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有塑件的设计能适应成型工艺的要求,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模具结构。这样既能保证塑件顺利成型,防止塑件产生缺陷,又能达到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塑料制品的工艺分析塑件的几何形状与成型的方法,模具分型面的选择,塑件是否能顺利成型和出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设计塑件时应认真考虑,使塑件的几何形状能满足其成型工艺性要求,在不影响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都应力求简单,避免侧表面凹凸不平和带有侧孔,这样容易从模腔中直接顶出,避免了模具结构的复杂性。本设计的制品为漱口杯,其几何形状见制品零件图脱模斜度为了易于使塑件从模具取出或从塑件中抽出型芯,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塑件内外壁具有足够的脱模斜度。最小脱模斜度与塑料性能收缩率的大小,塑件的几何形状有关。但在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凡塑件要求高的,采用较小的脱模斜度。.凡较高的,较大的尺寸,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塑件形状复杂的,不易脱模的应选用较大的脱模斜度。.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塑件壁厚较厚时,会使成形收缩增大......”。
2、“......如果要求脱模后塑件保持在型芯的边,塑件的内表面的脱模斜度可选的比外表面小反之,要求脱模塑件留在型腔内,则塑件外表面脱模斜度应小于内表面,但是,当内外表面脱模斜度不致时,往往不能保证壁厚的均匀。.增强塑料宜取大,含自润滑剂等易脱模塑料可取小。.斜度取留方向,对于塑料内表面是以小端为基准,斜度向扩大方向取,塑件外表面则应以大端为基准,斜度向缩小方向取.综合考虑以上几点,选取本制品的脱模斜度为材料为聚苯乙烯塑件的壁厚塑件壁厚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塑件的使用要求,例如强度刚度绝缘性重量,尺寸稳定性和与其他零件的装配关系。壁厚设计也要考虑到塑件成形时的工艺性要求,如对熔体的流动性阻力,顶出时的强度和刚度等。在满足工作要求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塑件壁厚设计时还应遵循下面两项基本原则尽量减小壁厚减小壁厚不仅可以节约材料,节约能源,也可以缩短成型周期,因为塑料是导热系数很小的材料,壁厚的少量增加,会使塑件在模腔内冷却时间明显增长。漱口杯,注塑,设计毕业设计,全套......”。
3、“.....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如家用电器仪表仪器建筑器材汽车工业日用五金等众多领域,塑料制品所占的比例正迅猛增加。由于在工业产品中,个设计合理的塑料件往往能代替多个传统金属结构件,加上利用工程塑料特有的性质,可以次成型非常复杂的形状,因此,近年来工业产品塑料化的趋势不断上升.注塑成型是塑料加工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该方法全部热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制得的塑料制品数量之大是其他成型方法望尘莫及的。由于注塑成型加工不仅产量多,而且运用于多种原料,能够成批,连续的生产,并且具有固定的尺寸,可以实现生产自动化,高速化,因此,具有得极高的经济效益。作为注塑成型的加工的主要工具之的注塑模具,在质量精度制造周期以及注塑成型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反应能力和速度。与其他行业相比模具制造业存在成本高,要求制造周期短技术性强的特点,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这些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
4、“.....从根本上改变了模具生产的面貌,可靠地保证了模具所生产的精度与质量。预硬易切削以及高光亮等,新型模具材料的应用,大大地方便了加工几热处理。另外,模具标准件和标准件为基础的特殊定制零件的普及,明显地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近年来,塑料成型加工机械和成型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加深理论研究在模具设计中,对工艺原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模具设计以由经验设计段逐渐向理论计算设计方面发展。高效率自动化大量采用各种高效率自动化的模具结构,如高效冷却以缩短成型周期各种能可靠地自动脱出产品和流道凝料的脱模机构热流道浇注系统注射模具等。高速自动化的塑料成型机械配合以先进的模具,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型超小型及高精密由于塑料应用的扩大,塑料制件以应用到建筑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各个工业领域,于是出现各种大型精密和高手命的成型模具......”。
