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

格式:word 上传:2025-07-21 20:52:44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修改意见稿

1、“.....因此,程序性的要求对于信访活动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从总体上看,信访条例对于行政救济程序的要求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信访的程序性要求低于其他行政救济机制。信访条例第条要求市县两级政府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利于迅速解决纠纷的工作机制,依法及时合理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这充分说明信访主体在解决行政纠纷机制方面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决定了信访救济难以采用统的程序。对于信访来说,因为信访工作机构事实上只能是个传递纠纷信息的机构,实际解决纠纷的机构仍然是信访请求所涉及问题的有关行政机关,因此为信访制定统的解决纠纷复议的关系原稿。信访条例对于信访功能的定位是复合型的,理论上般认为信访兼具有监督和救济两大功能。从信访条例第条和第条的规定看,信访事项主要包括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投诉请求。提出建议意见属于公民行使监督权,投诉请求属于救济权的范畴......”

2、“.....投诉请求也称为求决类信访,它虽然不是严格的法律用语,但是它的基本含义可以视为申请特定的行政救济。信访条例第条规定投诉请求类信访必须提出特定的请求和事实理由,这点明显与行政复议法中对当事人申请立案的规定具有共通之处。而从投诉请求的字面含义看,它隐含了信访人对行政机关特定行为的申诉,并且对信访工作机构提出了特定的请求。投诉请求所蕴含的这些要素使得这种类型的信访具有行政救济的性质。与信访条例相比,些地方性法规对于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的定位更为明确,例如,北,信访事项主要包括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投诉请求。提出建议意见属于公民行使监督权,投诉请求属于救济权的范畴。反映情况既可能是行使监督权也可能是行使救济权。投诉请求也称为求决类信访,它虽然不是严格的法律用语,但是它的基本含义可以视为申请特定的行政救济。信访条例第条将立法宗旨确定为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3、“.....维护信访秩序。它似乎没有对信访的监督功能和救济功能进行明确的区分,更没有在这两者之间确定主次关系。这说明了信访条例在信访功能定位上的模糊性。就其中的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而言,该合法权益既可以理解为信访人意图通过信访活动得到救济的权益,又可以理解为信访人在参与信访活动中本身所拥有的权益。这导致人们对信访功能在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有学者提出种本来以政治监督为初衷的制度,其所设定的规范中自然亦明就不应当再转向行政复议程序。但是无论如何,以上论述中所包含的行政复议机构或信访复查复核机关不予受理的情形似乎都缺乏现行法律明确的支撑。复查复核程序与行政复议程序的纠葛关系在客观上由于我国的信访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各自为政而造成,这是立法的缺陷。在实际操作上看,为了避免信访人用足政策,信访工作机构在这方面也应当与行政复议机构建立沟通机制。参考文献孙大雄论信访权的权利属性社会主义研究......”

4、“.....林来梵,余净植论信访权利与信访制度从比较法视角的种考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田文利,马立民民主与法治之间信访的多维解读与多重建构南都学坛,沈福俊中国行政救济程序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徐运凯,史学成行政复议法实务指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在行政系统内部产生不同的处理结果,信访工作机构对这种信访事项应当不予受理。对于信访人应当通过行政复议解决的行政争议,信访工作机构也应当不予受理并告知信访人行政复议的途径。这两个方面的义务凸显了行政复议的优先性和信访的补充性。但是,这在信访实践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实践中,仍然出现过信访级审查机构受理了依法应当通过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工作机构需要信访人主动告知其已经申请行政复议的事实......”

