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齐聚一堂,共同上一堂以“赓续伟大抗战精神 在新征程中砥砺前行”为主题的党课。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8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天,是亿万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日,是民族觉醒与复兴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殊死抗争中,中国人民以不屈的意志、无畏的牺牲和坚韧的奋斗......”。
2、“.....这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今天,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更应深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汲取力量......”。
3、“..... 一、厚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而这一切的根基,正是深植于血脉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回望抗战岁月,从东北抗联的杨靖宇、赵一曼,到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守四行,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一个信念——“誓死不当亡国奴”......”。
4、“.....身份不同,但信仰相同:国家兴亡,人人有责。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虽不再面临枪林弹雨,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同样是考验我们忠诚与担当的“战场”。我们要从抗战历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特别是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我们,更要以“功成不必在我......”。
5、“.....扎根泥土、服务群众,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具体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让爱国情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砥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锤炼敢于斗争的硬脊梁? 抗战时期,面对装备精良、凶残暴虐的侵略者,中国军民没有退缩,而是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决绝,打响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一系列彪炳史册的战斗。敌后根据地的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
6、“..... 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生动写照。今天,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我们面临的挑战从未减少: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科技“卡脖子”难题、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矛盾交织……哪一项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解决的。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面对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不能“绕道走”“踢皮球”......”。
7、“.....不能“装聋作哑”,而要敢于亮剑、动真碰硬;面对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更要立场坚定、坚决抵制。 我们要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练就一副“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真正成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先锋战士。 三、坚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保持战略定力夺取新胜利?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科学预见了抗战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8、“.....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事实证明,正是凭着这份战略清醒和必胜信念,我们才能在最黑暗的时刻坚持下来,最终迎来黎明。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面临新旧动能转换,国际环境风云变幻。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我们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 我们要坚信:只要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跨不过的坎。 推进乡村振兴......”。
9、“.....需要久久为功;推动高质量发展,更要持之以恒。 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不折腾、不反复、不松劲。哪怕遇到挫折也不气馁,哪怕进展缓慢也不放弃,始终朝着既定目标坚定前行。 正如抗战胜利不是一天取得的,民族复兴也绝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们心中有光、脚下有力、眼中有民,就一定能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