5、“.....研制了各种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且易加工的热处理变形小导热性优异的制模材料。数及塑料性能等因素有关。浇口的截面要小,长度要短,这样才能增大料流速度,快速冷却封闭,便于使塑料制品分离,塑料制品浇口痕迹亦不明显。塑料制品质量的缺陷,如缺料缩孔拼缝线质脆分解白斑翘曲等,往往都是由于浇口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浇口的类型根据模具浇注系统在塑料制品上开设的位置形状不同,选择不同形式的浇口,结合本质品的特征,选择点浇口。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制品断面较厚的部位,能使熔融的塑料从塑料制品厚断面流向薄断面,保证塑料充模完全。浇口位置的选择,应使塑料充模时间最短,减少压力损失,有利于排除模具型腔中的气体。浇口不能使熔融塑料直接进入型腔,否则会产生漩流,在塑料制品上留下螺旋形痕迹,特别是点浇口侧浇口等,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防止在塑料制品表面上产生拼缝线,特别是圆环或筒形塑料制品,应在浇口对面的熔料结合处加开冷料穴。装有细长型芯的注塑模具所开设的浇口位置,应当离型芯较远......”。
6、“.....错位和折短。大型和扁平塑料制品成型时为了防止塑料制品翘曲变形和缺料,可采用多点形浇口。浇口位置应尽量开设在不影响塑料制品外观的部位,如开设在塑料制品边缘和底部等。浇口尺寸的大小,应取决于塑料制品的尺寸几何形状结构和塑料的性能。设计多型腔注射模具时,结合流道平衡并考虑浇口的平衡,应做到熔融塑料同时均匀充满型腔。对于同种塑料制品的多型腔注射模具来说,可按浇口与主流道的距离,逐渐加大浇口的截面,减少较远浇口的阻力。采取保持各浇口大小相等改变其长度或保持浇口宽度和长度定改变其深度两种方法,来使浇口平衡。对于不同塑料制品的多型腔注射模具来说,常把最大塑料制品的型腔布置在最靠近主流道的部位。为了在开模时从浇口套内拉出主流道凝料使与注塑机喷嘴分离,般在冷料穴的尽端设置拉料杆。对于薄壁制件,由于点浇首先应考虑注塑机的各项规格和工作性能,以及考虑制品的精度要求,模具制造的费用以机床的注塑能力为基础,每次注射量不超过注塑机注塑量的。按公式式中型腔数注塑机的注塑量浇注系统的重量塑件重量代入数据得......”。
7、“.....通常认为,模具中每增加个型腔,所成型的制品精度将下降,多型腔模具的制造精度低,塑件的精度也低。从塑件产量考虑,对试制或小批量塑件宜取单型腔或少型腔,大批量时宜取多型腔。由于本制品精度要求不高,且属于大批量生产,综合考虑初步确定型腔数目为.注塑机的选择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和获得良好的塑件。在模具设计时应选择合适的注塑机。般应考虑下列几个问题.额定注塑量国产标准的注塑机均用塑料的容量表示次注射量。因聚苯乙烯塑料比重是.近似与。因此以聚苯乙烯为基准来确定注塑机的额定注射量。由于习惯对注塑机的注射量也可采用克量来表示。以容量计算式中注射机的最大注射容量成型塑件及浇注系统所需塑料的容量.为系数,般要求成型塑件的容量不超过注射机容量的以克量计算式中注塑机最大注塑克量成形塑件及浇注系统所需塑料的容量.为系数,般要求成型塑件的容量不超过注射机容量的选用公式计算.额定锁模力选用注塑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型腔压力产生的开模力,不然模具的分型面要分开而产生溢料。注射时产生的型腔压力,对柱塞式注塑机因注射压力损失较大......”。
8、“.....所以型腔压力较大。另外对不同流动性的塑料喷嘴和模具的结构形式,其压力损失也不样。般熔料经喷嘴时其注射压力达,经浇注系统入型腔时型腔压力般为.锁模力和成形面积的关系由下式确定塑件的壁厚减小也有利于获得质量较优的塑件,因为厚壁塑件容易产生表面凹陷和内部缩孔。二尽可能保持壁厚均匀塑件壁厚不均匀时成型过程中所需的冷却时间不同,收缩率也不同,容易造成塑件的内应力和翘曲变形。因此设计塑件时应尽量减小各部分的壁厚差别。般情况下应使壁厚差别保持在以内。对于由于塑件结构所造成的壁厚差别过大情况,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减小壁厚差可将塑件过厚部分挖空。可将塑件分解,即将个塑件设计为两个塑件。综合考虑,本制品壁厚选取为,且尽量保持壁厚均匀。支承面当塑件需由个面作为支承面时,如果整个面来作为支承面,在制造过程中是易满足要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在设计塑件时采用凸边或几个凸起的支脚作为支承面。环行周边支承面或支承底脚高度不应小于.......”。
