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而是其他侧面,但由于连带考虑了同样具有这些侧面的非欺诈行为,所以就更无 法直接以欺诈或诈骗来命名。例如刑法上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 等等......”。
2、“.....则文质不符。因此, 诈骗是欺诈的种特殊行为形态,诈骗犯罪是欺诈犯罪的种特殊犯罪形态。换 言之,欺诈犯罪是诈骗犯罪的属概念。有些学者没有注意到欺诈与诈骗 的上述区别,而把西方刑法上的欺诈犯罪翻译成了诈骗犯罪。例如,把津贴救济 欺诈罪译为津贴救济诈骗罪,把保险欺诈罪译成为保险诈骗罪,等等......”。
3、“.....清华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正是在这个 意义上,有的学者把上述犯罪译为津贴救济诈欺罪保险诈欺罪等是较 为可取的。这就涉及到欺诈与诈欺的关系问题。 欺诈与诈欺也是同义词。许慎说文解字曰诈,欺也。我 国民商法和经济法中都使用欺诈而不是诈欺。而我国学者般都把西方 民法上与欺诈同等意义的词语翻译为诈欺......”。
4、“.....既然如此,那么在刑法学上使用哪个词为好呢有的学者认为以采 用诈欺为好。理由是我国古代刑法上都使用诈欺而不是欺诈,旧 中国年和年刑法也都使用诈欺而不是欺诈。注参见陈兴良 金融诈欺的法理分析,载中外法学年第期笔者持相反意见。诈 欺与欺诈的细微差别仅在于附加的风格色彩方面。具体说,诈欺是古 代法律中使用的个词......”。
5、“.....主要是因 为大陆学者直接从旧中国学者以及我国台湾学者中沿用过来的,而其之所以翻译 成诈欺,是由于受到文言文的深刻影响。大陆早就革除了文言文的使用,诈 欺因而显得不通俗相反,欺诈则是白话文运动的结果。可见,欺诈具 有白的风格色彩,而诈欺具有文的风格色彩......”。
6、“.....北 京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这就要求立法者面对欺诈犯罪,凡能 以传统的诈骗犯罪构成模式立法的则仍尊重传统,凡不应再以传统的诈骗犯罪构 成模式立法的则应建构新的模式。具体而言,在罪名和犯罪构成的立法设计上, 以诈骗为名的欺诈犯罪应是那些可以按照诈骗犯罪上述三种构成模式来构架 的欺诈犯罪行为......”。
7、“.....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并以不同的标准进行。欺诈犯罪是从 揭示犯罪的行为方式特性视角上,以犯罪行为是否使用了欺诈手段为标准划分出 的类犯罪,不属于这类的犯罪则可概称为其他犯罪。欺诈犯罪与其他犯罪的 区分,目的在于揭示欺诈行为犯罪化的般规律......”。
8、“..... 欺诈之含义 研究欺诈犯罪的原理,首先遇到的就是欺诈欺骗诈骗诈 欺诈伪这些词语的关系问题。有人认为诈骗犯罪与诈欺犯罪欺诈犯罪 同义注参见王晨诈骗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年版, 说明第页和正文第页。,有人把外国的诈骗罪译为欺诈罪或诈欺罪,注 参见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
9、“.....第页马克昌 等主篇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年版,第页。, 也有人把金融诈骗罪称为金融诈欺犯罪金融欺诈犯罪等。注参见陈 兴良金融诈欺的法理分析,载中外法学年第期惩治与预防 金融欺诈研讨会观点综述,载政治与法律年第期赵秉志中国 金融欺诈犯罪的特征及其法律惩治......”。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