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党课:推动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促共进——党员教育培训讲稿 党课:推动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促共进——党员教育培训讲稿

格式:word 上传:2025-08-18 19:14:30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围绕一个关乎社会根基、影响文明传承的重要课题开展学习——推动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促共进。这不仅是一次道德与法律的对话,更是一场关于如何筑牢国家治理根基的深入思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民风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同时,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家风如春雨,润物无声;法治如明灯,照亮前路。两者看似分属道德与法律两个维度,实则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让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以良法善治夯实家风传承之基,以醇厚家风涵养法治社会之魂。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 在浙江绍兴,有一个传承百年的“诚信之家”。祖辈以“一诺千金”为训,子孙世代经商,从不短斤缺两、以次充好。一次,一位顾客误将万元货款多付了两千,店主发现后立即追出数里归还。有人问他为何如此,他说:“祖训说‘人在做,天在看’,现在我知道,天就是法律,更是人心。”这个家族不仅生意兴隆,更带动了整个街区形成“诚信经营”的良好风气。 这让我想起自己在社区工作时的一件事。一位老党员家庭,三代同堂,家中客厅挂着“守法、明礼、勤俭、和睦”八个大字。每逢春节,全家人围坐一起,由长辈讲述家族故事,强调“做人要正,做事要公”。他的孙子在学校主动归还捡到的钱包,老师问动机,孩子说:“爷爷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拿了心里不安。”这朴素的家教,正是法治意识的萌芽。 在座的同志,你们家庭有没有代代相传的“家训”或“家规”?它们对您的为人处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稍作停顿,目光扫视,鼓励互动) 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家风,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个体品格,影响着社会风尚。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现实:在一些地方,家风淡漠、家庭失和、道德滑坡等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家庭重利轻义,有的父母言行失范,有的子女缺乏责任意识。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些传统美德在代际传承中出现断层?为什么一些家庭矛盾屡屡突破法律底线?根源就在于——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未能有效衔接、同向发力。 今天,我们就围绕“推动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促共进”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如何实现道德与法律的良性互动。 一、把握家风与法治的内在联系,让道德滋养法治、法治护航家风。 家风是法治的社会基础,法治是家风的制度保障。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在这方面,民法典的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其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这是我国首次将“优良家风”写入法律,不仅提升了家风建设的法律地位,更通过夫妻互敬、子女赡养、财产继承等具体规范,为家庭关系提供了法治框架。某地法院在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时,不仅依法判决子女履行赡养义务,还在判决书中引用“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进行情理法交融的说理,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但反观一些现象,令人警醒。某地一家庭,父母长期对子女进行言语侮辱和精神控制,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当社区工作人员介入时,父母却振振有词:“这是家务事,外人管不着。”这种“家丑不可外扬”的陈旧观念,实际上纵容了违法行为,也背离了现代法治精神。 家风不是“法外之地”,亲情不能“凌驾于法”。 只有将家庭美德融入法治体系,让法律为家风建设撑腰,才能真正营造安全、稳定、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 二、增强家风建设的法治保障,让法律成为优良家风的“守护者”。 法律不仅是事后惩戒的利器,更是事前引导的明灯。必须通过制度供给,为家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维护家庭伦理、促进家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某市建立“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公安机关对轻微家暴行为发出书面告诫书,并抄送社区和妇联。这一举措既体现了法律的威慑力,又为家庭关系修复提供了缓冲空间,有效预防了矛盾升级。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法律执行“宽松软”。某地发生一起子女长期不赡养老人案件,老人多次求助,但相关部门以“家庭矛盾宜调解不宜诉讼”为由拖延处理,导致老人生活陷入困境。直到媒体曝光后才立案解决。 法律如果“不亮剑”,家风就会“失守”;制度如果“有空档”,道德就会“滑坡”。 必须进一步细化夫妻共同培育家风的责任,强化监护人的道德教育义务,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让法律真正成为优良家风的“压舱石”。 三、深化家风传承中的法治教育,让法治意识“从娃娃抓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法治教育必须融入家风传承全过程。 在这方面,某社区开展的“家风故事会”活动值得借鉴。他们邀请老党员、道德模范讲述家族守法诚信的故事,并邀请法官现场解读相关法律知识,让群众在听故事中受教育。一位家长说:“原来家训和法律是一脉相承的,守家规就是守法纪。” 但也有家长法治意识淡薄。某地一名家长,因孩子在校与同学发生冲突,不是引导孩子依法维权,而是直接到学校“讨说法”,甚至动手推搡对方家长,结果自己因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言行是无声的教育。 必须摒弃“棍棒教育”“私了思维”,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子女的规则意识和法治信仰。 为了共同守护好我们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让我们携手并进: 第一、带头弘扬优良家风,不妨在家中设立“家规家训”展示墙,关键是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美德融入日常生活。 第二、自觉遵守涉家庭法律法规,可以主动学习《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等,重点是用法律规范家庭行为、化解家庭矛盾。 第三、加强子女法治启蒙教育,比如结合生活实例讲解法律常识,关键是培养孩子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积极参与家风法治共建,不妨加入社区家风宣讲团或法律志愿服务队,重点是推动形成崇德尚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同志们,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天,我们深入探讨了如何推动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促共进,从内在联系到法治保障,再到教育传承,核心是以德润心、以法护行。 让我们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自觉,既重家教、传家风,又尊法治、守规矩,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文明力量。 今天的党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党课:推动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促共进——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1)
1 页 / 共 5
党课:推动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促共进——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2)
2 页 / 共 5
党课:推动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促共进——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3)
3 页 / 共 5
党课:推动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促共进——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4)
4 页 / 共 5
党课:推动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促共进——党员教育培训讲稿.docx预览图(5)
5 页 / 共 5
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 内容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