开了防震减灾工作会议,鲁松庭副省 长代表省政府在会上宣布,我省在十五期间要建立健全地震应 急指挥系统。在对省防震减灾十五重点项目的批复 中震函号中明确指出,建设省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中 心等项目,符合十五期间重点项目建设的方向和要求,并 原则同意立项。十五期间,规划在全国建设部分区域地震应 急指挥中心,省的指挥中心也列入其中。 五省防震减灾第十个五年计划第四条第三款中 明确提出建设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2、“.....以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系统工程方案投资估算与 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作千年来,全省陆域已发生 过次破坏性地震。杭州宁波和温州三个中心城市市区都有过地 震破坏的历史记载,并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构造背景。近年来 我省地震活动水平有所增强。年离宁波市区公里的皎口水库 发生了级震群,年又发生了级地震,震中区部分房屋 倒塌,地震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人员伤亡年嵊州市发生 级地震,城关镇发生倒房现象。特别是宁波皎口地震,由于震后应急 工作存在许多问题,致使银行挤兑大量居民外逃生产停止等,造 成千万计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附历史上的地震灾害情况表......”。
3、“.....由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 统震后地震趋势快速判定系统震情信息汇集和震害评估系统地 震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地震现场流动应急系统电子地震政务系统等 六大系统集成,以及建设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科技楼组成。总投资 万元,建筑面积平方米。 二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组成 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地震速报快速响应系统通过数字地震台网进行实时 地震监测或震情跟踪监测,旦监测到省有破坏性地震或强烈 有感地震发生系统集成对以上各系统进行网络集成,提供各系统 正常运行的中心平台和基本数据库支持,保证指挥中心的电源供给。 以上几大部分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其具有的功能运行的 模式运行的场所运行的时段各有不同。 几大系统的建设除了考虑应急工作以外......”。
4、“..... 三建设单位概况 省是受省人民政府和双重领导,并以为主 的部属级单位。该局对全省综合防震减灾工作实行统管理,行使行 政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其主要职责是制订省防震减灾工 作的方针政策,组织起草有关的地方法律法规,制定颁发有关的 技术规范,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制订防震减灾事业中长期发展规 划编制防震减灾工作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管理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并承担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关办事机构的 职责。管理地震烈度区划和震害预测工作管理城镇经济开发区以 及重大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工 作资格审查认证和任务登记。管理以地震动参数和烈度表述的抗震 设防标准按省人民政府的规定,审定省级以下重点项目建设场地的 抗震设防标准指导和监督重大工程及重要设施的抗震设防工作......”。
5、“.....领导所属事业单位指导市县防震减灾工 作立即进入系统响应状态。在进行地震速报的同时,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给出是否需要进行快速响应和应急的警报。 二震后地震趋势快速判定系统在接收到地震应急指令后, 该系统利用有关地震数据前兆台网收集的各种前兆资料对震后 趋势进行快速判定,并进行紧急会商。以保证地震应急指挥措施和方 案的正确制定与实施。 三震情信息汇集和震害评估系统地震发生后,评估系统对 发生的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进行预评估,或对有感 地震造成的有感范围和程度,以及可能引起的社会反应作预评估。所 有评估结果自动送达指挥系统供领导层决策......”。
6、“.....是协同各 应急单位进行工作的联系网络,也是指挥中心和现场指挥部紧密联 系协同工作的应用平台。 五地震现场流动应急系统该系统是应急指挥中心或政府与 应急现场的桥梁,切实保证应急救灾各项措施的正确落实,以及现场 各种震情数据的及时上传。根据地震的大小,可以分别派出流动应急 指挥系统或灾情上报系统到现场工作。 六电子地震政务系统该系统平时作为日常政务处理系统, 在应急状态时,即转为应急指挥系统的辅助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连接 内部各类局域网地震系统和政府有关部门广域网,汇集相关数据供 决策使用,同时又成为向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传递应急或灾情信息的 主要通道。七各丽水奉化活动断裂北北东有余 姚丽水活动断裂镇海温州活动断裂湖州临安活动断裂北 西向有孝丰三门湾活动断裂长兴奉化活动断裂淳安温州活 动断裂近东西方向有昌化普陀断裂衢州天台断裂等......”。
7、“.....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尤其在三大中 心城市杭州宁波和温州都有记载。如公元年杭州地震唐 明宗天成四年已丑是岁所在地震,庐舍倾圯甚多,王开仓赈之 年温州地震,历史记录王朝清雨窗琐录嘉庆十八年癸 酉秋地震,九月十夜震,十二五刻微震,二十四夜又震,户壁为裂, 环铁皆鸣,人至不能起立等。近代和现代在这些断裂带区域,也多 次发生地震,有些地震也造成了直接破坏,如年平阳以东海域 级地震年舟山级地震和宁波皎口地震等 根据综合研究,在省部分断裂带区域和海域存在发生级左右中 等地震的构造背景。与此同时,省多次受到邻近地区的地震波及,如江苏溧阳震 区常熟震区长江口震区南黄海震区的地震都对产生过不小 的影响。甚至台湾地震对我省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巨大,如年台 湾集集地震后,温州市反响强烈,大量市民聚集街头,惊恐不已,经 过政府艰苦细致的工作后,人心才得以安定......”。
8、“.....地震专家和地震研究机构对省特别是浙北地区未 来年发生地震的危险性进行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湾地区 和宁波地区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应力和应变条件,其中杭州湾地区较 为突出。地震活动性研究表明别作出了 定程度的预报。 但省地震应急的科技水平和周边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技术系统的建设差距更加明显,尚不能满足我省防震减灾工作 的需要。 是震情应急会商工作的技术支持水平不高,以单机手动方式 为主。遇有紧急震情,无法科学快速地判断地震趋势,影响应急方 案的制订。 二是获取震区上报信息主要通过电话系统传递,手段比较落后 信息的调查汇总主要靠人工在有限范围内收集,往往不能全面及时 地反映震区情况,影响或延误政府制订应急方案。 三是决策的科学性不强,由于没有先进的技术系统支持,应急方 案制定仍停留在行政性人为决策的阶段......”。
9、“.....造成现场地震监测 和信息采集汇总上报及现场临时决策指挥等都难以顺利落实。 五是已建成的防震减灾技术系统功能单,综合效益不明显,特 别是未能发挥在地震应急快速响应方面的功能。需要在现有技术系统 基础上,利用高新技术,进步建立起全省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的技术 系统和指挥系统。 九五期间,全国已有部分省市建立了地震应急指挥的技术 系统,在应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周边的福建江苏上 海等省市已准备对原有应急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他们建设应急指挥技 术系统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省已有多次破坏性地震的历史记录 省和多震区相比,地震频度和强度相对较低,但少震区也会 发生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据不完全统计,近在杭州湾长江口苏浙皖交界地区 存在发生级地震的背景空区。年长江口外级地震之 后,年发生了嵊州级地震,不排除今后浙北还有发生 中强震的可能......”。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