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围绕一个看似微小却直指作风要害的关键词展开学习——“有待”。这个在汇报材料中频繁出现的词语,如“调研深度有待加强”“工作力度有待提升”“作风有待改进”,表面上看是谦逊自省,实则可能暗藏玄机。它像一层薄纱,遮住了问题的实质,也模糊了落实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事情说了,得听到落地的回响,看看落实得到底怎么样。”这句话振聋发聩,直击当前一些工作中“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顽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靠的正是“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不仅是历史的警示,更是时代的召唤。
然而,在现实中,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用“有待”来回应问题、敷衍责任。这种“万能待办式”的表达,让“有待”成了“久待”,甚至“空待”。群众听到了承诺,却等不来回响;看到了文件,却看不到实效。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问题,更是政治品格的考验。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几年前,某地群众多次反映一条主干道夜间照明不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在调研报告中写道:“照明设施完善工作有待推进。”一年后,报告变为:“照明问题解决进度有待加快。”又过了一年,仍是:“群众夜间出行安全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三年过去了,路灯依旧昏暗。直到一位老人夜间摔倒受伤,事件被媒体曝光,才“紧急启动”改造工程,三个月内全部完工。事后群众感叹:“如果早一点‘马上就办’,何至于等到流血才亮灯?”
这让我想起自己在基层任职时的一段经历。当时,一个老旧小区的排水问题多年未解,每逢大雨就内涝。居民年年上访,回复总是“改造计划有待研究”。我接手后,带着技术团队现场勘查,三天内拿出方案,一周内协调资金,一个月完成施工。完工那天,一位老大爷拉着我的手说:“干部能不能干事,不看你怎么说,就看灯亮不亮、水通不通。”
在座的同志,你们在工作中是否也遇到过“说了多年、不见行动”的‘有待’事项?当时是怎么推动解决的?
(稍作停顿,目光扫视,鼓励互动)
正是这些“待而不决”的问题,消解了群众的信任,损害了党的形象。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些明明可以马上解决的问题,却要“有待”多年?为什么“说了”却始终听不到“回响”?根源就在于——缺乏“马上就办”的紧迫感,缺少“一抓到底”的担当力。
今天,我们就围绕“让‘有待’变‘有为’”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如何将党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从“说到”走向“做到”。
一、抓落实,首先要破除“语言套路”,把“有待”变成“有为”。
“有待”之所以成为“高频词”,是因为它安全、模糊、免责。但它恰恰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温床。群众最反感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明知问题却“待”而不决的态度。
在这方面,“法治‘燃灯者’”邹碧华的事迹给我们深刻启示。他在推进法官员额制改革时,面对利益调整的阻力,有同事劝他“悠着点,少得罪人”。他却坚定地说:“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该担当时必须担当。”他没有用“有待研究”来回避矛盾,而是迎难而上,设计出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改革方案,最终推动改革落地。他的担当,让“有待解决”的难题变成了“有为可成”的现实。
但反观一些单位,对问题习惯“软处理”。某市一职能部门在接到企业反映审批流程繁琐的诉求后,仅在内部会议记录中写下“流程优化有待加强”,此后再无下文。企业多次追问,答复仍是“正在研究”。直到上级督查组介入,才仓促推出简化措施,但已严重损害了营商环境。
“有待”不是挡箭牌,“拖延”不是护身符。 只有拿出“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才能让承诺真正落地,让群众听到回响。
二、抓落实,关键要定准“靶子”、踩实“步子”,把“虚话”变成“实招”。
抓落实不能空喊口号,必须有清晰的“施工图”和严密的“责任链”。目标不明、责任不清,落实就会跑偏走样。
“樵夫”廖俊波是抓落实的典范。他常说:“思想领先一步,动作快人一步。”在繁忙的招商工作中,他仍坚持挤时间买书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正是这种求新求知的劲头,让他总能提出破解难题的新思路。他主政政和县期间,用三年时间让这个全省倒数的贫困县跻身发展前十,靠的就是把每一项任务都细化为具体项目,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一抓到底。
然而,也有一些干部抓落实“大而化之”。某县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产业振兴有待提升”,但未制定具体产业规划,未明确责任单位,结果各乡镇各自为政,项目重复、资源浪费,成效甚微。
落实不能“大概齐”,工作不能“差不多”。 必须把“有待加强”细化为“何时做、怎么做、谁来做”,形成“部署—执行—反馈—改进”的闭环,确保每一步都踩实、每一环都到位。
三、抓落实,更要有善抓的能力和长抓的定力,把“显绩”与“潜绩”统一起来。
抓落实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深度和持久力。不能只做立竿见影的“显绩”,忽视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
比如,基层治理中的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社区营造等工作,往往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见效。如果只盯着“GDP”“大项目”这类“显绩”,而对群众的“急难愁盼”用“有待解决”搪塞,就是本末倒置。
某地推行“民情日记”制度,要求干部每周至少走访10户群众,记录诉求并限期反馈。起初有人抱怨“增加负担”,认为“解决率有待提高”。但坚持三年后,群众信访量下降60%,干群关系显著改善。这说明,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难在久久为功。
反观一些地方,热衷于“短平快”项目,对需要长期投入的基础工作则“有待规划”“有待启动”,结果基础不牢,发展难继。
抓落实是一场耐力赛,不是百米冲刺。 只有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保持百折不挠的韧性,才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为了共同守护好我们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我们携手并进:
第一、坚决摒弃“有待”思维,不妨把每一项工作都当作“紧急件”来处理,关键是树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行动自觉,,
第二、细化落实“施工图”,可以为每项任务建立“进度台账”,重点是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主体和验收标准,,
第三、提升善抓的能力,比如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关键是在实践中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
第四、保持长抓的定力,不妨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重点是正确处理“显绩”与“潜绩”的关系,真正为群众谋长远福祉,。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今天,我们深入探讨了如何让“有待”变“有为”,从破除语言套路到细化落实路径,再到强化担当定力,核心就是实干二字。
让我们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每一项承诺都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真正让“说了”就有“回响”,让“做了”就见“成效”。
今天的党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第 1 页 / 共 5 页
第 2 页 / 共 5 页
第 3 页 / 共 5 页
第 4 页 / 共 5 页
第 5 页 / 共 5 页
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1、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