5、“.....他不定愿意主动告知。另外,这还需要信访工作人员熟稔行政复议法律知识,能对信访事项是否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有个大致准确的预判。因此,信访工作机构与行政复议机构之间共同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有些地方已经尝试制订关于将信访案件移交行政复议机构受理的规定或类似文件,例如,青海省政府办公厅于年月印发。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可以对信访请求作出支持或不予支持的处理意见。如果有关行政机关不予支持信访请求,那就意味着该信访处理意见并没有改变信访请求中所针对的原行政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关行政机关没有创设个新的具体行政行为,该处理意见不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如果有关行政机关支持信访请求,那就意味着它改变了原行政行为,为信访人创设了新的权利和义务,从理论上说,信访人可以针对该信访处理意见提起行政复议。但是,既然是有关行政机关支持了信访人的请求......”

6、“.....不过,因为新的处理意见可能给信访中的第人带来权利义务的变化,不排除该第人对信访处理决定提出行政复议。值得注意的是信访条例第条虽然规定了有关行政机关对信访请求支持或不予支持两种处理意见,但是在实践中不排除有关行政机关可以部分支持信访请求,这种处不予受理。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超过时效的行政争议不能申请行政复议,除非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这属于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但这种行政争议是否可以信访,信访条例上并没有这种禁止性规定。信访条例第条的基本精神是避免信访和行政复议两种救济程序的重叠和冲突,而不是有意将行政复议作为信访的前臵程序,因此,信访对于行政复议的行政救济功能具有补充性的作用。那么,究竟怎样合理安排信访与行政复议在行政救济方面的分工问题信访条例第条要求信访工作机构对于属于已经或依法应当通过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并同时告知信访人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

7、“.....同时也为信访工作机构确定了将些信访事项分流到行政复议渠道的义务。如果信访人已经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行政争议,为了避免信访与行政复议相互打架,从有这种禁止性规定。信访条例第条的基本精神是避免信访和行政复议两种救济程序的重叠和冲突,而不是有意将行政复议作为信访的前臵程序,因此,信访对于行政复议的行政救济功能具有补充性的作用。那么,究竟怎样合理安排信访与行政复议在行政救济方面的分工问题信访条例第条要求信访工作机构对于属于已经或依法应当通过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并同时告知信访人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这些规定明确了行政复议作为法定途径在救济渠道选择上的优先性,同时也为信访工作机构确定了将些信访事项分流到行政复议渠道的义务。如果信访人已经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行政争议,为了避免信访与行政复议相互打架,从而在行政系统内部产生不同的处理结果......”

8、“.....对于信访人应当通过行政复议解决的行政争议,信访工作机构也应当不予受理并告知信访人行政复的工作力度,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是,在总体上,信访工作机构在行政救济程序中并不拥有对投诉请求实体问题的处理权和决定权,实体问题的处理权是由有关行政机关享有的。信访工作机构作出的信访答复大多是程序性处理行为,主要是对信访事项的接收转送及反馈,般没有实体处分权。信访工作机构不具有直接处理行政救济的权力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信访工作机构的权力直接作用于有关行政机关的公权力,而不是信访人在行政救济中所主张的权利,否则信访工作机构就拥有超越或取代其他行政机关的权力第,信访工作部门只是政府的内设部门,而不是其他行政机关的上级机构。信访与行政复议的分工与衔接同样作为行政救济程序,信访与行政复议制度之间具有最为紧密的亲缘关系。两者都是行政系统内部的救济程序和自我纠错方式......”

9、“.....信访与行政复议在行政救济功能上既存在着分工又的途径。这两个方面的义务凸显了行政复议的优先性和信访的补充性。但是,这在信访实践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实践中,仍然出现过信访级审查机构受理了依法应当通过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工作机构需要信访人主动告知其已经申请行政复议的事实,但是信访人为了获得救济的双保险,他不定愿意主动告知。另外,这还需要信访工作人员熟稔行政复议法律知识,能对信访事项是否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有个大致准确的预判。因此,信访工作机构与行政复议机构之间共同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有些地方已经尝试制订关于将信访案件移交行政复议机构受理的规定或类似文件,例如,青海省政府办公厅于年月印发了行政复议与信访工作联系规则......”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10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10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10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10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10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10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10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10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10
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原稿).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10
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 内容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