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重点提及虚拟电厂试点建设等内容。
虚拟电厂再迎政策利好
《通知》明确指出,围绕构网型技术、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等七个方向开展试点,支持试点项目应用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能源技术装备“补短板”成果,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技术、新模式。
在虚拟电厂方面,《通知》中提到,围绕聚合分散电力资源、增强灵活调节能力、减小供电缺口、促进新能源消纳等场景,因地制宜新建或改造一批不同类型的虚拟电厂,通过聚合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储能等负荷侧各类分散资源并协同优化控制,充分发挥灵活调节能力。
同时,进一步丰富虚拟电厂商业模式,通过参与电力市场、需求响应,提供节能服务、能源数据分析、能源解决方案设计、碳交易相关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获取相应收益。
此前,国家层面已将虚拟电厂纳入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战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分别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5000万千瓦以上。
地方层面,上海、山东、贵州等地也陆续发布了虚拟电厂相关政策。
业内人士表示,政策不仅为虚拟电厂建设锚定了清晰路径,更通过试点机制聚合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储能等分散电力资源,释放其灵活调节能力,为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提升电网稳定性提供了关键支撑。
直击能源转型“痛点”
虚拟电厂本质是通过信息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资源的智......