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聚焦一个关系到党的作风能否持续向好的关键问题——刹住“四风”要防止产生“疲劳综合征”。这不仅是一次警示教育,更是一次对全体党员干部政治定力的再锤炼。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把刹住‘四风’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坚决防止产生‘疲劳综合征’,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要露头就打,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要时刻防范,决不允许死灰复燃!”这段话振聋发聩,为我们划定了红线、敲响了警钟。当前,作风建设已进入“深水区”,一些人产生了“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觉得“高压”太久,该“放松”一下了。这种思想极其危险,如同登山途中的“快活三里”,看似舒适,实则暗藏危机。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
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名叫“快活三里”。许多游客爬累了,喜欢在这里驻足休息,享受片刻轻松。然而,经验丰富的挑山工却很少在此久留。他们深知,一旦停下来太久,腿脚就会“发懒”,肌肉松弛,再想攀爬前方陡峭的“十八盘”,就会异常艰难,甚至可能半途而废。习近平总书记曾用这个生动的比喻告诫我们:“作风建设同样如此,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
这让我想起自己参与一次作风督查的经历。我们接到线索,某单位可能存在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起初,大家觉得这类问题在高压态势下早已绝迹,可能只是“误报”,检查也只是“走个过场”。但带队领导坚持要深挖细查。最终,我们发现他们以“项目补助”“加班餐费”等名义,通过虚列名目、拆分报销等方式,变相发放福利。更隐蔽的是,部分款项通过第三方公司转账,试图规避监管。这个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一旦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那些自认为“安全”的“松懈”,恰恰是“四风”问题死灰复燃的温床。
在座的同志,你们是否也感受到,在持续高压的作风建设中,身边或自己内心是否也曾闪过“差不多了”“可以歇一歇”的念头?这种“疲劳感”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风险?
正是这种“疲劳综合征”的苗头,让我们警醒:作风问题就像“牛皮癣”,稍不留意就会复发。那些认为“高压”太久、想“松弦”的想法,本质上是政治定力的动摇,是党性修养的“缺钙”。如果任由这种“疲劳感”蔓延,我们过去十年的努力就可能付诸东流,群众来之不易的信任就会再次流失。
今天,我们就围绕“刹住‘四风’要防止产生‘疲劳综合征’”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如何保持定力、常抓不懈,让好作风真正化风成俗。
一、“疲劳综合征”是作风建设的“绊脚石”,必须高度警惕。
“疲劳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就是对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缺乏政治敏锐性和辨别力,抱着“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的敷衍心态。这种“疲劳感”会麻痹我们的神经,钝化我们的嗅觉,让“四风”问题在眼皮底下悄然滋生。
在这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刹住“车轮上的腐败”,再到整治“会所里的歪风”,党中央以雷霆之势纠治“四风”,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这充分说明,只要决心坚定、抓常抓长,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顽疾。
但反观一些令人遗憾的现象。有的单位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初期雷厉风行,检查频繁,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便认为“风头已过”,开始放松要求。会议又变长了,文件又变多了,甚至有人试探性地组织小范围聚餐。这种“一阵风”式的做法,不仅助长了侥幸心理,更严重损害了制度的权威性。
抓作风建设如同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好比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 任何“松一松”“歇一歇”的想法,都是对来之不易成果的背叛。
二、“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必须时刻保持“见叶知秋”的敏锐。
随着正风肃纪的持续深入,“四风”问题的“病原体”也在不断进化、翻新花样。它们从“明处”转向“暗处”,从“线下”转向“线上”,手段更加隐蔽,更具欺骗性。
在这方面,中央纪委持续通报的典型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明面上的请客送礼少了,但出现了依托虚拟货币、电子红包、快递代收等搞利益输送的现象;堂而皇之的违规吃喝少了,但躲到私人会所、农家乐、内部食堂等隐蔽场所的现象出现了;公款旅游少了,但“借道旅游”“搭车旅游”等变相行为增多了。这些新动向,考验着我们的辨别力和斗争本领。
然而,也有一些单位对此反应迟钝。某地在开展作风检查时,仍停留在查发票、看菜单的层面,对通过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等新型送礼方式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导致检查“失焦”,问题“漏网”。这种“老办法”应对“新问题”的惰性,正是“疲劳综合征”的表现。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只有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提升识别能力,才能让隐形变异的“四风”无处遁形。
三、增强免疫力,关键在于固本培元、以上率下。
防止“疲劳综合征”,归根结底要增强党性,在思想深处涤荡尘埃、固本培元。同时,“关键少数”必须带好头,形成以上率下、层层带动的示范效应。
在这方面,“四有”书记谷文昌是永恒的榜样。他一生严于律己,从不利用职权为家人谋私利。他的女儿想当临时工,他坚决不同意,说:“我是县委书记,不能带头破坏规矩。”他去世后,当地百姓每逢清明自发祭扫,称他为“谷公”。这种由群众用脚走出来的口碑,正是源于他一生如一的坚守。
但也要警惕“上行下效”的负面影响。某地一名主要领导,起初对“四风”问题管得很严,但随着时间推移,自己也开始接受一些“小意思”,认为“无伤大雅”。结果,整个班子风气迅速下滑,下属有样学样,最终多人被查处。这说明,领导干部一旦“疲劳”,整个队伍的防线就会迅速瓦解。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 领导干部的“第一粒扣子”扣得紧不紧,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作风好坏。
那么,为了共同筑牢作风建设的“防火墙”,让我们立下行动共识:
第一、拧紧思想“总开关”,不妨定期重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关键是做到警钟长鸣、心存敬畏,第二、提升识别“新招数”的能力,可以主动学习新型“四风”问题的表现形式,关键是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被表象迷惑,第三、发挥“头雁效应”,领导干部不妨公开承诺并接受监督,关键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第四、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比如完善“四风”问题举报平台,重点是鼓励群众反映问题,让监督无处不在。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决不能有“疲劳综合征”,决不能让“快活三里”成为我们事业的“滑坡点”。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的殷殷嘱托,始终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把好作风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让清风正气充盈于每一个角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今天的党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第 1 页 / 共 5 页
第 2 页 / 共 5 页
第 3 页 / 共 5 页
第 4 页 / 共 5 页
第 5 页 / 共 5 页
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1、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