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不谈空泛的理论,就聚焦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如何让党中央的惠民政策,真正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家里的暖、心头的光。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语重心长地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这句话,道出了我们一切工作的初心和使命。然而,总有一些“绊脚石”,阻碍着政策的阳光雨露洒向大地。近日,天津市通报的宁河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田淑敏的案例,就是一块典型的“绊脚石”。她在负责妇女手工业编织工作时,为了个人政绩,搞摊派、虚开发票、套取资金,把一项惠民产业搞成了扰民工程。这警示我们,必须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的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坚决防止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
说到“绊脚石”,我想起一位在偏远山村担任驻村干部的小王。他发现村里有一项针对留守儿童的营养餐补贴政策,但因为学校离镇上太远,报销流程复杂,需要多次往返,学校负责人嫌麻烦,干脆就不申请了。小王知道后,主动承担起报销工作。他每个月骑着摩托车,往返上百里山路,帮学校整理票据、跑手续,最终把这笔钱一分不少地争取了回来,让孩子们吃上了热乎的营养餐。小王说:“政策是好政策,就怕被‘路’和‘章’挡住了。我们干部,就是要做那个开路的人。”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有时候,“绊脚石”是客观的困难,更是主观的懈怠。
这让我想起前些年参与一次惠民资金审计的经历。我们发现,某地一笔用于改造老旧小区的专项资金,账目上显示已全部用于项目,但实地走访时,居民反映很多改造项目根本没做,或者做得马马虎虎。深入调查后发现,当地负责该项目的干部与施工方勾结,通过虚报工程量、抬高单价等方式,套取了大量资金。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还伪造了居民签字的“满意度调查表”来应付上级检查。一位参与造假的工作人员后来忏悔道:“一开始只是想‘灵活处理’,没想到越陷越深,最后连良心都麻木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告诫:“‘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这种胆大妄为的腐败,是对党和人民最直接的背叛。
说到这里,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同志:在你们的工作中,是否也曾遇到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比如,当一项惠民政策因为执行成本高而被“选择性落实”时,你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找借口推脱?当你发现有人试图通过“优亲厚友”或“虚报冒领”来谋取私利时,你是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敢于挺身而出?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岗位,想一想,我们手中的权力,究竟是用来服务群众,还是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绊脚石”的制造者?
这个故事和我的亲身经历,让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严峻的现实:为什么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总是充满障碍?田淑敏们的“政绩观”扭曲了政策目标;“优亲厚友”践踏了公平正义;“截留挪用”则直接盗窃了群众的血汗钱。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我是谁、为了谁”,把权力当成了谋私的工具,把群众当成了可以糊弄的对象。当“官本位”思想作祟,当“人情文化”泛滥,再好的政策也会在执行中变形、走样。
那么,我们该如何彻底清除这些“绊脚石”,让惠民的清泉畅通无阻地流进千家万户呢?我认为,必须打好三套“组合拳”:
一、在思想上“破冰”,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最高追求。
要彻底扭转“唯上不唯实”的错误倾向。政策效果如何,不能只看汇报材料上的“完成率”,更要看群众脸上的“笑容率”。要像那位驻村干部小王一样,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自己的“心腹大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天大的事来办。但反观一些令人痛心的案例,某地为了应付上级对“村村通”公路的检查,竟在主要干道沿线临时铺设水泥路面,而远离主干道的村民小组依然泥泞不堪。这种“面子工程”劳民伤财,严重背离了惠民政策的初衷。在这方面,我们单位的一位老科长却做出了榜样。他负责一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协调工作,面对住户意见不一、资金筹集困难等问题,他连续三个月吃住在社区,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找到了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成功推动了多个单元加装电梯。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每户居民的具体诉求和解决方案。这个正面案例告诉我们,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我们必须把“人民至上”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每一次决策、每一次行动都经得起群众的检验。
二、在监督上“亮剑”,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惠民政策执行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要创新监督方式,让“潜规则”无处藏身。说到监督,我要特别提到,某市纪委监委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民政、社保、住建等部门的数据进行碰撞比对,精准锁定了多名不符合条件却领取低保金的公职人员及其亲属,迅速予以清退,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这种“数据铁笼”让“优亲厚友”无所遁形。然而,也有一些单位的做法令人担忧。某地在发放教育补贴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申报和人工审核,信息不透明,监管不到位,导致“人情保”“关系保”屡禁不止,群众意见很大。这个反面案例警示我们,监督手段的落后,本身就是一种“绊脚石”。我们必须善用科技力量,让监督插上“智慧的翅膀”,确保每一分惠民资金都精准、安全地到达群众手中。
三、在制度上“筑堤”,确保政策执行有章可循。
要针对田淑敏案暴露出的问题,完善政策执行的全链条管理。从项目立项、资金拨付到落地见效,每个环节都要明确责任、规范流程、强化考核。要坚持以案促改,深入剖析案件背后的制度漏洞,扎紧制度的笼子。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正面典型。某县在推行一项农业产业扶持政策时,建立了“村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机制,从项目申报、资金使用到验收评估,都有村民代表参与,确保了政策的公开、公平、公正,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但反面的例子同样触目惊心。某地在实施一项扶贫搬迁项目时,由于缺乏科学的选址规划和后续产业配套,导致搬迁群众“搬得出、稳不住、能致富”,新居成了“空心村”,大量资金打了水漂。这个教训深刻说明,没有科学严密的制度设计和全周期管理,惠民政策就可能好心办坏事。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构建起科学、严密、高效的制度体系,为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同志们,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检验我们为民初心的关键之年。我们所期待的,不是报表上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而是困难家庭收到救助金时舒展的眉头;不是汇报中一项项“已完成”的任务,而是孩子们背上新书包时欢快的笑声;不是文件里一条条“已落实”的政策,而是老人们领到养老金时安稳的晚年。 我们期待看到的,是每一分惠民资金都物尽其用,每一项惠民举措都直抵人心,让党心与民心之间,再无任何阻隔。
面对这样的期待,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志都成为“清道夫”和“护航员”。第一,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第二,要锤炼严实作风,多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去听民声、察民情,不做“遥控指挥”的“官老爷”。第三,要严守廉洁底线,公权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私用,绝不让惠民资金沾染一丝一毫的私利。第四,要勇于担当负责,面对“绊脚石”,不当“太平官”,要当“急先锋”,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同志们,清除‘绊脚石’,就是守护民心所向。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把每一项惠民政策都办成群众的‘暖心工程’‘满意工程’,用我们的担当和汗水,浇灌出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最牢固的根基!
今天的党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第 1 页 / 共 5 页
第 2 页 / 共 5 页
第 3 页 / 共 5 页
第 4 页 / 共 5 页
第 5 页 / 共 5 页
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1、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