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好。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组织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让群众可感可及”。
这一重要部署体现了我们党以践行群众路线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心,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明确了路径、提供了方法。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推进作风建设目的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新征程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以高度政治自觉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最大限度凝聚民心、集聚民智、汇聚民力,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我想先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去年,我在某地调研时,遇到一位社区干部。
她告诉我,他们社区推行“民情日记”制度,要求每位网格员每天走访群众,记录居民的“急难愁盼”。
一位独居老人反映楼道灯坏了,网格员当天就上报,第二天就修好了。
老人拉着她的手说:
“以前觉得干部离我们远,现在感觉你们就在身边。
”这位干部的话让我深受触动。
群众路线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常青”。
当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我们的党就会更加贴近群众,我们的事业就会更有根基。
这让我也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一次经历。
当时,单位组织一次政策宣讲,我们准备了精美的PPT和宣传册,但群众反应冷淡。
后来,一位老同志建议我们改变方式,直接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用“大白话”讲解政策。
结果,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纷纷点赞。
这让我明白:
群众路线不是“我说你听”,而是“你呼我应”;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俯身倾听”。
只有真正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
说到这里,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
当您接到群众的诉求时,是“马上办、办到位”,还是“拖一拖、等一等”
当您制定政策时,是“闭门造车”,还是“开门问策”
当您看到群众对工作有意见时,是“虚心听取、立即整改”,还是“视为麻烦、敷衍了事”
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志都希望群众满意、工作出色。
但现实中,为什么一些政策会“水土不服”
为什么一些工作会“最后一公里”梗阻
为什么群众会感觉“获得感”不强
这背后,暴露出的正是我们在践行群众路线上的“短板”:
有的干部认为“只要不犯大错,小问题无关紧要”;有的觉得“工作太多,没法面面俱到”;有的甚至认为“深入群众是‘浪费时间’,不如坐在办公室‘高效’”。
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深处进行反思,真正把“群众路线”作为工作的生命线来坚守。
一、人民立场是根本,必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我们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才能无往而不胜。
但反观一些令人痛心的案例,某地为了完成“厕所革命”任务,突击建了大量公厕,但选址不合理、后续维护跟不上,不少厕所成了“摆设”,群众怨声载道。
这警示我们:
“为民”不是“作秀”,“服务”不是“应付”。
我们必须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晴雨表”,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二、持之以恒纠“四风”,聚焦践行群众路线面临的突出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严重背离党的初心使命,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寸步不让纠“四风”,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是赢得群众支持和信赖的要事,更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
在这方面,我们单位也曾有过教训。
一次,我们开展惠民政策宣传,只发传单、贴标语,没有深入解读,结果群众对政策理解不深,申请率很低。
后来我们改进方式,组织宣讲会、入户讲解,效果显著提升。
这说明:
“四风”问题是顽症,必须反复抓、抓反复。
我们要严肃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着重解决在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等不良风气,用好的作风不断赢得群众信任与拥护。
三、把群众路线融入好干部标准,锻造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队伍。
党员干部作为群众路线的践行者,其自身素质和作风形象直接影响群众路线的践行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放在第一位,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定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在知实情、出实招、谋实效中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要勇于为民担当,主动投身到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去,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清醒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始终做到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
作风问题往往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必须从制度层面找到治本之策,依靠制度来巩固成果。
说到制度,我要特别提到,某地一个单位开发了十几个政务APP,要求干部每天打卡、点赞、转发,结果干部疲于应付,群众却反映问题得不到解决。
这警示我们:
技术不是“形式主义”的新载体,而是“减负增效”的好帮手。
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建立统一平台,打通数据壁垒,简化优化工作流程,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
同时,要将践行群众路线的质效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与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紧密挂钩,激励干部主动改进作风,积极深入群众;要健全群众监督和评价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反映问题线索,坚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评判标尺实实在在地交给群众。
同志们,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更是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当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我们的党就会更加坚强有力,我们的事业就会更加兴旺发达。
我们期待的,是一个干群关系融洽、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局面。
在这样的环境中,干部才能干出实绩、赢得民心,群众才能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要端正态度,把“为民服务”作为最基本的工作准则。
第二,要深入基层,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三,要勇于担当,对群众的诉求主动承担责任、立即响应。
第四,要接受监督,让群众成为我们工作的“阅卷人”。
以高度政治自觉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更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
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今天的党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1、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