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国论也是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篇文章推荐给朝廷,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国论。
‚论‛是散文的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但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预习指导‚预习提示‛。
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
‚预习提示‛共小段。
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
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
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
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
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
读课文时可以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
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
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国互丧,率赂秦耶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洎牧以镵诛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从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与而不助国也粮而景从悉使兵负草填之革灭尽之标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国互丧思厥先祖父始速祸焉至于颠覆辨析加点字的意义文言句中若有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
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至丹以荆卿为计译文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
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赵尝战于秦其势弱于秦苏洵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世。
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
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
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万两,丝绢万匹。
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万两,绢万匹。
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万两绢万匹,茶叶万斤。
而在此前的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万贯。
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预习提纲参考答案ǔ嬴赢羸殆怡贻古义见注释,练习‚‛见‚教参‛,仅举今义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
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
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
迅迅,快。
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定数命运屡次计算交好欤文言语气词,用于句尾拿攻克有人或许像还爱惜吝惜发语助词表原因大概弊病困顿失败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
诸侯秦。
刺秦王抗秦之。
译文略。
赵国曾经次和秦作战。
‚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
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研习新课方法提示议论文般有引论本论结论部分。
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
给议论文划分段落般可按上述个部分进行。
至于段落之内的层次划分,或各段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分析,则应参考第册第页‚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的知识短文所说的进行。
国论译文篇国论苏洵教学目标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认识苏洵关于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重点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
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
秦自孝公前年至前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
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
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国赂秦而另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段。
哪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段。
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
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国而言还是般性结论结束语正因为是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
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诵读第段。
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年,灭魏前年,灭楚前年,灭燕灭赵前年,灭齐前年。
‚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
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国未赂秦。
‚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要求速背,只用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国破灭‚弊在赂秦‛。
诵读第段。
补充注释‚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
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
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
‚所得‛,指受赂得地。
‚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
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厥同‚其‛。
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
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起视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
秦在国之西,不可能‚境‛而至。
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判形声兼会意。
半,物中分。
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古人云古人,指苏代。
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连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找出本段中的论断‚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个是主要的后个。
说明理由。
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开头至‚固不在战矣‛。
提示注意排比句式。
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
‚则‛,相当于‚可见‛。
‚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
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
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
‚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
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国灭亡的原因。
留作业。
段,准备诵读第段。
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课时检查作业。
背诵第段。
诵读第段。
补充注释迁灭古代灭掉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鼎于洛邑。
迁灭即灭亡。
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
斯,代词,这。
‚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
1、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