9、“.....本制品环行支承面的高度取.圆角在塑件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塑件强度,改善塑料的流动情况乃偏于脱模,所以在塑件各面或内部连接处,应采用圆弧过度。尤其对增强塑料更有利于填充型腔。另外,塑件上的圆角对模具制造和机械加工及提高模具强度也是不可少的。在塑件结构上无特殊要求时,塑件的各连接处均应有半径不小于.的圆角。本制品中内圆角半径为,外圆角半径为.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根据推荐,本制品选取级精度。.注塑过程的特点注塑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和正确运用对合理设计塑件和取的良好的塑件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注塑是在封闭的模腔中进行的塑件是在封闭的模腔中成型的,成型时是将受热熔化的塑料的熔体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细小的浇道注入已经闭合的模具腔体。在封闭模腔中成型塑件。革新模具制造工艺为了更新产品花色和适应小批量产品的生产要求,除大力发展高强度高耐磨性的材料外,同时又重视简易制模工艺的研究,这大大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降低了成本。在模具制造工艺上,为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减少钳工等手工操作的工作量......”。
30-daotao-1.prt.1
30-daotao-2.prt.2
30daozhu.prt.1
35-daotao-1.prt.1
35-daotao-2.prt.1
35-daotao-3.prt.1
35daozhu.prt.1
b16x160.prt.1
cehuakuai.prt.3
dangkuai.prt.1
daoci.prt.4
daohuanluoding.prt.1
daohuanluoding.prt.2
dczz.asm.2
dczz.asm.3
dinggan.prt.3
dingjuluoding.prt.2
dingmoban.prt.8
dingmoban.prt.9
dingmogudingban.prt.2
dingweihuan.prt.1
dizuo.prt.5
dongmoban.prt.2
dongmogudingban.prt.5
gb65-85-m8x50.prt.1
huakuaizuo.prt.20
huichenggan.prt.2
jiaokoutao.prt.1
lage.prt.4
lagetianhuang.prt.2
laliaoding.prt.2
m10x20.prt.1
m10x35.prt.1
m12x50.prt.1
m12x90.prt.1
m20x180.prt.1
m8x20.prt.1
m8x40.prt.1
shangtuiban.prt.2
shuizui11.prt.1
std.out
suojingkuai.prt.2
tanliaoban.prt.5
tianhuang.prt.1
tiubandaotao.prt.1
tiubandaozhu.prt.2
trail.txt.1
xianeweidaotao.prt.1
xianweidaozhu.prt.2
xiao6x24.prt.1
xiao6x30.prt.1
xiatuiban.prt.3
xiedaozhu.prt.1
xingxing.prt.1
xingxingxiangkuai.prt.2
xw.asm.1
zhichengding.prt.1
zhichengkai.prt.1
zhichengzhu.prt.1
zongzhuangtu.asm.1
导柱1(A4).dwg
(CAD图纸)
导柱2(A4).dwg
(CAD图纸)
顶板导柱(A4).dwg
(CAD图纸)
顶杆(A4).dwg
(CAD图纸)
定距螺钉(A4).dwg
(CAD图纸)
定模固定板(A2).dwg
(CAD图纸)
定位环(A4).dwg
(CAD图纸)
滑块28.dwg
(CAD图纸)
回程杆(A4).dwg
(CAD图纸)
浇口套(A4).dwg
(CAD图纸)
拉料钉(A4).dwg
(CAD图纸)
目录(1页).doc
任务书(4页).doc
任务书封面(1页).doc
上推板(A2).dwg
(CAD图纸)
说明书(28页).doc
说明书封面(1页).doc
推板导套(A4).dwg
(CAD图纸)
限位导套(A4).dwg
(CAD图纸)
限位导柱(A4).dwg
(CAD图纸)
斜导柱(A4).dwg
(CAD图纸)
型芯(A4).dwg
(CAD图纸)
摘要(2页).doc
支承钉(A4).dwg
(CAD图纸)
支承块(A3).dwg
(CAD图纸)
支承柱(A4).dwg
(CAD图纸)
制品图(A4).dwg
(CAD图纸)
总装图(A0).dwg
(CAD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